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想在211,985高校当老师是不是一定要国外博士或国外几年的经历?

 生如夏花222k9b 2018-03-12

据我所知,目前还不是硬性要求(个别专业和岗位除外,如非211高校北京工商大学2018年招聘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的博士生,有如下特殊要求:具有18个月及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能全英语授课)。

也就是说,目前985和211高校的年轻教师中,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土鳖”还是主体,但是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海龟”越来越多,并且在求职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

不限于211和985高校,许多大学在招聘启事中明确写上了“海龟”优先。如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招聘一名广播电视学博士,有如下特别说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有海外求学、研究经历者优先。

所以目前来看,国外博士或国外经历不是必备条件,而是加分因素。但是这个加分因素可能还有别的意义:如果你是“海龟”博士,那么可以弥补你在国内念的本科学校不是211或985的短板。

这绝非小事一桩,因为许多学校以本科是不是211或985为潜规则,资格审查时以各种理由卡掉了一批求职者。所以我近年来不建议本科学校不是211或985的考博者在国内读博士。

国内高校更常见的做法是排除青年教师到国外做访问学者。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受此影响,中外大学交流日益频密,这是一件大好事,否则难以支撑改革开放大局面。教育部前些年制定一项政策:高校教师要晋升高级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到海外访学的经历,国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

前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3月“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的改革动力不足,要通过开放,让中国的教育感受到来自国外的压力。他认为,“更多引进外国资源都没风险,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有党的组织,有中国的优势。我们还派那么多人出去,在资本主义窝里都不受影响,还怕在自己这里受影响?”

这一政策迄今尚未改变,并且执行起来颇为严格。我听一位访问学者说过,浙江大学一位教师到美国访学即将满期归国,因为特殊事由,提前了几天回国。校方因为此人访学未满365天而不承认这段访学经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