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 对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交通拥堵等问题 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 共享单车也带来了一些公共管理 和社会治理上的难题 ↓ 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专项调查处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上海市民几乎都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类不文明现象。 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存在 让人对共享单车“又爱又恨” 尽管市交通委于去年8月出台新规 “上海暂停新增共享单车投放” 但原有车辆的管理难题 依旧困扰着城市管理者 ▲上海某闲置停车场内,共享单车堆放如山 大调研开展以来 上海各区结合实际情况 为如何更精细地管理好共享单车 动足了脑筋 宝山区建管委多措并举 破解共享单车相关的管理难题 目前,已在区内完善停车点118处 暂扣违规共享单车5万余辆 单车企业也主动承担运营管理责任 区建管委3次召集各相关部门,召开全区共享单车规范管理工作推进会,梳理、调整、完善全区轨交车站、公交站点周边配套的非机动车停放设施。目前,宝山区设有共享单车停车点位1188处: 庙行镇 346处 顾村镇 220处 杨行镇 200处 吴淞街道 100处 友谊街道 85处 大场镇 69处 淞南镇 58处 罗泾镇 38处 张庙街道 30处 月浦镇 22处 罗店镇 20处 下阶段,将进行点位增设、优化调整工作。 区建管委2次召开街镇共享单车专项整治工作会议: 落实属地街镇主体责任,由街镇牵头辖区交警大队、辖区城管部门和属地综治办等部门对共享单车违规停放行为进行暂扣、清运工作; 要求各街镇综合管理队伍和网格化平台应加强区域巡查,督促企业及时对现场乱停乱放、超容量停放、破损故障车辆进行整理、调运和回收,做到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可控。对于企业未及时响应的,各街镇组织力量代为清理。 截至2018年3月1日,共暂扣共享单车5万余辆。 区建管委共4次约谈了摩拜、OFO、赳赳等单车企业,要求单车企业承担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的主体责任:
要做到: 及时维护车辆停放秩序,及时清运违停车辆,及时回收损坏、报废车辆; 轨交站点、办公楼宇、商业网点、公交枢纽站等客流集散地配固定管理人员; 配合公安、城管部门,开展违停执法工作。 以上一系列多措并举已初见成效,宝山区共享单车整治情况普遍好转。 然而,因为关于共享单车违规的处罚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出台,各街镇执法部门只能对车辆进行转移和暂时扣留,并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 对此,区建管委初步拟定《宝山区共享单车规范停车三年行动计划》,日后将会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更好地管理共享单车的使用和停放:
宝山区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其他各区也摸索出了一些 适合自己区域情况的管理办法 比如 建立工作群,发现问题及时报送 ↓ 嘉定区: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等突出问题,交警支队主动协调各街镇、村(居)委、小区物业等单位,通过建立工作微信群机制做到隐患问题即时报送,并通过与各街镇综治、城管、联勤中心等部门开展联合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普陀、长宁、静安:三区公安交警联合在长寿路万航渡路口进行共享单车乱停放整治。借助“智慧公安”,利用科技手段和举措,第一时间发现乱停放的共享单车,立刻发布在“共享单车管理群”,相关的共享单车公司即刻会派人派车对这些车辆进行清理。 比如 建立蓄车场,调控街面单车数量 ↓ 虹口区:去年8月起,虹口区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共享单车企业,设立可存放7000辆单车的“中央蓄车场”,对街面上混乱的共享单车进行适度数量调控。 目前,虹口区街面上的共享单车数量已从当初的82000余辆下降至40000余辆,减量超过一半。 通过调研,虹口区今年还将开展设立可停放100辆左右单车的“小型蓄车点”的试点。通过中央蓄车场和小型蓄车点的协调运维,确保共享单车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如何促成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 体现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欣喜的是,申城各区各部门 正通过大调研的契机 推动共享单车管理机制和措施的落实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 共享单车将真正成为一道城市风景线 部分来源:上观新闻 |
|
来自: 红翡綠翠 > 《上海风光.建设.生活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