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和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在西安钟鼓楼博物馆钟楼二、三楼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奉天承运—明清圣旨臻品展》,共展出56件展品,其中有包括36道圣旨。 这次展出,引发了无数历史爱好者前来围观,现场人山人海,圣旨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滕王阁管理处书记周婷芳说,此次展出的圣旨以明清圣旨为主,其中最早的是明朝正统七年六月二十五日(1442年)颁发的圣旨,还有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宣统等各个时期的圣旨,从圣旨的用料上来看,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圣旨,用料考究,色彩绚丽,就是现在看来,也依然光彩夺目;而到了清朝末年,光绪皇帝颁发的圣旨已没了昔日华丽的锦缎,以粗糙布料所代替。 徐州圣旨博物馆馆长周庆明补充说,在人们的印象中,圣旨是金黄颜色,实际上,圣旨的材料通常很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分段织成,每段的颜色还都不一样;圣旨上所写的字,也五颜六色,有红色、黑色、蓝色、绿色等很多种颜色。一般来说,五品以上官员所得到的圣旨,其色彩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七色等,即由三彩、五彩或七彩绫分段织成,看起来富丽堂皇。而五品以下的官员接到的圣旨,一般就是白绫所做。 说起来,河南新乡档案馆于2008年从民间收藏回的两道康熙就是周庆明馆长所说的五彩圣旨。 单以圣旨的材质论,康乾盛世时期的圣旨是最具收藏价值的。 北京一家拍卖公司拍卖的一道最贵的圣旨,就是康熙四十年颁布的,估价80万元至100万元。 河南新乡档案馆从民间收藏回的两道康熙五彩圣旨原为清康熙朝名臣任璇的后世子孙所收藏,共由黄、蓝、褐等几种颜色组成,所用材料为五彩绫缎。长度约为3.25米,宽为0.4米,有满汉两种字体。其中,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两种文字均由两端向中间延伸,合于中幅。两道圣旨为清朝康熙四十年五月三日同一日所颁发,第一道圣旨的内容是封任璇之母为诰命夫人,表彰其教子有方;第二道圣旨是封任璇之妻为“贤惠”,嘉奖她贤良聪慧,为一流的贤内助。 新乡市档案馆馆长梁永萍自从得知任璇后人保存有这两道圣旨,生怕如此国宝在民间得不到妥善保管,一旦稍有差池,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故多次派人前往沟通,希望由档案馆代为保存,但都遭到了婉言拒绝。 出于保护文物的淳朴感情,梁永萍亲自登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肃地告诉任家人,这两道圣旨已经存世300多年,其不管是表面还是内部都在逐渐风化,如果不是交由专业文物保管组织妥善保管,它们最终会彻底消失,不复为任何人所有。为此,希望任家人能理智地看待这一问题,顾全大局,将这两道圣旨上交给具有专业保护文物技术的档案馆代为收藏和保护。 在梁永萍苦口婆心的解释和劝告下,任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意上交,但前提是:国宝产权永久为任氏家族所有,仅交由新乡市档案馆代为保管。 于是,2008年2月26日,两道康熙五彩圣旨正式落户新乡档案馆。 专家们都庆幸万分地声称,这种五彩圣旨连中央档案馆都没有,是绝对的国宝,若是留在民间,任由风化,后果不堪设想,上交到了档案馆,在先进科学技术的保护下,就可以永久性地保存下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