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情人节那天的高调喧闹,晚它一个月的白色情人节,似乎要显得平淡许多,在即将来到的白色情人节前夕,让我们也能试着用一种更多元的眼光来审视“爱”。 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曾说:“无论如何, 每个人到最后都会落单。”听起来难免显得伤感,但无可否认的是,玛丽娜身上的那份大胆和勇敢,无疑是充满感染力的……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当代行为艺术家、人体艺术家、导演、编剧、演员,这些都是她的身份,但当人们提起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这个名字时,有一个更重要的标签——行为艺术之母。 1946年,玛丽娜出生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由于家族的信仰,玛丽娜从小就受到压抑式教育,也正是因为这样,决定了她日后的创作风格——狂野大胆、癫狂自由。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及其行为艺术作品 70年代起,玛丽娜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创作,她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做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和超验的行为艺术作品,打破了一直以来视觉艺术的边界。 以身体为媒介的“韵律系列”作品 玛丽娜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进行创作作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即是《韵律系列》作品。 1973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上,玛丽娜进行了她的第一场表演《韵律10》——她摆放出20把式样不同的短刀,按顺序取出一把飞快地在指缝间用力剁下去而尽量不伤到任何手指,这种冒险游戏亦被称为俄罗斯游戏。 在被刺伤之后她立刻换上另一把短刀,重复之前的动作,在用尽所有20把短刀后,艺术家重播之前的录音,并再次开始之前的动作,不同的是,这次她必须保证让手指受刀伤的时间和上次完全一致。 这是玛丽娜艺术理念的一个初步试探,一个最轻量级的开始…… ▲1973年作品《韵律10》 在1974年的《韵律5》中,玛丽娜在场地中央放置了一颗用煤油浸泡过的木质五芒星。 表演开始后玛丽娜站在点燃的五芒星外,剪下自己的手指甲,脚趾甲与头发投入火中,每投一次,必勾起一段火焰。 她在自己的腹部亦刻上了一只五芒星,在表演将要结束时,她跃入熊熊燃烧的五茫星内躺下,结果很快就因缺氧失去知觉而被观众救助。 事后玛丽娜对此评价到,“醒来后我很生气,因为我终于理解人的身体是有局限的:当你失去知觉时,你就不能控制当下, 就无法继续表演。” ▲1974年作品《韵律5》 为了测试观众与表演者关联性的极限,如果说前面的几件作品是初步尝试的话,玛丽娜做出的更大胆的尝试,是她于1974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表演的《韵律0》。在这场表演中, 她也经历了人生中最惊险的一幕。 玛丽娜在进行《韵律0》表演的房间里贴出告示,准许观众随意挑选桌上的72种物件与艺术家进行强迫性身体接触。 ▲1974年作品《韵律0》 在这72件物品中,有玫瑰、蜂蜜等令人愉快的东西,也有剪刀、匕首、十字弓等危险性的器具。其中甚至有一把装有一颗子弹的手枪。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玛丽娜把自己麻醉后静坐,让观众掌握所有的权力。 ▲1974年作品《韵律0》 这个表演历时6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发现她真的对任何举动都毫无抵抗时, 便渐渐大胆行使起了他们被赋予的权力, 艺术家的衣服被剪碎, 有人在她身上划下伤口,有人将玫瑰猛然刺入她腹中,甚至有人拿起那上了一颗子弹的手枪,放入她的嘴里,意欲扣下扳机。 这是艺术家最接近死亡的时刻, 直到另一位观众惊恐不已地将手枪夺走。 在被施暴的过程中,艺术家眼中渐渐充盈了泪水,心中充满了恐惧, 然而她的身体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她清醒地意识到: 他们真的可以对我做任何事! ▲1974年作品《韵律0》 麻醉结束后,玛丽娜从椅子上站起,带着累累伤痕,双目含泪,她缓缓走向观众,用目光对他们进行无声的控诉。面对艺术家那愤怒悲伤的眼睛,现场观众反倒恐惧了起来,他们纷纷后退,然后开始四散逃跑…… 多年之后,玛丽娜曾这样解读自己对于痛苦身心经验的探求“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在当下时刻的重要性。” 十二年的合作伙伴及灵魂伴侣乌雷 当说起玛丽娜的艺术生涯,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乌雷。 1976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玛丽娜邂逅了一位来自西德的行为艺术家,这个人成为了她未来十二年的灵魂伴侣,他的名字叫乌雷。巧合的是, 两人的生日在同一天。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 之后,两个人开始艺术创作上的合作,进行了一系列与性别意义和时空观念有关的双人作品,他们甚至打扮成双胞胎,并自称是“联体生物”。1976年至1988年,他们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探索彼此之间的关系,他们合作的艺术充满激情和能量。 他们共同创作的作品主题鲜明,影响广泛。其中的一些作品被命名为《关系系列》,如作品《时间的关系》中,二人将发辫绑在一起,背对彼此,以这样的姿势维持了17个小时。 ▲1977年作品《时间关系》 1980年的作品《潜能》中,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着并专心地注视着对方,手里还同时拉着一个紧绷的弓,在乌雷的手里紧拉着一支有毒的箭,正对着玛丽娜的心脏。 由于弓箭的张力使他们的身体向后倾斜,他们稍不留神,那支毒箭就会离弦射出,同时,通过扩音器能听到的是他们心脏急剧加速的跳动声,整个作品持续四分十秒。 ▲1980年作品《潜能》 在12年的同生共死的表演生涯之后, 他们的感情在1988年走到尽头。最终,两人选择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方式来结束了这段关系。 他们来到中国,以长征的方式,玛丽娜从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出发自东向西,乌雷则自戈壁滩的嘉峪关由西向东前行,历时3个月,两人最终在二郎山会合, 完成了最后一件合作作品“情人”。 她说:“我们各自行了2500公里, 在中间相遇, 然后挥手告别。” ▲1988年作品《情人 - 长城》 22年后“凝视”让他们重逢纽约 没想到的是,时隔22年,在2010年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两人又再度重逢了……这场名为《凝视》的作品,也是一场长达736小时的静坐,参观者排队等候,依次坐在椅子上和艺术家对视,他们既不能触碰艺术家,也不能和艺术家对话。 展览吸引了超过75万人前来观展,其中著名的电影明星伊莎贝拉·罗西里尼、詹姆斯·弗兰科、歌手Bjork、Lady Gaga也都在凝视队列之中。 ▲2010年作品《凝视》 至此,玛丽娜已经静坐了两个半月,在这七百多个小时中,她始终岿然不动,像雕塑一般接受了1500个陌生人的对视。最终,唯有一个人的出现,让雕塑般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颤抖流泪了起来, 那个人正是乌雷…… 两人隔著一张木,在片刻的对视过后,这对曾经一道出生入死的恋人伸出双手,十指相扣。
在分手22年之后,他们再度相遇,宣告和解。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他们是最完美的情人,是最合拍的搭档,是彼此的缪斯,一起携手度过了人生中所有的喜悲和哀乐,谁敢说他们的人生本身不是一件艺术品呢? 艺术家的爱情总会显得不同寻常,在白色情人节到来的前夕,以及未来所有即将来到的日子里,也试着让你的故事时刻拥有鲜活的情节,成为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吧…… 编辑、撰文 | FloraL 插图 | 来源于GIPHY及网络 文章采集百度收录外链 |
|
来自: 昵称5341703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