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白居易、苏轼”艳诗,论唐末诗人风流那点事,死别之恨版

 flyk0tcfb46p9f 2018-03-12

艳情诗中写死别之恨的可算是唐末艳情诗独有的情况,韦庄的《悼亡姬》、《悔恨》、《独吟》、《旧居》、《虚席》,刘沧的《待友人悼姬》,朱褒的《悼杨氏妓琴弦》,罗虬的《比红儿诗》一百首,江陵士子《寄故姬》。再如王涣的《惆怅诗十二首》里的对死别的描写,都属于此类作品。唐末艳情诗里的悼亡诗是悼念姬妾与妓女,与悼念亡妻不同。夫妇关系是封建五伦关系之一,讲究的是'夫妇有别'而非'专情',姬妾与妓女的低位低下,在与妓女与姬妾的相处中也不拘礼法,因此这类诗往往真情流露。如韦庄的《独吟》:

默默无言恻恻悲,闲吟独傍菊花篱。

只今已作经年别,此后知为几岁期。

开箧每寻遗念物,倚楼空缀悼亡诗。

夜来孤枕空肠断,窗月斜辉梦觉时。

这首诗歌与元稹的《悼亡诗》有相似之处,诗人先是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一个人在菊花篱旁默默无言独自悲戚。己经过了几年了,每一次打开箧寻找遗物的时候,都能勾起诗人的想念。夜晚孤枕难眠,只能望着床边的月黯然入睡,其悲戚之情何等深刻。

再如刘沧的《代友人悼姬》:

罗帐香微冷锦裀,歌声永绝想梁尘。

萧郎独宿落花夜,谢女不归明月春。

青鸟罢传相寄字,碧江无复采莲人。

满庭芳草坐成恨,迢递蓬莱入梦频。

罗帐还依旧散发着淡淡的香味,但因为女子的离去而变得冰冷,悦耳的歌声也不再萦绕耳畔了。萧郎的独宿是因为佳人的永别。其中的遗憾之情犹如满庭芳草,生长不息。青鸟也不能寄思传情了,只能寄希望在另外一个世界能再见到佳人的芳容。其中的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