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镇市工业园杜绝肆意倾倒工业废料 环保局被指污染作为污染克星 -

 云记者啄木鸟 2018-03-12
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它的背后都有令人嘘叹的故事。
我的家乡丰镇市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延丘陵地带,境内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到南为狭长盆地。
这里汉族人口占99、5%,民居建筑是汉族传统的一个重要流派: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砖、石、土砌墙,以堂屋为中心。因受气候(风沙大,空气燥……)、地形(地处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处,岭谷交错)的影响,建筑形式尽量减少外界接触,外观较封闭。
如今能看到的民居建筑以明清为主,那时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烧砖技术空前发达,商业繁荣,商人致富后在家乡多建屋造宅。
但这世界走的太快,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拆,拆,拆……古建筑几乎殆尽,留给后人的却是钢筋水泥砂浆之类缺乏灵性的建筑。为了留下历史的记忆,两年前我和上学的女儿利用假期走街入巷,拍下了许多古建筑影像。加上我母亲的口述,参考《丰镇市志》,成此美篇。
四 合 院
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砖墙厚重,对外不开窗户,表现出一种防御性。只有一个街(院)门,一家一户,过着安逸、清静的日子,享受天伦之乐。可悲的是,这些建筑没有毁于战乱,却大都毁于1958年,拆墙取砖,筑土高炉炼铁……20世纪60年代后始建家属排房的居住模式逐渐取代了四合院。加之近二十年的城市化建设,四合院大多被拆掉,留下的也得不到保护、修葺……
院门(当地人习惯叫街门)是一座四合院的门户,从这大抵可以看出不同人家的品味、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底蕴、兴趣爱好……
这个高门大院,解放后曾是一座学校(毛店街小学)由于巷道不够宽敞,不能完整拍摄,应和下图一起阅看。
住 宅
家乡的住宅以土木结构为主。而城镇富户多仿北京的四合院以砖木结构营建,但不像北京四合院正方开,大多是纵长方形的。因是边陲重镇,商贾大户尤其注重住宅的安全防御性。通常正房(北屋)多为一堂两屋,为长辈居住,东西配房为儿孙或下人居住,南房为厨房或杂物间。因北房有烧炕取暖需求,有的厨房在东北或西北角和主人房间毗邻,一举两得。
令人遗憾的是破坏如此严重,我们居然连一座保持完整的院落都没拍到。
这是上世纪30年代时期的样子。
屋 顶
这里的屋顶一般采用反曲线形式,流畅不呆极,而且便于排水。大多是双向排水,也有部分是单向排水。大户人家常用黛色筒板瓦或刁青瓦,屋脊(屋顶最高处)砌有雕花硬山顶,间有脊兽。房檐多为飞檐翘角或飞角重檐。
这座精美的小楼无从考证何人建于何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