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梦木渎——美丽中国(叶平)

 叶老师YP 2018-03-13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筑宫,并增筑姑苏台,建造用的木材通过水路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口,因“积木塞渎”,木渎由此正式得名。

与游览同里相似,到木渎古镇也可以苏州火车站为起始点,乘车距离较同里更近,但需先乘坐2号地铁,然后换乘1号地铁直达木渎。

木渎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可惜今天的天气阴云密布,木渎古镇笼罩在薄雾中。

小桥流水、深宅古木,让木渎在一众古镇中别有一番情调。

木渎古镇不大,主要景点沿着主要干道山塘街和香溪河成狭长分布。

古镇最有特色的当属它的水系,镇上香溪河、木光河等河道纵横,小桥流水,古朴清幽,它们和绵延的石驳岸组成了苍古的水上风景。

沿河布局的民居呈带状排布。极具典型和个性。镇上老街纵横,古巷中深宅大院荟萃。

山塘街

越过香溪桥,即达木渎的主要街道——山塘街。以后游览行程,均在山塘街附近穿行,山塘街右侧则是清澈蜿蜒的香溪河。

香溪河又名香水溪,木渎雅称香溪,也就因此河而得名。相传吴越春秋时,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为她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西施在宫中每日用香料沐浴,这些水流入山下河中,日久脂留不退,满河生香,故名香溪。

木渎山塘街的形成比苏州山塘街要早得多,其历史可上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吴王为兴建馆娃宫、增筑姑苏台;常年集中大批的劳力、物力,并会聚了许多能工巧匠在此,因而不少人家就在山塘两岸定居,形成了最早的居民聚居点,并逐渐发展成为集镇,山塘街也就成为古镇最古老的一条街。

但是,木渎山塘街与苏州山塘街在格局上极为相似。

整条街都是街河并行、小桥流水、绿荫绵延、深宅大院、街巷幽深、古迹处处。

街的一头枕着幽奇古朴的山壑,另一头连着繁华热闹的商市。

木渎山塘街

木渎山塘街

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乃乾隆的老师、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古诗源》编者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台湾政要严家淦祖父),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

严家花园原名羡园。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数次考察此园,倍加推崇,称其为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严家花园是一个第宅园林。住宅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布置建筑。自前而后为照壁、门厅、轿厅、大厅、楼厅。

大厅尚贤堂为外宅,是接待贵宾、婚丧寿庆的重要场所。

厅堂建筑宏敞精丽,堂堂高显,显示出严正的气度和性格。

楼厅是内宅,是宅主一家老小生活起居之处。

苏州评弹演奏厅

严家花园的花园区由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组成。

'虽处山林,而斯园结构之精,不让城市',为江南名园之一。

园区其建筑精巧活泼,丰富多彩。花木与建筑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楼阁亭轩廊榭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体现出造园者精湛的造园艺术。

花木丛中,严家花园愈显幽深广远,变化多端,遍历全园,有步移景异、左右逢源之妙。

寻梦木渎

古广玉兰为羡园旧物,昔日园中胜景之见证,虽历经百年沧桑而蓊郁如故。每逢春夏,千葩万蕊,满园花光。

寻梦木渎

寻梦木渎

在严家花园幽曲静美的环境中,友于书屋等建筑偏居一隅,清幽曲奥,具有幽人般的情致。

寻梦木渎

羡园街

严家花园附近的羡园街

依然属于山塘街的一部分。

木渎山塘街

木渎山塘街

乌米饭,开始因道家认为久食可以强身延年,成为了道家食品。到明代时,寺庙大兴,加上吴语“阿弥”与“乌米”的读音相同,于是乌米饭又成佛家食品。

严家花园往东百米的明月寺,远远望去,那杏黄色的外墙,袅袅飘出的青烟,让人感受到一种宗教氛围,顿生肃穆崇仰之情。

明月寺建于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僧明智所创,明洪武初归并普贤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僧道根重修。“文革”中遭毁,1993年修复开放。

明月寺附近原有一大片梨树林,每逢初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古镇一景。

清李果有“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之句,传诵一时。

建于明朝崇祯初年的怡泉亭。

清代乾隆南巡六下江南,六次来到木渎,其中有乾隆亲题的御码头,乾隆与他的老师沈德潜吟诗唱和,与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娱,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说。

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是木渎文人徐士元故宅,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

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园主人徐士元是个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他还有个嗜酒的癖好,常和朋友在园中诗酒为乐,而且酒量极大,号称'虹饮'。又因宅院毗邻虹桥,'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得来。

虹饮山房的中路为门厅、花厅和古戏台,建筑体量宏大宽敞,既有江南文人园林的秀气,又兼具北方皇家园林之大气。

大开大合之间,尽显宦家之气度,幽人之韵致,别出于苏州园林一贯之精致传统。

古戏台

古画卷

虹饮山房又身却是一座江南著名园林,它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座明代园林联袂而成。

'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他园林。

寻梦木渎

寻梦木渎

出园之后,正好面对西施桥。

古松园

古松园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因园中有一株500多年的明代罗汉松而得名。

寻梦木渎

古松园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雕刻十分精细,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园中雕花楼精雕细琢,与洞庭东山雕花大楼为同一大师作品,堪称南北姐妹雕花楼。

凤凰楼为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

后园小巧雅致,旖旎多姿。驻足双层长廊,可近揽古松翠色,远瞩灵岩山景,令人顿生尘外之想。

寻梦木渎

寻梦木渎

寻梦木渎

山塘街

继续行走山塘街

寻梦木渎

寻梦木渎

寻梦木渎

虹桥上方观木渎

小桥流水,一览无余

小桥流水,一览无余

苏州山塘街

苏州山塘街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曾是明清时期中国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古街'。

苏州山塘街就在苏州火车站附近不远处。

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原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看到虎丘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决定在虎丘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

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七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而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为山塘街。

御碑亭

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

山塘寻梦

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山塘寻梦

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间是山塘河,山塘街则紧傍河的北侧,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的街道连接。

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

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及其它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

山塘寻梦

山塘寻梦

山塘寻梦

古戏台

游船码头

山塘客栈

山塘寻梦

山塘会馆弄

老苏州画院

老山塘画卷

山塘寻梦

山塘寻梦

山塘寻梦

苏州商会博物馆

山塘寻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