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为“众建宗亲以藩王室”,分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一下就封了22个藩王。其中,他长兄的孙子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
洪武五年(1372),朱守谦开始在桂林独秀峰下营建靖江王府,洪武九年(1376)他就藩桂林后,继续营建自己的王城,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规模宏大的靖江王城终于建成。
靖江王城南北长556米,东西宽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城垣周长3里,全部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墙厚5.5米,高近8米,十分坚固。
王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
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
这是西华门,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
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和“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大华丽,气势非凡,体现了王权至上的思想。这是承运门,靖江王府正大门,取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之意。
靖江王是中国历史上传袭最长的藩王,自洪武九年就藩桂林(靖江府),至南明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藩国结束,共历经二百八十年,传袭十三世、十四任王。
清初,靖江王城被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清顺治九年,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举火自焚,王府毁于一炬,仅存城垣及王府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据说,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就是传说中的还珠格格,是唯一一个被赐封为公主的汉族格格。这是云阶玉陛,雕有如意祥云,寓意吉祥如意,为王爷御用通道,是明代靖江王府身份、权利、地位的象征,以桂林独有的灰白石雕刻而成。
顺治十四年(1657),这里改为贡院。1921年孙中山督师北伐,曾驻节于此。民国14年(1925)冬,辟为中山公园。1937年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1996年11月,靖江王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独秀峰?王城景区被评为5A级景区。
这条王道,是王府600多年前铺设的青石板路,仅有尊贵的王爷和王妃可通行。王道是整座王城的中轴线,整个桂林城也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去。
这是承运殿,明洪武五年(1372)兴建,为靖江王府主殿,是靖江王处理军政要务的地方。清顺治及民国抗战时期曾两次被毁,1947年重建,为广西省政府办公大楼。
现在,承运殿已辟为“王府春秋”文史展厅,陈列展示了大量王府史料。这是网络图片:傩舞表演和历代王爷画像。
承运殿殿前,高大的台基雕栏、云阶玉陛均为明代原物。
承运殿右后方,有一口福泉井,道光十七年(1837)开挖,供贡院中参加考试的秀才们用水。贡院考生敬若神明,临考必饮之,称其为状元井。
井旁的这株夫妻树,龙马潜形,阴阳相生,槐榕合抱,奇趣盎然。
这是寝宫前的龙爪树,原名厚壳树,树龄250年,因其树形极像龙爪,又称“龙爪抓青天”。树身几次被烧,却仍然生存至今,是靖江王府的历史见证。
 这座集皇家气派和书香风范于一身的建筑,原是王爷王妃的寝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的国学堂。门前设有“孙中山驻节处遗址”纪念碑,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这里设为北伐大本营。
国学堂旁,有两棵桂林最大的桂树,左边金桂,右边玉桂,称为“金童玉女”。
国学堂左后方,有孙中山纪念碑和仰止亭。1925年9月,白崇禧等国民党人士为了缅怀孙中山和纪念广西统一,在孙中山北伐驻跸处建立了纪念碑和仰止亭。原碑、亭毁于日军战火,1981年10月按原式重建。
孙中山纪念碑高8.7米,底座宽3米,碑身为三面形,代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塔身三面分别刻着“中山不死”、“总理遗训”、“主义常新”;碑座为五角形五层台阶,代表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周围18根石柱用铁链相连,代表当时独立的18个省,心连心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
仰止亭内,立有廖承志书“中山长在”碑刻。
仰止亭西边、独秀峰东麓,有读书岩。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颜延之任始安郡(今桂林)太守时,常在岩洞内读书写诗。岩有两口,既利采光,又通风透气,冬暖夏凉,内有天然石床、石凳。
读书岩有很多摩崖石刻,著名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出自这里的一块石刻。南宋庆元六年(1200),王正功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嘉泰元年(1201)他最早概括提出了赞美桂林山水的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帧石刻由此成为桂林诸多石刻中的精品。
再往西,是太平岩。
太平岩是独秀峰西麓的天然洞穴,原名西岩,高2.9米,宽 4.25米,长31.5米,这里是靖江王拜仙修炼之处,洞内供奉着玄武帝及六十甲子保护神像,其中六十甲子保护神像摩崖石刻是国内唯一展示最集中的地方。
世人皆知十二生肖,但与自己属相对应的太岁保护神是谁?人们常说的“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中的“太岁”原为何意?看了太平岩内的六十甲子太岁保护神像摩崖石刻,谜底就会解开。
 太平岩内,还可以看到靖江王府秘拓。这是王府秘拓之福寿系列——金福、金寿绢拓。
王府秘拓是在古老的拓片技法上发展出的一种特殊技艺,从工具制作、选材用料、颜料调剂到色彩运用、上纸上色等,都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技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由于其产生渊源与桂林靖江王府息息相关,故称为桂林靖江王府秘拓。
独秀峰西北、北门西边,是贡院。清顺治年间,王城被废,朝廷在此建立了广西贡院,以利八桂学子应试科举。
贡院规模最大时,共有5000多间号舍,曾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乡试考场。
贡院是桂林文脉所在,这里先后走出进士585位,其中状元4位,更有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获得者陈继昌。
贡院内,还设有孔庙。
独秀峰北面,有一湾清水——月牙池。
这里位于王府后花园,原有独秀泉,明初因泉凿池,因形如月牙而得名,月牙池曲栏水榭,垂柳依依,秀峰倒浸,是桂林四大名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