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的认识误区:机器人可以取代人吗?

 明远小筑 2018-03-13
恳请您点击右上角,订阅“媒介之变”的企鹅号。
张慧瑜
近期,在第四届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依然是热议的话题。自从2016年谷歌设计的围棋机器人AlphaGo打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以来,人工智能就从相对专业的领域进入到公共话题 ,随之而来的是各大互联网巨 头投资人工智能行业,很多国家也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把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本文不想讨论人工智能的前景及其所带来的伦理困境,而是想指出两种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误区,一种是人文主义批判,担心人工智能会更像人类、取代人类;第二种是浪漫主义批判,认为人工智能会把人类拖入技术进步的 “深渊”。这样两种批判是现代以来对工业文明和技术进步最典型的回应方式,也是以人工智能为情节的科幻文化最经常表现的主题。
图片
在刚刚公映的科幻电影 《银翼杀手2049》中,未来世界的复制人也拥有了像人类一样的生育能力,这成为威胁人类最大的恶梦。人们似乎并不 担心人工智能从事做饭、扫地等家务劳动或者取代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而对人工智能是否拥有情感、能不能有自主意志格外在意,仿佛这将剥夺和僭越人之为人的 “特权”。值得反思的不是人工智能是否超过人类,尽管在很多方面,人工智能远比人类更像现代人,而是在人工智能的参照下,我们重新定义了人类的属性,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才能成为人类仅剩的本质。相比人工智能的“机器”属性,如钢铁外壳 、没有感情,人类拥有的是脆弱的、可以衰老的身体,无法把控的情感和与过去、历史有关的记忆等 “人文”因素,前者是理性化、机械化和被规训的机器 “奴隶”,后者则是有缺陷却具有自主意志的人 。
图片
这种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二元对立,依然延续现代以来理性与非理性 、科学与人文、机械与身体的对立,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工智能如果也拥有了那些人类所特有的 “人性”专利,比如也学会爱 、有记忆和情感等,这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和噩梦。这种对人工智能的 “人性化 ”焦虑,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想法,也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这种批判的限度在于正好遮蔽了现代社会以来不是机器,而是人处于理性化、机化的状态 。
在17、18世纪,对于现代社会有一个经典隐喻,就是把社会比喻为一座技艺精湛、严丝合缝的钟表 。作为一种精密仪器,钟表不只是代表着高超的工艺水准,更代表着一种理性化的秩序。在这种机械主义的社会想象中,现代人变成了高度纪律性、组织化和理性化的现代人,那些身体的局限、情感的不可掌控正是理性所要排除和克服掉的“弱点“。在这个意义上,不是人工智能 “人“化,而是人类不断地机器化才是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产物,因此,机器人是最完美的现代人,是具有现代精神的人 。
这种人文主义批判和忧思,掩饰了现代化 、理性化 、合理化内在于现代社会的基本逻辑,我们与其要反思人工智能一旦取代人类怎么办,不如反思现代化的逻辑如何把人类一步步规训为现代奴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