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什么总是“背上长了一个疮”然后就死了?

 修悟搏 2018-03-12

所谓的“背上长了一个疮”,古人一般认为是毒疮,称其为“背疽”。

背疽出现的主要原因,一般都是乱服丹石之药,导致身体慢性中毒。这种现象在唐朝比较多,因为当时的官贵比较推崇饵药,以强身健体,返老还童。同时又不懂物质的毒性,医学知识也比较落后。

唐朝人推崇的丹石之药内容丰富,比如乳石、丹砂、水银等等。

唐代有专门的炼丹者,其中有些人的名气很大,他们炼成的丹丸价格昂贵,只有富豪才消费得起。

唐代文学家韩愈生活的时代,有一个很有名的炼丹者名叫柳泌,他炼丹的方法是这样的:

首先把铅块捣压变形,变成中空的形状,里面灌装水银,把这样一些铅块装入一个鼎中,四周封盖起来,用猛火加以炼烧,最后成为丹砂。

这种丹砂的成本比较高,售价昂贵,但当时有许多名人服用。

有一位名叫李干的进士,担任鄂岳从事的时候认识了柳泌,服用他的丹砂,很快就开始便血,病情越来越重,几年之后不治身死,时年四十八岁。另一位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卢坦也是一样,服用丹砂之后,尿中夹带血肉,痛不可忍,在痛苦挣扎之中死去。

殿中御史李虚中,长期服用丹砂,背部慢慢出现毒疮,不治而死。刑部尚书李逊也有类似的情况,临死时方才醒悟过来,说:“我为药误。”

还有的人更为简单,直接服用水银。

工部尚书归登就是如此。因为长期服用水银而患病,经常吐血,身体表面会有水银渗出来,沾到床上的席垫上。他描述自己的感觉,体内像有一根烧红的铁棍从头顶向下插入,让他狂痛呼号,只求速死。

唐代人终于明白丹铅之药的危害,转而服用硫黄、仙茅、钟乳等毒性比较小的补药。

但这类东西也要看各人的体质。有一个官员每天早起都要服用一种钟乳粥。他手下有个小官,出于好奇偷吃了一点钟乳粥,结果身体发疽,生出不少毒疮,差点儿死掉。

有一位韩姓的官员,服用补药,是用生附子加硫黄,最初感觉体力强健,以后慢慢加量,一天吃几次。

终于有一天,他的鼻中突然出血,随后一发不可收拾,耳中、眼中、嘴中一齐出血,浑身的汗毛孔中也向外渗血,无法制止。

此人原本体格魁伟,几个小时之内,形貌大变,枯槁委顿,很快气绝而亡。这样的结果,比背上的毒疮更可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