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燕:古建筑须弥座与家具“束腰”

 尤里蒙提 2018-03-13

中国古典家具在发展过程中,因制作方法借鉴了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建筑木作中的一些名词随之也就沿用到了家具上。但另有一些名词,可能会因年代久远使其与建筑间的渊源关系渐被遗忘。家具中的“束腰”和“托腮”就分别属于这两种情况。本期采访中国古典家具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皇林苑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燕,请她依据相关史料和皇林苑家具制作实践,讲讲古典家具的束腰与古建筑须弥座之间的关系

  束腰的出现及其结构方式

  记者:中国古典家具分有束腰家具和无束腰家具。“束腰”的造型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这一形式与古建筑有什么关联?

  杨燕:“束腰”指家具上的一个收缩部分,桌、椅、凳、床上面都常见,一般位于面板边框和牙板、腿足之间,形象明显,像拥有掐腰的妙龄女子好身段,是一个非常优美的造型。束腰在唐宋时就开始出现于家具上,它脱胎于佛教影响下的中国建筑(601668,股吧)须弥座。佛教汉代传入中国,南北朝时盛行,须弥座作为佛教建筑中的典型符号也开始在中国出现。早期须弥座有云岗石窟的北魏浮雕塔基、敦煌唐代洞窟中的龛座、五代王建墓的棺床等,它们中间都有一个收缩部分,向外宽出的各层线脚也比较简单。到宋代时常把须弥座用作建筑的台基。用砖垒砌的须弥座高十三砖,分九层,各层名称不同,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营造法式》中还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这对家具造型有很大影响。我们从家具与建筑木作的关系角度着眼,就可以找到它的渊源。家具的束腰源于须弥座,而须弥座实际上就是大型的壶门台座。

  记者:明清两代中国古典家具发展达到顶峰,束腰大量出现于家具造型中,其间束腰相对于须弥座有没有什么变化?

  杨燕: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多用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到明清时成为定式。在同样大小的建筑上,清代须弥座栏杆尺度比宋代要小。可以说从北魏到明清,须弥座形式都没有太多变化,主要的细部变化都体现于束腰,一是高度变化,二是在线条上突出曲线或收缩直线的变化。随着时代发展,须弥座的功能和意义也在变,由开始的神圣尊贵象征发展为一种建筑基座装饰形式。

  记者:请以皇林苑古典家具为例概要介绍一下家具束腰的结构方式。

  杨燕:束腰结构方式与建筑中的须弥座相似,中间收缩部分一般有立柱分格,平列壶门。束腰之上和之下紧挨着的部分是“托腮”(又称“叠涩”),托腮向上是家具的冰盘沿和面,向下是牙板和腿足,这种结构上下大致呈对称关系。当然了,一般来说家具上的束腰都比较窄。这主要是因为功能不同,对于高形桌几牙条下一定要有相当高的空间用起来才方便。桌几上部可留做束腰的高度有限,它只能做成较窄的一条。不过在明清桌几中也有一种高束腰形式,四足上截露明,高出束腰之上,很像须弥座上的角柱。桌几的四面在边框和托腮之间安短柱,短柱两侧和边框底面、托腮上面都打槽,嵌装绦环板,板上开透孔。明式家具中有在高束腰处安装抽屉的方桌,由于抽屉要求有一定高度,抽屉两旁又有立柱,造型上更接近立柱分格的须弥座。

  束腰对家具上其他主要部位的影响

  记者:有束腰家具和无束腰家具看着很不一样,束腰的出现对其他部位有哪些影响?

  杨燕:家具的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位相互影响呼应。有束腰就要有托腮,束腰的位置、分寸,托腮或牙板的弧度、比例都关系到家具美感。因为有了束腰,要考虑向上部位桌面、几面的出榫问题,坐椅是否一木连做等。束腰出现后还会对腿足形态造成影响。

