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关雪在中国的交游关系
浅野泰之
内容提要: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日本从很早开始向中国学习,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由此走上了近现代化道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这个时期来中国交流的日本艺术家没有以前那么多。日本著名画家桥本关雪,民国时期曾经30多次来到中国,他擅长汉学、诗文、书画,很喜欢与中国的艺术家交往。中国方面对于桥本关雪亦有所关注。桥本关雪可以说是民国时期与中国交流得最多的一位艺术家。
关键词: 桥本关雪 民国时期 中日交流 日本画
季羡林在其著作《谈国学》-书中说“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上以及现在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现代化或者时代化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文化交流,大力吸收外来文化,加以批判接受。”中日两国有长达两千年以上的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历史,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但是江户时代日本政府的“锁国”政策,中断了中日两国的正常经济文化交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近代化道路。中国自辛亥革命以后留学日本学习医学、美术的学者越来越多。这期间中日文化交流颇多,一方面促进了“留日热”的形成,一方面来中国的日本艺术家,像桥本关雪这样的“中国通”,已寥若晨星了。本文所要论及的主要内容为桥本关雪在中国的交游状况,以及在中国的影响。
一、桥本关雪赴中国的背景 桥本关雪(1883年日本明治16年11月10日——1945年日本昭和20年2月26日),日本著名画家。生于日本神户,小名成常、后来改关一。其父桥本关学为旧明治藩的儒家,擅长汉学、诗文,对古书画有高度的鉴赏力,关学著有《坛城古都诗》、《古琉球吟》。其母不二子擅长书画、经学。其祖父桥本文水擅长南画、俳句。其祖母出身儒家,精通诗书,在关雪幼年时期睡觉前经常为他吟诵唐诗名句。当时海关与中国政客文人(康有为、郑孝胥等人)很亲近,他们时常到桥本家以诗词会友。关雪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对汉学感兴趣。他27岁时(1910)《关雪诗稿》、45岁时(1928)《续关雪诗稿并南船集》、 56岁时(1939)《关雪诗存》出版,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大量汉诗作品。例如,《兰亭》《上海杂诗》《月夜登香山寺》等等,都是关雪来中国游历写的诗歌。 关雪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书研家风”的遗印),从小就喜欢书画。他12岁(1895)时入四条派的老画家片冈公旷门下,并在京都冈崎举办的第四回内国劝业博览会上挥毫作画。20岁(1903)时到了京都,在光村利藻的介绍下师事竹内栖凤。竹内栖凤是日本近代绘画界中的泰斗。25岁(1908)时,第二回文展《铁岭城外的宿雪》初入选。26岁(1909)时,第三回文展《失意》入选,并受褒奖。27岁(1910)时,第四回文展《琵琶行》入选,并受褒奖。28岁(1911)时,第五回文展《片冈山的旁边》入选,并受褒奖。29岁(1912)时,第六回文展第一科(旧派)《松下煎茗》、第二科(新派)《后醍醐帝》,同时受褒奖。当时关雪心中非常苦闷,因为一方面他感兴趣“南画”及“汉学”,一方面通过老师学会了日本式四条派的技法,所以好像消除了苦闷,30岁(1913)时初次访中国。自1913年起,曾30多次来到中国,也有说来了40多次的。其中与吴昌硕、王一亭、钱瘦铁关系最深。 橋本関雪《猿猴圖》(大倉集古館)
