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摄影 王燕) 家户为宿岁之储,新年以享戚友 谓之「年物」 以元旦至五日不设市也 ——《清嘉录》 从年十五、十六开始 上海各大超市变得比往常更加拥挤 阿姨妈妈爷叔伯伯们集体出动 采办年货了!
老底子的年货到底有些什么? 各家都有各家的偏好 但腊货定数是跑不掉的 《腊肠》 2015年2月,浙江。(摄影 郑晓眉) 腊月一到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去市场选肉、调料、腌制、风干……讲究的阿姨妈妈,每一样都要亲力亲为。这样腌制出来的腊肉透明鲜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肥不腻口,瘦不塞牙。 闵行区颛桥老街上,居民们晾晒的年货已挂满了街头,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摄影/文字 邱锦明) 一套新衣也是过年的标配。送旧迎新嘛,自然得从“我”做起。
买套新衣现在分分钟的事情,但在老底子,却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全家一齐去裁缝店,大家排排站,让裁缝师傅给量量尺寸的“盛况”,现在的小孩子恐怕很难想象吧。 上海老城厢里的裁缝店(图片来源网络) 除此以外,大人们还会选一些家用工具、春联、年画之类的物什。 就说年画吧。不同的年画代表着不同的寓意,讲究起来也是可以很讲究的。比如新婚家庭会买百子图、商人之家会买个招财进宝,老人们则大多会选福禄寿三星。 《喜洋洋》2017年1月28日,豫园附近的商铺。这些商铺里各种年饰、年历、年画都有卖。我挤在商铺里,看见两个姑娘正兴高采烈地买年饰品,与售货员讨价还价。(摄影/文字 严冬) 家住农村的孩子,平日里并没有太多机会选择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年末的大集就成了冬日里最快乐的事。以前交通不便,小伙伴们都是天不亮就爬起来,顶着寒风跟家长去赶集。不过即使天再冷,也不会有人埋怨。到了集市上,琳琅满目的零食、衣服、玩具,样样都教人心花怒放。但是小孩子们也都孝顺,知道父母攒了一年的钱很不容易,总是越发精挑细选。 《年货》(摄影 邹妙娟) 《老街汤圆》(摄影 邹妙娟) 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 买点东西再也不需要等星星盼月亮 网站轻轻一点,快递送货到家 但是全家出动齐采购的乐趣 却是怎样的“方便”都无法取代的~ 资料提供: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 民俗照片选自春艺盎然中国年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