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 ”“提前教学” “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 “为什么不直接把奥数禁了?” 目前,这条评论的点赞数还在不断上升。说明了什么?因为这条评论戳中了广大家长面对奥数难以言说的痛! 那奥数到底该不该学?! 奥数该学,但走向应试的“奥数”,不该学! 奥数屡禁屡败,发展至今甚至还与孩子升学择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让广大关心教育的家长进退维谷,迎合这种“潮流”,意味着给原本就课业繁重的孩子背上了沉重的枷锁,同时又助长这种不正之风;而放弃奥数,则意味着放弃了孩子择校时必需的名校“敲门砖”,让孩子与优质教育资源失之交臂!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奥数会在中国落得这种局面呢? 奥数并非原罪,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把奥数引入国内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而奥数成功的关键是发散、联想和创新,是不走寻常路。这些正是数学研究中最宝贵的东西。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 奥数训练的核心其实是训练发散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孩子的开放思考的能力,从而拓宽孩子的思路,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讲,国际上的奥数,本质上讲就是选拔早期的数学专业人才,注定不是一个可以被人人都掌握的技能。 国内早期的奥数是和国际接轨的,彼时的奥数是真正的奥数,具有帮助孩子拓宽思维的作用,培养发散思维,发现完善孩子的数学思维! 而在现在的中国,层出不穷的培训机构只不过会教学生学一些考纲以外的内容,教一些平时不用的方法。填鸭式地灌输、所谓“解题技巧”的背诵、以及利用题海战术寻找出题“套路”,这些并不是系统化的知识,而是杂乱无章的“技巧”。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对数学产生误解,认为数学就是通过耍小聪明小技巧就可以成功。这些“乱象”,实际上是逆奥数精神而行!只不过是应试教育的又一种呈现。 我们支持孩子探索学习真正的奥数,而不是花高价在课外辅导班背诵、刷题鸡兔同笼的解题套路!但现在的课外辅导机构又有几个能做到教授真正的奥数呢?真正愿意为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而努力呢? 拓展思维,除了奥数,还有编程 没有变质的奥数,对于孩子思维拓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现在课外奥数培训机构泥沙俱下,好的奥数机构和老师,难找! 竞争激烈的当下,作为家长不可能让小孩子失去任何学习拓展的机会。既然奥数已经背离了原来的意义,那家长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我的答案是,让孩子学习编程!国外有预见性的家长在让孩子学习中文和编程,而国内有预见性的家长正在让孩子学习英语和编程! 为什么是编程呢?现在的编程就像国内早期的奥数一样,没有过度竞赛的压力,教学的方向还是启迪思维,没有变质!而编程带给孩子的甚至比奥数更多!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甚至包含了物理、英语等学科知识。编程学习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当程序员,而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回归教育本质,启迪比灌输更重要 西瓜创客里有一个学员家长给我们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五岁半的小学员豆豆在学习了西瓜创客编程之后,为了让自己的角色“孙小弟”释放的大招呈现出冲击波的造型和状态,歪着小脑袋一本正经的问妈妈说:“什么是sin?我要怎么用sin让他放大招?”(正弦函数) 要知道这是初中甚至是高中才会学习到的数学知识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刚刚学会认数字的小朋友居然为了实现自己想要的作品效果向父母提出了如此难度的问题?!而这种基于动机和目的去探索新知、挖掘现象背后本质的行为,不正是我们追求并倡导的教育理念吗? 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不是死板僵化的背书,在这个五岁半的小朋友心里,学习就是实现自己想要的编程效果,就是在“玩耍”,因为他只是基于他的需求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企图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在这个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他会慢慢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编程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最大的意义! 豆豆的故事在西瓜创客的学员里并非孤例,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的“豆豆”向老师和家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质疑老师的回答!但我们鼓励并支持像豆豆一样的孩子向我们提问,因为我们相信 Why 的力量,我们追问事情的本质, 我们迭代并且挑战认知的边界, 我们相信整个人类的发展就是一群不甘现状的人推动的,无论在科学、艺术还是哲学领域! 而任何一次人类的进步,都从一群人简单地问了 Why 开始。 我们启迪孩子,释放他们的潜能。我们让更多的孩子去问 Why。这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这样的精神,我们希望通过产品传递给孩子们。 我们启迪他们,也让孩子们互相启发,就如同过去无数伟人启迪我们一样。 西瓜创客一路走来都保持初心,我们愿意竭尽全力给孩子以启迪,帮助他们打开一扇门,进入更广阔的未来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