二、在中国的交友关系 郑逸梅在《逸梅杂札》里面谈到了桥本关雪。他说“关雪一署关雪狂客,其作画也,笔姿爽隽,情趣充溢于缣幅间,……与我国画家颇多交结,尝于海上六三园作文酒之宴,对客挥毫,随绘随题,即以赠人,无吝色。梅畹华及西神残客均获得一二幅以为荣。……关雪不能华语,常与人作笔谈,自谓:“恨不生长中国为中国人”爱我国文物,摩挲不释手。……与钱瘦铁、陈定山、徐卓呆甚友善。”由此看来,关雪与中国艺术家的交流很畅怀,虽然桥本关雪不会中文,但通过笔谈可以交流。 关于初次访问中国,关雪的汉诗集《南船集》里都是他访中国的时候写的诗,序文有旅程,原文如下:
癸丑之岁五月,余将游峨眉山,寄船上海,时革命之乱再欲起,上下分扰,人心恟恟,而有期既入霖霪,江水汎滥,长江之险,最可恐也,因转路,从杭苏之间,赴会稽山阴,观兰亭觞詠之遗迹,更泛长江,过三峡之胜,到四川夔州府而止矣,此间行程,凡数千里,临时所获时数十首,实是丹青余伎耳,未以足此行也,予曩把剑纵游于遼北之野,今复载笔泛于巴蜀之间,若夫至如长城之雄秦栈之壮,则他日更登跻焉,收揽风云披拨灵异,以可落诸素缣之上乎,岁次乙卯重三之日,著者识于东山净因室,
关雪去了峨眉山、绍兴、杭州、上海、苏州等地,还有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汉文水平。以此为开始关雪多次来到中国。关于他在中国活动的详细情况,在《申报》、《时报》等报纸上可以看到。近现代特别是民国以后,中国的刊物报纸数量增多。在《申报》上第一次记载“桥本关雪”是1923年8月27日(第一次来中国十年后),其原文如下(底线是笔者所加,句号逗号等根据当年的报纸,以下皆同):
《西湖有美画社将落成之沪闻》 西湖有美画社,为中日画家所共同经营,现工事着着进行,将于十月中举行落成式,日本方面由东京美术学校敎授大村西涯及桥本关雪分任……
后来《申报》、《时报》上多次记载,其原文如下(按时间排序):
1925年4月8日申报 《洋画展览会之第三日》 洋画家联合展览会,昨日为开幕后第三日,是日上午即有日本名画家桥本关雪等到会参观……
1925年4月20日申报 《艺术新闻》 画家钱瘦铁兼工篆刻,曾赴日本二次,为日画家桥本关雪所赏识,现由西湖有美书画社发起钱氏最近作品展览会,
1925年4月22日申报 《艺苑清音》 文监师路日本人俱乐部、昨日开钱瘦铁个人绘画展览会……由黄太玄、任堇叔、吴昌硕、曾农髯及日人桥本关雪等题字……
1926年4月28日申报 《六三园展览古画之后》 庸熙 中日画家小杉未醒、小川芋钱、王一亭、石井林响、唐吉生、曾农髯、森田恒友、刘海粟、钱瘦铁、桥本关雪等十人。于去冬组织之解衣社。以促进纯粹的东方艺术。
1926年3月,桥本关雪、小杉未醒、小川芋钱、石井林响、森田恒友、王一亭、刘海粟、钱瘦铁,中日画家结成以古画研究与鉴赏为目的的“解衣社”。同年夏,在日本东京银座松屋举办了第一次展览。在《时报》上也记载。
1926年8月1日时报 《中国美术家抵沪 解衣社昨晚欢宴》 社员桥本关雪现在帝国美术院委员,前日乘长崎丸来沪,昨晚王一亭、刘海粟、钱瘦铁、唐吉生等公宴于武昌路徐宅,协议在上海举行展览会云。
《时报》上提到的“武昌路徐宅”应该是徐小圃宅,郑逸梅在《艺林散叶》的书中说“小儿科名医徐小圃,家沪东武昌路之春辉里,擅泉石之胜,又富收藏,日本桥本关雪来沪,刘海粟、王一亭、钱瘦铁、唐吉生等即借徐家觞宴。”
1926年11月15日申报 《韵籁醍醐记》 庸熙 天马会同人。刘海粟、江小□、汪亚尘、王济远诸氏。公讌日本名画家桥本关雪氏于法界嵩山路韵籁家……
