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2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海关议办邮政,翌年实施。光绪二十四年,盛泽镇择一殷实商铺为邮政代办所。是时,海关兼办邮政,苏州关邮区与杭州关邮区以荻塘河为界,盛泽(包括震泽)属杭州邮界,平望松陵等则属苏州邮界。
宣统元年(1909),大清邮政在盛泽设立盛泽邮政分局,隶属于苏州邮政总局。民国肇始改属江苏省邮政总局。民国九年(1920)改称盛泽邮政局。由于盛泽邮件及汇兑业务特别是丝绸包裹业务量大,可直接寄送出口邮包而被定为二等一级邮局,直接隶属省局。其时苏浙一带仅常熟、武进(今常州)、嘉兴、丹徒(今镇江)等大县与盛泽相埒。而吴江县城松陵邮局仅三等二级耳!

旧时俗谚海关为金饭碗,邮政局为银饭碗,铁路局为铁饭碗,此话 不谬。
民国后期盛泽邮政局朱鑑熙局长(常州人)连任近9 年之久。朱局长月薪280 块银圆,为吴江县内最高收入者,朱局长生养了6 男4 女10 名子女,其妻宜兴人,抵盛泽后相夫教子。朱家还雇了二名女佣料理家务。朱局长的四公子与笔者是初中时一板凳坐的同窗,以故熟稔。
朱家子女自小在盛泽受到启蒙教育,后经深造个个成才。其中如长女燕云任上海《新民晚报》编辑、《辞海》医药条目编辑;二女岫云为盐城一中高级教师;四子卓如为测绘高级工程师;九公子九如为苏州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幼子泽如为扬州电大宝应分校校长等。朱家子女曾合编家刊《常兴》,刊名取之父母的籍贯,记述家庭轶事及亲朋往来,其中不少是客居盛泽的往事,读来甚感亲切,《苏州日报》曾专题报道过此刊。

邮政局老职工傅寿椿先生坦言当年邮政局的一般职工待遇也高于市镇上的各行各业和其时政务机构的公务员。
按民国后期的米价大致每石(75 公斤)在10 元至10 余元之间。一般店员(供膳)的月薪仅1 石或1 石余。朱局长的月薪十余倍于一般店职员。 文/周德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