  从家具外观就容易看出,束腰在家具上出现会要求腿足的用料加大,以便腿的上端在让出束腰突出部分后仍有立材出榫。同时也使牙条下可以挖造腿脚,下端做出马蹄。凡有束腰的家具,一般足下端都有增大或兜转部分,行业内叫作“马蹄”。束腰与马蹄二者密切相联,可以视为传统家具造形上的一种呼应规律。常见的有鼓腿膨牙兜转马蹄、三弯腿外翻马蹄等,用材更多,要求下料更大。这些都是无束腰家具的直材腿脚无法做出来的。为什么弯腿家具大多在有束腰家具中出现,从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记者:这样看来,有束腰家具和无束腰家具都有一定的范式,是否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杨燕:一般来说,凡是无束腰的家具,如官帽椅、直腿箱柜等家具,大都圆材直足,有侧脚没马蹄,也无托泥;而凡是有束腰的家具,一般都是方材直足,有马蹄无侧脚,有多种弯腿还有内兜或外翻马蹄,不少有托泥。这些规律尤其在明清家具上体现得明显,全国范围内不管是京作、苏作、广作等都是工匠们广泛遵守的,很少有例外。

  记者:我们看到古典家具的柜子一般是无束腰的,是否传统的柜子都没有束腰?

  杨燕:一般来说,所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家具,都有可能做出带束腰的形式和无束腰的形式,在传统家具中无束腰和有束腰是两大体系。即使柜子,看着全没束腰,其中的圆角柜归为无束腰体系,但方角柜应该归为有束腰体系。

  以皇林苑家具为例,探究束腰家具的审美特征

  记者:一般说来,有束腰的家具在人们眼中似乎显得更美观更好看一些,作为业内行家,您有没有这种感觉?

  杨燕:人的审美感觉是相通的,现在的古典家具,带束腰的要比不带束腰的量大,从这一点就能说明带束腰的家具更好看也更受欢迎。

  记者:您觉得有束腰家具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燕:首先是单件家具本身给予人的优美感觉,如皇林苑设计制作的明式黄花梨六柱龙纹架子床,床面下与腿足之间有束腰,使整个床更显优美。除了束腰带来的线条变化,束腰下雕饰的壶门式牙条,以抱肩榫结合的三弯腿足都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牙条沿边起线,腿足上端出双榫纳入床座边框底部,下收形状优美的内卷足,让人感觉艺术韵致浑然天成,气度不凡。

  记者:在家具摆放和相互搭配上,有束腰家具和无束腰的家具是否也会有一些要求?

  杨燕:这就说到了整堂家具搭配的和谐优美。有一点很需要提醒消费者,那就是在家具的选购和陈设上应该注意造型风格的一致性,便于搭配。如果把无束腰体系的家具如灯挂椅、一腿三牙方桌、夹头榫圆脚条案、闷户橱、圆角柜等放在一个房间内,它们会显得特别和谐。同样的道理,如果把有束腰体系的家具如带马蹄的椅凳桌子、四面平式家具以及方角柜放在一个房间里,它们也会显得特别和谐。而如果把它们掺杂摆放,就会不伦不类,有点文不对题的感觉。

  记者:人们购买使用家具是为了美化自己的居住环境,选购家具不可不考虑这个问题。请您以皇林苑的成系列家具为例,具体讲一下有束腰家具的搭配效果。

  杨燕:今年赶在龙年推出了几款雕龙系列客厅家具,都属于有束腰家具。每组家具从宝座沙发、茶几、茶桌、罗汉床到小炕桌都有束腰,在主要立面上雕龙,在束腰间隙雕灵芝云纹,不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同时也加深了表达的主题。再如广受市场欢迎的福禄寿中堂家具,大翘头案的案面下即为高束腰形式,边面和托腮之间案短柱,做出相当于须弥座的立柱分格。与条案相配的八仙桌、太师椅也都有风格相近的束腰造型。条案各分格间绦环板和下面宽牙板以及桌、椅的相应部位都雕有蝙蝠、葫芦、寿字和仙桃,形式优美,图案丰富,寓意吉祥。

  总之,佛教的输入,须弥座的出现,开启了中式家具的灵感和创造力,创造出了束腰家具和箱型家具。束腰内敛既体现了文化特征上的含蓄,又突出了上、下相邻构件的轮廓。在束腰衬托下,家具的比例更匀称、造型更优雅。尤其是束腰家具流传范围广,流传时间长,这是佛教文化对中国家具发展的积极贡献。由此我们也可以找到一条研究古典家具和建筑关系的重要线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