1926年11月18日申报 《看梅得雪记》 汪英宾 梅者,中国名伶梅兰芳也。雪者,日本画家桥本关雪也。日昨唐子吉生及钱子瘦铁召宴于唐之寓所。……梅郎去后,予等始鱼贯入内厅就席。钱子瘦铁手持白兰地到处劝饮,为予言曰:“今晚一举两得”。桥本关雪日本名画家,来华游历已毕,已晚为之饯行。同时名伶梅兰芳莅沪秦技,于是借饯行之酒,为之洗尘。言毕,赠予以解衣磅礴画集一册,内载中日古今名画十馀帧,以作纪念。 宴毕,群人画至,观关雪作画,关雪君身材矮小,衣吴服。作画时,时翘其足,气休休然,如大力士运气然。先作李太白醉酒一帧,以赠梅兰芳,继作《仙人採药图》以赠姜妙香。 海粟、瘦铁取关雪作画赠予,俾能印诸报端,以饷本报读者,关雪诺,挥笔立就美女画一小幅并题以长句。而署“关雪酒徒”四字,以示此为酒后之作。予以为日本画家以仕女画饷赞者。颇知迎合吾中国社会心理。王西神□此亦□例索画。惟王君所得,乃一□雕,笔气古茂,提句秀雅,以赠吾报界文豪,可谓确当。关雪绘事毕,见王一亭在旁,乃笔述达意。□代其同来之三老妓求墨窦,王君颔之。即作《寒山图》一帧,惟妓有三人,苦不能分,关雪雅不欲作无厌之求,于是再以笔述,可令三妓拈□。即而瘦铁建议,嘱海粟、吉生各作一画,以补不足。海粟当场挥笔,成松一帧。予以天台山农与海粟同姓,怂恿其题字。其末句曰:“老筝出我家”。颇得吾意。 当织闻蟋蟀歌,夜来残雨淡星河。秋风吹拂纷纷叶,与妾新愁较孰多。 余性豪放,逸宕自喜。项王垓下歌酒间,戏作此图,亦是虞兮虞兮奈若何之意耳。 汪英宾君法家一笑,关雪酒徒。
报纸上详细记载了当时关雪与中国艺术家怎样交流,关雪喜欢喝酒、举止大方、没有一点小气。
1928年3月31日申报 《书画讯》 桥本关雪氏又将来沪 日本西京南画家桥本关雪氏、去年曾来沪上、兹又定于四月四日来沪,如钱瘦铁、唐吉生、王箇移、王传寿、王廷珏、王师子、江仲山小□孙松沙辅卿将在雪园开茶话欢迎,并闻桥本于七八日展览会陈列于文监师路日本人俱乐部。
《时报》上也有桥本关雪访中国的记载:
1928年3月31日时报 《日本名画家桥本关雪将来沪》 日本西京南画家桥本关雪氏,去年曾道出上海赴欧考察美术,已于正月中反日。兹因春季游兴勃发,定于四月四日来沪,与我国画家作艺术的欢叙。近闻沪上画家钱瘦铁、唐吉生,王个簃、王传焘、王廷珏、王师子、汪仲山、江小鹣、孙松、沙辅卿等,将在雪园开茶话欢迎会。并闻于七号、八号桥本将以最近杰作作公开展览,陈列于文监师路日本人俱乐部中,国画家如钱、唐、江王等均有作品加入,上海漫画社允出特刊,详载国人对于桥本氏艺术之价值感想及作品等。 1928年4月7日时报 《桥本关雪展览作品 已完全售去》 日本名画家桥本关雪此次在沪假莲路日本人俱乐部举行个人作品展览会,经驻沪日领事矢田七太郎及田中喜平诸氏之赞助,成绩颇为良好。桥本凡作品共三十件,以山水为多,已以每帧一百五十元之代价,用抽签法完全售去。
关雪作品都售尽了,可见他的作品很受中国人欢迎。
1929年12月11日申报 《欢宴日本画家桥本关雪记》 马孟容 桥本关雪为日本之艺术家。工书能诗。画尤潇洒超逸。深得吾国南宗之三昧。一洗日本画穠丽之风。……合作之精美 关雪翁最喜乘与挥毫此次与海上书画家。……关雪墨妙 关雪翁笔墨潇洒一如其人。而诗亦隽逸称其画。
1929年12月13日申报 《宴雪记》 藉移 日本诗画名家桥本关雪。自言前身为中国人。酷好中国文艺。书诗画擅三絶誉。日昨来沪。沪上诸画友宴之觉林。甚欢。次日汪英宾复延赴大西路私宅。作文酒之会。同座者有任堇叔、谢公展、张善孖、王济远、张辰伯、钱瘦铁、孙雪泥、郑午昌、许徴白、王个簃等。诸子中惟济远瘦铁通东语。余皆与关雪氏作笔谈。……
1929年12月13日申报 《欢宴日本画家桥本关雪记(下)》 马孟容 瘦铁周旋忙 此宴会虽为同人所发起。而瘦铁实为主干。接洽招待。多瘦铁任之。其夫人步伊女士。则招待女宾。瘦铁虽能日语。然尚须作手势以助之。一方握笔挥洒。一方则口讲指划。有合作蔬果大幅。爱棠言早与关雪翁说妥归已。而瘦铁则谓田中已定去。不可爽约。只好再请诸画家合作一帧奉赠。恐又费一番周旋也。济远趣语 此宴请济远辰伯穗九作陪。以其与关雪翁有旧。济远为洋画先辈。亦擅书法国画。……
