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枣庄“四大家族”之首崔家的兴衰往事

 雲泉 2018-03-12

枣庄历史悠久,在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枣庄,建国后因煤而建市,又称煤城;更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枣庄古称峄县,众所周知峄县有四大家族即:“齐村的崔家、官地的宋家、马兰的黄家、峄北的梁家”。今天就来聊一聊四大家族之首崔家你不知道的兴衰往事。

枣庄“四大家族”之首崔家的兴衰往事

崔家大院

作为峄县四大家族之首的齐村崔家,崔氏先祖崔秉忠,原籍滕县两下店,以烹调手艺糊口。因遇歉年,两筐一担逃荒至峄县。先于峄城北山阴村租种几亩土地,农闲为人掌厨维持生活。生子崔震,震生二子,名守贵、守禄。守贵受雇于齐村尤家。尤家有地千顷兼营商业,所建大楼远近闻名。守贵为人诚朴,所办菜肴甚合主人口味。守贵后生一子,聪明伶俐,取名崔琏。崔琏长成后,仍在尤家帮办。时逢一山西人来枣庄开办煤窑,要物色一个可靠的人任总管。听说崔琏有才干,就聘请他去协力经营煤窑。崔琏忠诚勤奋,凡生产销售诸般事务都能安排妥当,煤窑营业日渐兴隆。后山西人回家探亲,将煤窑托付崔琏掌管。不料山西人一去杳如黄鹤,永无音讯,煤窑产业遂为崔琏所有。该窑煤层深而质优,兼经营得法,产量跃居各窑之首。《峄县志》载:“方乾(隆)嘉(庆)时矿业大兴,而且诸大族若崔氏、宋氏以炭故皆起家,与王侯埒富。”将崔家财势推上顶峰的是咸丰、同治年间的崔锡级。其《墓志铭》载,他早年进学为秀才,但不愿“以腐儒终”。“殚精竭虑,一以勤货殖、扩生产为急务”。“公尤精矿务,遇矿地往复观之,则知矿苗深浅,验之百不失一,虽泰西矿师之神悟不是过矣”。探矿超过了山西行家!崔锡级分家时置地120顷,曾夸耀说:“我去山阴老林上坟,二十五里不踩别人的地边。”他重金礼聘当地名儒王圣仪教长子崔广沅攻读。崔广沅果不负所望,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崔锡级宿愿已达,遂大兴土木,兴建翰林府。占地15亩,楼阁连云,十分壮丽。崔锡级购置洋枪洋炮,建立起自己的武装,称“保家局子”,作为宅院、煤窑、仓库的守卫。加固围墙,开东、南、西三门。齐村的行政、集市贸易等也由崔家把持。

枣庄“四大家族”之首崔家的兴衰往事

大院中的古井

以上都是大家知道的事情,现在聊一聊你不知道的事情。崔广沅兄弟八人,自崔广沅官运亨通之后,加上崔家财力惊人,其余几兄弟便开始膨胀起来,老峄县有一靳姓人家在同治年间高中进士,古时高中进士老家要立旗杆,旗杆的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有所区别,旗杆选用约大于33厘米大口径的杉木,高度达十几米,旗杆的下半部开凿有两个孔,与旗杆夹的孔相一致,用硬质杂木做成的销将旗杆与旗杆夹连接起来。旗杆底部都有磐石垫底,举人、进士无需再垫础石,而贡生等则需在磐石上加一块圆础石。旗杆石圆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较常见,扁形的则十分少见,因为按封建等级规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闲话少叙,靳姓高中进士之后,隐隐有盖过崔家之势,崔家几兄弟便强行将旗杆砍断,岂料此时被皇帝所知,龙颜大怒,下令抄家并问罪于崔家兄弟。幸得崔广沅事先秘密通知,崔家兄弟除老三外全部外逃,有的逃往了蚌埠、有的去了磁窑、还有不知所踪的;崔家老三在崔广沅的上下打点下才免于问责,定居于近峄城附近。崔家老三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天生智力有问题,儿子取名为明杰。明杰天生聪颖,善于经商。明杰娶董姓财主之女董氏为妻,生二女。据传明杰之死颇为蹊跷,有一日明杰出门买鱼,恰巧碰到自己的妹妹,妹妹问:哥哥手里拿的什么,答曰:给你嫂子买的鱼。妹妹又说:你给我吃吧。明杰说:你嫂子身子不舒服,我买条鱼给她补一下。妹妹又说:你若是不给我吃,你走不到城门下。明杰笑笑不以为然,岂料在城门下暴毙。因家中只有二女,长女不满十岁,自此崔家开始走向衰落。

枣庄“四大家族”之首崔家的兴衰往事

大院一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