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了这些,你会发现清理体内虫很简单!

 百胜天龙 2018-03-12

说起体内虫,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鸽体内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线虫、丝虫,它们如攀附在大树上的藤蔓,扮演着吸血鬼的角色,体内虫对种鸽的危害很大,会造成雌鸽产蛋质量下降,雄鸽性欲降低,种鸽新陈代谢功能下降,消化不良,体质消瘦,甚至停止繁殖。雏鸽质量降低,出现僵鸽甚至死亡。蛋的胚胎发育不良,出壳困难或死在壳中,出壳后发育缓慢等问题。

种鸽一年要驱虫几次、驱虫的时机、换羽期能否驱虫等问题也是新手们较为关注的,依鸽舍状况而定,管理良好的鸽舍无需每年固定驱虫几回,只要定期检查鸽粪及唾液即可。但鸽舍环境不良、鸽数过多、拥挤或经常移入新进鸽,建议先改善鸽舍的环境,新进鸽先隔离驱虫后再移入,增加驱虫次数非上乘之举,通常鸽友于春秋配对前一个月各驱虫一回,包括球虫、毛滴虫、蛔虫、毛细线虫、节虫、外寄生虫等。驱虫的时机常见的如固定式驱虫,可于每年春秋两季配对前一个月前开始驱虫,避免鸽子正值换羽或配对时投药,另种鸽于孵蛋期亦为很好的驱虫时机。换羽期对鸽子生理上来说是极大的紧迫,除非必要尽可能避免此时驱虫,即鸽子感染严重寄生虫,如不驱虫会影响健康及正常换羽,如衡量鸽子可以耐过,则等换羽完成后再投药。如果种鸽来不及驱虫,可于孵蛋期补实施,孵化前四天即停药,可避免幼鸽于哺育期受感染。

那么幼鸽的最佳驱虫时机呢?专家发现,种鸽若于配对前及孵蛋期作好彻底的驱虫,则幼鸽于换羽完成前不必驱虫,同时也建议离巢后先接种疫苗,同时检查寄生虫,如有驱虫之必要,再另作安排。幼鸽离巢后约一周先整理三天毛滴虫、球虫,再补充2天维他命、电解质,等换羽后操训前再整理一回。同种鸽一样,幼鸽的换羽期是一个重要的生理阶段,除非感染寄生虫足以影响其健康、发育或换羽时尽可能不要驱虫,如有必要,也要选择作用安全、副作用小的药物,并注意营养的补充


种鸽调理第五阶段—再观鸽粪晴雨表,杨老师浅谈信鸽体内虫如何治疗?


知识点小笔记:

1.鸽舍干燥通风,保持卫生,及时消毒,感染体内虫概率会低一些

2.粪便在太阳下观察,有闪光并带有粉色斑点,为绦虫。

3.在有雾霾或阴霾天气时,鸽粪也有可能变绿变软

4.棚内乱用药乱投药频繁给药会增加耐药菌

5.切勿在不对症的情况下强行给药

6.驱除体内虫5天为宜

7.健康的表现有:吃食少,肌肉饱满,上浮感强

杨士博详解如何祛除体内虫,再回鸽友疑难鸽问!


知识点小笔记:

1.体内虫不同于球虫,氧气和温度湿度条件达到标准,短时间内可以引起感染

2.粪便、食槽、水壶等都可以间接引起感染

3.如鸽舍通风、卫生和消毒好,一般情况下体内虫一年两次

4.三个月的幼鸽最易感染体内虫

5.体内虫机械性的破坏:寄生到一定程度,挤压肠道,变形变狭窄

6.体内虫分为很多类,可直接吸收体内营养,常见体内虫有蛔虫、绦虫

扫一扫 关注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