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圈养鲸豚的余生,水族馆该如何转型和面对未来?

 创客小组 2018-03-12

如果我们开始期待,未来能有一座无活体展示的水族馆,那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水族馆呢?面对「存与废」的反思,世界各地的水族馆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拿出那些花样,让水族馆的价值不只是惊呼与欢笑,而是真正能让动物走入人心。

未来的下一步,先看国外怎么做

随着社会对动物福利的观念日渐高涨,对于停止马戏团式娱乐性表演的共识逐渐凝聚,但是对于以教育或商业目的而被圈养在人造环境的海哺动物们呢?现阶段社会仍然没办法提供解答。但是更早开始圈养鲸豚的欧洲,与亚洲相比,对于这些大哉问作出回应的时间也更为悠久。

早在1993 年,距离人为鲸豚圈养潮开始后三十余年,英国最后一间鲸豚馆正式关闭。其实目前在英国饲养鲸豚并不违法,只是法律对于鲸豚生活环境具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也因如此至今未再出现任何鲸豚馆。美国也是采用类似方案,1972 通过《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案》的成立,间接促使许多鲸豚馆的关闭。

而后世界各国皆有针对海洋哺乳动物禁捕或是禁止以娱乐为目的圈养的相关法案。例如在欧洲共同签署ASCOBANS协定,禁止在地中海、黑海和毗邻的大西洋海域附近捕抓鲸类动物。除了此一协定外,许多欧洲国家:希腊、瑞士、匈牙利、克罗埃西亚、塞普勒斯、斯洛维尼亚、波里维亚也都禁止进出口鲸豚类或以营利、娱乐为目的圈养鲸豚。其中希腊更是禁止将任何动物基于任何目的用于动物表演之上。

从国家和数据上来看,可以发现关于鲸豚保护及圈养的相关规范,大多集中于欧洲及美洲等地,在亚洲各国,目前仅印度法律明文规定不得以娱乐性为目的圈养任何鲸豚类,内容包含任何水族馆或是马戏表演等。但是目前在亚洲其他国家,我们仍可以看到鲸豚秀等娱乐形式的表演,并且在中国的鲸豚水族馆的还持续增加中,光是圈养鲸豚数量,在2016 年已经超过四百头。不难发现,亚洲各国对于圈养海哺类议题,并无特别明显的共识,并且在法律层面上也尚未见到较为严格且明确的规范。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禁止鲸豚圈养,却也不断有新的海洋世界开幕。照片来源:长隆海洋王国

它们不在陆地,让我们走向海里

如果法律还没跟上社会风向,那么我们对于活体展示的反思,应变成风向,带着讨论到更多民众心理。活体圈养展示,是否真的能带来教育意义?我们想要带给参观者何种的教育理念?是呈现人、动物、环境之间自然和谐,并且相互观望且自在的生活;还是抱持着猎奇的心情,而将动物们留在非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我们希望透过更为自然的方式欣赏鲸豚在海中样貌,先退一步,搭配上生态解说的友善赏鲸鱼之旅,或是如菲律宾雾宿「与鲸鲨共游」的活动,也许是一个较为可被接受的接触管道。在宜兰、花莲与台东,都有着赏鲸的观光行程,提供民众近距离观察野生海豚。但仍要注意有许多赏鲸船为使民众能够更近距离观察海豚,过度靠近野生海豚族群,造成它们惊吓或是压迫。或是搭乘船只、民众丢弃的垃圾,长期下来都会影响生态。所以中华鲸豚协会也与赏鲸业者合作,名列许多友善赏鲸船,透过业者自律与协会的认证,希望提供在环境与生态上更友善的选择。

在菲律宾雾宿海边所推出的「与鲸鲨共游」,看似以对海洋生物伤害最低在海中共游的活动,的确可以提供对于大自然近距离观察。但是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思考的争议点,无论是当地居民诱引鲸鲨长期停留于港边,或是大量观光客涌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海洋生态受干扰,都是在进行任何一种与海中生物接触时必须考虑到的。

旅游业者推出与鲸鲨共游的行程,满足了人们亲近海洋的梦想。照片来源:kkday

圈养以外的可能,科技所带来的生命想像

在现今,面对活体展示与圈养动物福利两难的选择题,我们有了第三个选项,科技成为了可能的解方。从摄影技术发展以来,我们可以见到的影像越来越逼近真实。假如我们也将这层技术尝试使用在海生馆或是其他海洋世界等场馆上,我们有没有机会运用科技,来取代一个被圈养的生命。

一个以「海洋」为主轴的博物馆,如果场馆内没有任何活体动物,那会是什么样子?位在基隆的「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做了很好的示范。海洋教育,海中生物并不是全部,关于在海洋上生活人们的文化、整个海洋生态的组成,还有关于现在海洋的破坏,其实都是组成这片大洋的一部分。有别于海生馆着重于海洋生物的认识,海科馆则是以更多面向介绍了海洋知识。

并且其中最值得参访的,「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无论是在「海洋文化」场馆内,带参观者了解到早期渔民如何讨海生活,利用萤幕与体验装置,动手体验捕鱼的难处;或者是坐上特殊制作的造型船,体验鱼群在水中是如何维持平衡,躲避大鱼的追捕,要体验者认识鱼体构造与生活环境如何交互影响,这其实都是在活体展示,所无法带来的体验,科技可以利用全新的思维,让我们有不一样的体验和认识,让关于海洋,我们了解学习到的不只是被圈养的生命。

海科馆内体验鱼群游动的数位设施。

网路时代,线上水族馆

早在1994 年,Ken Boschert 创建了第一个线上动物园的网站,来宣导保护动物的理念。利用网站观看动物相片与相关资料。碍于使用者习惯与网站系统等问题,此类虚拟动物园、水族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而早期另外一种想要欣赏水族馆的方式,则是透过线上水族馆的直播,让人能够以较不打扰生物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但此二种方式,在观看的感受上,都难以让观众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震撼、感受动物真实的生命力。

海生馆白鲸直播系统:https:///jyUh4X

虚拟实境,结合科技将海洋带到眼前

近几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下,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为「虚拟」水族馆这个概念,带来更好的转机和全新的可能。日前,美国娱乐集团Landmak,宣布要以虚拟实境作为核心,开发全新的娱乐体验。在此一计画中,虚拟动物园以及虚拟水族馆也特别被罗列其中,娱乐集团的执行官Tony Christopher 特别强调:将动物关在动物园中是政治不正确的。希望将小时候参观传统动物园、水族馆等经验,结合现在新的科技,带来不同体验。

扩增实境/全息影像

除了成熟发展中的虚拟实境水族馆,你有没有曾经想像过,当自己闭上眼睛,就来到了北极,睁开眼下一秒,则看见北极熊从眼前走过;或者,感觉自己坐在一艘小船里面,下一秒,巨大的抹香鲸跃出水面,激起一阵水浪?

在现代科技进步下,就有不同的活动诞生,如2011年,国家地理杂志与英国广告公司合作,在各大卖场内设立许多「现实增强」的体验设施。当游客站在感应区内,透过特殊电子背板的投射,就会有活生生的动物就出现在眼前,并且与游客做互动。关于这一项活动的影片,也在许多场合被误用,声称是7D 全息影像投影技术。

虽然科技其实尚未发到此一境界,但是我们可以想像,如果透过科技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那么对于自然、生命教育,将能够有另一层不同讨论。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不用在一个小小水族馆人为复制出一片海洋,也不需以活体圈养形式,就能够体验到大自然与生命的震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