1943年6月15日申报 《记现代日本画展》 刘汉儒 日本国际 文化振兴会主办之「现代日本绘画展览会」业于昨日(十四日)在大新画厅揭幕……(一)《墨猴》,桥本关雪作……以黑猴作成问世而大彰,得列入日本第一流名家,实具功力,非倖致也。……钱氏对桥本关雪之作品,尤多赞美之调。
还有,自1943年5月5日至7日《申报》上连载过关雪《上海杂记》(译自西部朝日新闻),自1943年6月11日、23日、至6月24日《申报》上连载过《从满洲到上海》(译自西部每日新闻)。 当时关雪在中国的名声很好,例如《桥本关雪展览作品 已完全售去》(《时报》1928年4月7日),可见关雪的作品受中国人欢迎。在《申报》上自1923年至1932年每年至少一次“桥本关雪”出现,然后1943、1945、1948年,这个时候战争已经爆发,对于艺术世界而言会带来不良影响,但是可以说关雪还是名声很好,而且对于关雪的行踪中国方面亦有所关注,否则报纸上不可能出现关雪与他的连载。关雪自己曾言“中日辅车相依,万不能启衅,启衅则两败俱伤,是为不智;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得其惠而攻,不义;硝烟烽火,杀及无辜,不仁,同种相残,胜亦不武,不如及早弭戎为幸。”关雪喜爱中国。 另外,关雪与中国艺术家的诗集里也可以看到他们的交往。《访邻苏道人》:
欲分却悔见君迟,数语鸦啼夕照枝。 他日梦思杨树浦,提篮桥下系船时。
杨守敬最晚年的时候关雪拜访他。吴昌硕赠诗《桥本关雪赠诗即畣》:
关仝斗风格断断,诗到穷源树点春。 谈艺道窥唐后代,饮泉狂作晋遗民。 骚难天问人胡醉,易见龙飞梦已陈。 吾亦欲东身渐老,乘桴何处觅知津。
吴昌硕用这首诗给关雪写了一幅作品,落款有“乙丑春”(1925)的字。然后关雪也作了一首诗《酒间次吴缶翁见似》:
天横地绝每相望,一笑杯前颜有光。 明日如何同檝去,神仙唯合住扶桑。
可以知道他们之间咏诗交流。吴昌硕与王一亭曾写过关雪收藏的倪元璐作品的跋文,吴昌硕的跋文里看到“癸亥五月既望”(1923)。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关雪在中国交流过的书画家,吴昌硕、王一亭、钱瘦铁、刘海粟、唐吉生、曾农髯、梅兰芳、傅抱石等等,不胜枚举。从报纸、诗集上知道当时他们怎样交流,关雪是民国时期中日交流最多的一位。
桥本关雪 《访隐图》 昭和5年(1930) 足立美术馆藏 桥本关雪《琵琶行》(局部) 明治43年(1910) 三、在中国的影响 桥本关雪频繁往来中国,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申报》上知道:
1928年12月21日申报 《唐蕴玉个人洋画展览会》 女名画家唐蕴玉女士、研究洋画将近十年、自去春东渡从日本名画家桥本关雪、满谷国四郎、石井柏亭诸氏游之后艺术更进。
1928年12月26日申报 《唐蕴玉女士之画》 柯定俞 女士作风。频近日本化。盖得力于桥本关雪。满谷园四郎。石井柏亭诸氏。
虽然唐蕴玉是个油画家,但关雪的日本画已经影响了她的画,接近日本化。 《申报》上多次记载关于“日本画展”的信息,对桥本关雪的评价很高。例如1929年11月11日《参观中日现代绘画展览会记》载“关雪所作之伯乐及渔樵闲话二帧。用笔超越。极饶中国画派。草平之雨景山水。渲染入趣。极能表出山之阴混雨气。”1943年6月15日《记现代日本画展》载“墨猴,桥本关雪作,……写黑猴二跳跃于古老松干之上,观以雪景,脱尽烟火气,闻桥本氏之名,以黑猴作成问世而大彰,得列入日本第一流名家,实具功力,非倖致也。”等。 傅抱石、刘海粟这两个人也受到不少影响。傅抱石曾说“日本画家,又非常羡慕中国的自然,常常到中国来写生,像京都的竹内栖凤氏桥本关雪氏,他们画的苏州景物,已成名作。苏州也不少画家,为何没有地方性和时代性的作品?这又牵到中国画流派化的问题上去了。”还有傅抱石曾作《拟关雪意》(1936年作)、《仿桥本关雪《石勒问道图》》(约1945年作)。