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说话的寿山石,送给不想说话的您!

 稍逊风骚小老头 2018-03-12

陆游有句诗很有名: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每个人都有社交欲望低到最低的时候,对红尘厌倦到最倦的时候,这时候,物质陪伴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一方砚台,一枚好石,一张好纸,一壶好茶,都会让一个人孤独寂寞的时候,有一些比较恒久稳定的寄托对象。


尤其是石头。文人咏山水,画山水,其实山就是石,石组成了山。



美石为玉,玉是君子,仁义智勇信,君子固然好,但高不可攀。大部分的石头,其实就是一个稳定的存在,普普通通,泯然众生,沧海桑田,化作灰尘。


但还有一种石头,只特定存在于一个地方,来源于复杂的地壳运动,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样子,热热闹闹,多彩多姿,仿佛是人间应该有的样子。


这种石头,产于福建省福州北的寿山,叫做寿山石。



作为一枚画画的人,接触最多的石头,首先应该是寿山石,因为寿山石是最好的章料。我自己一直也蛮喜欢这种仿佛像奶油又仿佛像蜜糖或果冻的石头,握一小块在手里,除了光滑,还有温润的质感,它们很简单,不用像画那样,要承载很多内容和思想,而且,他们基本不会变。


今天我们不说画,说说“不能言,最可人”的寿山石。



寿山石的品种超级多,我买过一种白的像奶油的石头,是寿山石,后来别人送我红色章料,也说是寿山石,去到故宫看那个著名的田黄三链章,也是寿山石!从几十块到上千万,都是寿山石。


为什么寿山会有这么多美丽的石头,又为什么,这些石头只在寿山?


有女娲补天遗落斑斓彩石,变成寿山石的传说。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成就了很多中国的文化,除了寿山石,还有贾宝玉。


在古代,寿山石最初被人类发现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侏罗纪的火山喷发,在数百年的寿山石收藏史上,人们按照石头的样子去分类,随便叫各种名字,直到清朝毛奇龄著《后观石录》,全文只有3600多字,第一次把寿山石分为“山、水、田”三坑之说,至今仍普遍被人们接受。



温馨提示:文章来源网络《聚芳斋名石工艺》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