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婚姻是女人第二次投胎。 因为一旦没嫁对人,每天晚上下班, 你会发现中午吃饭的碗还放在池子里没洗, 茶几上也堆得乱七八糟, 而老公正躺在沙发上玩游戏, 司空见惯地用眼神指挥你做家务。 可就算嫁对了人,也别高兴太早, 因为人生还有第三次投胎! 那就是教育孩子。 有的人婚后依旧是红唇女郎, 有的人则变成油腻的中年妇女, 而这其中,就差在后者有一个「不够省心」的娃。 比如: 孩子在家里能唱能跳,一到外面就不吭声。 孩子白天晚上粘着你,出门跟小朋友们不合群。 遇到麻烦容易沮丧灰心,轻言放弃。 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都得顺着他。 性格有些喜怒无常,很容易大发脾气。 而这种现象, 其实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孩子「低情商」的表现。 现代心理学曾研究证明: 决定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因素中,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 因为拥有较高的孩子情商, 在生活中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以后到了社会上去独立, 才能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与复杂的人际关系。 而且,情商虽然会受到遗传影响, 但后天的教育及学习更为重要, 所以做父母的,除了重视孩子的学习外, 情商的教育也不可或缺。 情商教育是积于点滴的, 每个父母,都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做好引导。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第一步是要做什么? 答案是,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自信。 自信的孩子意味着他的将来,会更强的社交能力, 更积极的挑战心,甚至是更强的抗挫能力, 自信的孩子还意味着他的内心, 往往不惧突然的变化,能更能快速融入陌生环境, 也能在积极的社交欲望中, 比别的孩子更快速地提升情商。 所以想要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就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自信的能力。 就像斯科特派克说的: 「自信须由幼年培养。不然, 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这道理虽然很多父母都明白, 可教育结果偏偏事与愿违: 家里的孩子不够自信,不爱参加活动, 遇事常常把「我不会,我做不到」挂在嘴边, 没有尝试就乞求家长帮助。 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父母在生活中, 不经意的言行摧毁了孩子的自信, 别担心,其实只需改善一些相处模式, 孩子就能重拾自信,接下来,请家长们仔细看。 1、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 很多家长会在无意中忽视孩子的需求, 就比如当孩子说:“妈妈,可以陪我玩一会儿吗?” 家长如果明确告诉孩子原因:“等妈妈忙完马上陪你。 这样孩子会感觉到被重视。 如果家长说:“玩什么?没看到妈妈忙吗?” 孩子则会委屈,挫败感会让他不敢再开口, 久而久之就失去自信。 2、适度让孩子做选择。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小,会代替孩子决定一切, 这会让孩子失去思考和遇事做主的能力, 变得没有自信,随波逐流。 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 也可以培养他们自信地做决定,比如出去玩, 家长可以问:“你想去游乐场还是动物园?” 孩子经常做选择,不但会感觉到尊重, 也会更自信。 3、引导孩子发泄负面情绪。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会选择阻止, 比如家长的口头禅说:“不许哭!” 其实这样,孩子会觉得更委屈,不自信。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理解, 允许孩子发泄出来,等孩子安静了, 再帮他处理问题,只有这样, 孩子才会逐渐学会表达情绪的合理方式。 想要培养情商, 第一步是培养孩子的自信, 那么第二步,则是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小,身体弱, 甚至是怕麻烦等原因,喜欢让孩子呆在家里, 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情商成长。 所谓情商高,其实就是一种情绪控制力, 而这种能力父母可以教,但真正能产生质变效果的, 来自孩子在社交中的遭遇和感受。 所以,想要快速提升孩子的情商, 就应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趣的社会活动, 孩子的成长需要在社交中探索和试错, 哪怕会犯错、哪怕内心会受伤, 父母也学会放下对孩子的执着, 这样,才能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比如下面这有两个适合孩子参与的活动, 不但能有效提高孩子和父母亲子关系, 还有助于提高情商。 活动一、亲子瑜伽 技能点:健康 & 耐心 亲子瑜伽能让孩子和父母, 在特定的时间内专注于彼此,能加深彼此默契, 也能培养孩子的耐心。 同时适当的瑜伽锻炼,不但有助于孩子的健康, 促进孩子脑发育, 还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活动二、亲子花艺 技能点:创作 & 合作 亲子花艺能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 花艺,同时还是一个审美过程, 孩子能在亲子花艺中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在活动中培育孩子的情商,是一种最直观、 容错率最低的途径,家长可以在一次次的活动体验中, 看见孩子点滴的性格变化。 或是一个作品、或是一次分享、或是一种感悟, 当孩子不是在你耳边怯怯耳语,而是大方地与同龄稚童欢笑言语。 这种变化过程,是情商质化的表现。 都说这是看脸的社会, 有的家长也因此笃信颜值决定命运, 重金打造孩子外在形象,殊不知, 在情商与智商双高的情况下。 颜值只是一个赠品。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