他的作品上也受到关雪的影响。 1928年冬在徐家宴会,刘海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1928年冬, 日本画家桥本关雪访华, 王一亭、刘海粟、潘天寿在名医徐小圃家举行宴会。桥本关雪与潘天寿笔谈: “南画创于中华,可惜我不是中国人,不在中华长大, 时各地名胜古迹观光机会不多, 每隔一、二年便来旅行写生一次, 以弥补缺陷, 增强修养。”…… 潘天寿在归途中对海粟说: “我们生在中华真是三生有幸。桥本很用功, 一心想继承我国南宋诸大家的神韵,可惜感情欠深沉, 下笔仍是岛国人本色, 作品回味不多。我们要奋力笔耕,不能让东邻画家跑到我们前面去啊! ”。虽然关雪是个日本画家,但是他学习的态度,对潘天寿、刘海粟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邀请钱瘦铁赴日 竹内栖凤约412颗,富冈铁斋约350颗,会律八一约290颗左右,桥本关雪390颗左右,这些数字都是他们所有的印章。关雪对印章十分痴迷,他所有的印章390颗中,园田湖城刻了21颗,钱瘦铁刻了66颗。我们可以知道关雪很喜欢钱瘦铁的印章。因此钱瘦铁才能受到重视,所以1923年邀请钱瘦铁(26岁)赴日,在关雪家逗留。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书中说“在抗战前即率其妻子张珊珊至日本鬻艺多年,与当时日本大画家桥本关雪为至友,故能以书、画、刻驰名于三岛多年。”,《申报》上也记载钱瘦铁赴日的事情:
1924年4月14日申报 《艺苑清音》 钱瘦铁赴日有期 金石家钱瘦铁君、定于四月十六号乘熊野丸由神户登陆、至东京、赴画家桥本关雪电招赏古宴会、归期约月馀,钱君工书画、刻印尤能力追两□云、
可见,当时在中国也关注钱瘦铁赴日的事情。笔者认为如果与桥本关雪无关的话没有人会关注,还是因为桥本关雪在中国名声很好。1924年西泠印社出版的《瘦铁印存》里有给关雪刻的印影,并且关雪写了序文。 另外在日本关雪与罗振玉的关系也良好,辛亥革命爆发后,罗振玉携眷逃亡日本京都。当时他住的地方(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浄土寺东田町一番地)离白沙村庄(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浄土寺石桥町37,现桥本关雪故居)很近,走路大概三分钟就到。关雪新建的房屋落成的时候,罗振玉曾送来一幅对联作品。关雪曾作一首诗《过曹娥江寄怀罗振玉》:
宛尔如君秀有余,山高水长绘横图。 终年拟结邻垣諠,好买家田近鉴湖。
关雪在旅游的路上怀念他。当时关雪与罗振玉两个人之间往来很密切。
五、余论 桥本关雪是民国时期来中国的日本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在1945年(日本昭和20年)2月26日辞世。
1945年3月20日申报 《桥本关雪遗作 举行展览》 中国美术家人士为追悼日本画圣桥本关雪氏起见,特由刘海梁、钱瘦铁、唐吉生、王廷珏、孙雪泥、汪亚尘、周鍊霞等发起,定今(二十)日起至二十二日止,假外滩大同大楼大陆赛廊内,举行桥本关雪氏之遗作展览会,陈列作品共三十馀件,均系桥本氏生前精湛之力作,此外尚陈列国画家钱瘦铁氏之最近佳作三十余幅,欢迎各界人士前往参观。
《申报》上记载的时候中日关系并不是很好,但是在中国上海举行桥本关雪遗作展览会,说明了对中国艺术家而言关雪是一位特别的人物,笔者认为如果换作其他的日本画家的话,将不会有关雪一样的影响力。关雪来中国的原因不仅是喜爱中国,还为了消除苦闷,关雪自1923年退出竹内栖凤门下,后来多次到中国(1923年后中国报纸上多次记载可证明了)、欧洲。因此,关雪来中国与中国艺术家一起交流,可以忘掉在日本的烦恼,就像回到故乡一样。 END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