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唐诗:《出塞》

 仁英书屋 2018-03-12



今天跟大家分享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本来是汉朝的曲子,相传是汉武帝时期的乐师李延年所作。


可是呢,《西京杂记》这本书又记载说,汉高祖的宠姬戚夫人当年就擅长歌唱《出塞》和《入塞》,这样看来大概真正的形成时间还要更早一些。


那在汉乐府里头,《出塞》属于横吹曲,是军乐。可是呢,根据《晋书》的记载,“五胡入华”的时候,名士刘畴到坞堡中避难,有几百个胡人想要冲击坞堡;


危难之际,刘畴镇定自若,拿出胡笳吹起《出塞》、《入塞》这两首曲子,胡人听了都勾起了思乡之情,留着眼泪就离开了,很像是楚汉战争中四面楚歌的作用。


那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出塞》又应该是胡人的曲调,才能引起胡人的乡愁嘛。所以说呢,这个曲调应该是有着非常复杂的演进过程。


但是无论如何,到唐朝它已经成为一个乐府旧题了,诗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它添上新词,原本的曲调就已经不重要了。


唐朝重军工,战争不断,写过出塞曲的诗人也特别多,比方说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都是出塞曲。


但是在所有的出塞曲里头,最著名的还是王昌龄这一首。那这一首好在哪呢?先看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句呀真是横空出世,一个最广袤的空间和最辽远的时间同时出现了。



大家知道很多边塞诗都擅长描写广袤的空间背景,比方说我们上一期提到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再比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或者是“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都有空间感。


但是这首《出塞》不一样,它不仅仅有明月、雄关这样的空间感,他还有秦时汉时这样的时间感。


什么叫“秦时明月汉时关”哪?很多评论家都认为这句诗不可解呀。那《三国演义》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明朝大诗人杨慎,在他的《升庵诗话》里给了一个解释。


他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呀,秦朝虽然远征,但是呢,还没有设立关塞,敌人来了,就在明月照亮的土地上去跟他打,敌人走了就收兵,不会超时服役。


而到了汉朝呢,在边疆设立大量关塞,这样一来,士兵就被迫常年驻守边关了,回家也就遥遥无期了。


什么意思呢?杨慎他是把“秦时明月”和“汉时关”都落到了实处,认为明月就属于秦朝,关就属于汉朝,是不是这样呢?


我个人认为啊,这一句诗的解释,不能砸得那么实,这其实是一句互文哪:不是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而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那为什么写唐朝的边塞一开篇会说到秦汉呢?这里头除了有我们经常说到的以汉比唐的意味,更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哪!


你想,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也就是彼时彼刻吧,多少戍边的将士正身处边关、仰望明月呀,可这明月不仅仅是照耀着他们,也照耀过秦汉时代的戍卒啊;


这边关不仅驻扎着他们,也驻扎过秦汉时代的征人哪。成百上千年之间,一代代的战士就这么离开故土,远赴边塞。


高高的明月和冷峻的边关曾经见证过多少惨烈地厮杀,见证过多少生命的来去呀!


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马上一种苍凉感扑面而来了,唐朝将士的身影就这样被嵌进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那第一句写景,第二句该写人了,怎么写呢?“万里长征人未还”,如果说“秦时明月汉时关”是指时间的辽远,那么“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写空间的广阔了。


在明月之下,边关之上的征人,哪一个不是离家万里无法回还哪。这“万里长征人未还”指的仅仅是当时正在戍守边疆的唐朝战士吗?也是也不是。


这未还的征人哪,不仅仅包含当时的戍卒,还包含秦汉以来所有舍命沙场、埋骨边疆的将士。


他们之中有的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只能登上高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的是万里长征人不还,他们已经化作关下的黄沙了,再也不能回到故土。


“秦时明月汉时关”,眼中的景象是何等的壮阔呀!“万里长征人未还”,心中的感喟又是何等深沉哪!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一代代将士远赴边关,乃至埋骨边关呢?下两句,诗人给出了一个回答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阴山,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绵延千里的狼山、大青山等等山脉,在古代是胡汉之间的重要分界线嘛。


那什么又是“龙城飞将”呢?有人认为指卫青,有人认为指李广,因为卫青曾经打到过匈奴的王廷所在地——龙城,而李广呢,则被匈奴人誉为“飞将军”,都是汉匈战争的英雄啊。


那单说龙城,自然是卫青,单说“飞将”应该是李广,问题是在这首诗里,龙城飞将是放在一起的。


所以还有人认为,这龙城飞将是卫青和李广的合称,所谓“但使龙城飞将在”,就是只要卫青和李广这两个人还在。


对不对呢?这样理解并没有错,但还是那个问题,太实了。其实这个龙城飞将固然用的是卫青、李广两个人的事迹,但并不一定仅指卫青和李广啊。


事实上你要是把它理解成古往今来以卫青和李广为代表的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马上这个意思就会变得更加通达,就是只要这些将军们还在,一定不会让胡人的战马踏过阴山半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既是议论,又是抒情,声调是真雄壮,弦外之音也是真微妙,那为什么说它是声调雄壮呢?


因为就通过这两句豪迈的宣言,前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万里长征人未还”哪?因为“不教胡马度阴山”。


保家卫国,这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天职,推而广之,从秦汉时期开始,一代代军人之所以抛妻别子,舍生忘死,不都是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嘛。


有了这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所有的牺牲也就都有了意义,前面的苍凉恰恰衬托出后面的悲壮,所以说它声调雄壮。那为什么说它有微妙的弦外之音呢?


因为“但使龙城飞将在”呀,在讲将领。中国古代一直主张守卫边疆,在德不在贤,在将不在官。


如果能有像卫青、李广那样有勇有谋的将军,能够一战破敌,让边尘不起,烽火自熄,又何苦让那么多士兵万里出征、眼望明月、不得团圆哪。


高适《燕歌行》不有一句嘛,“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呀。


如果朝廷能选出更有为的将领,如果将领不是尸位素餐,而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那该有多好啊!


这样一来,这首诗在有意无意之间又有了微妙的讽刺,显得格外耐人寻味。


你看,一首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把千年的历史,万里的烽烟,将士们舍生忘死的豪情,以及对明君良将的渴望融为一体,写得苍凉悲壮而又意味深长。


所以明朝的杨慎、李攀龙等等一干大文人都认为,它才是唐朝七言的压卷之作。


那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注意到,咱们前面讲王翰的《凉州词》,也说是压卷之作,这一首还说是压卷之作,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老话讲“文无第一”,或许我们应该像王翰品评天下文人那样,不排第一名,只排第一等,这才是最公道的做法。


王昌龄现存诗不到二百首,远远比不上李白、杜甫,但是呢,却号称“七绝圣手”,又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可见其地位之高啊!


但是王昌龄的重要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七绝,更在于他对边塞诗的贡献。唐朝写边塞诗的人很多,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角度排名,前三位就应该是王昌龄、岑参和高适。


在这三个人里头,王昌龄年纪最大,写边塞诗也最早。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疆,创作了大量边塞诗,这一年岑参才只有十一岁,而高适呢虽然年纪不小,但是还没有开始他的边塞生活。


可以说,盛唐时代的边塞诗正是由王昌龄奠定的格局,而且在这三个人里头,高适和岑参都以歌行见长,只有王昌龄独善绝句。


今天说的这首《出塞》只是他那么多漂亮的边塞绝句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首《出塞》和七首《从军行》,都是难得的佳作。


虽然没有时间讲,但是非常愿意推荐给大家,再读一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