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格竹''''到龙场悟道——王阳明的成圣之路

 乐儿易 2018-03-13

作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陈海威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绍兴府余姚人(今属宁波余姚),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梁启超评价:'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杨嵘.王阳明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第2页)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开创了儒学新天地,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成为一代心学宗师,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

王阳明像

一、历史上少见的'三不朽'圣人

浙江余姚的王阳明故居现在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会在寿山堂内明间廊下看到一块牌匾,上面有著名书法家姜东舒题写的'真三不朽'四个大字。'三不朽'出自《左传》,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死后被人们追忆铭记,一般来说只有三种途径:最高级的是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其次是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再次是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三不朽'被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般能做到其中一项就非常了不起,能做到三项的更是凤毛麟角。据说在中国历史上能做到'三不朽'的人有两个半,其中半个人是曾国藩,两个人有点争议,一种说法是孔子和王阳明,另外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和王阳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在此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被公认做到'三不朽'的人,王阳明肯定算一个。

从

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

王阳明一生虽然只活了57岁,却做到了'三不朽',究其原因,是他真正领悟了儒家圣人学说,并践行了'内圣外王'的最高人格追求,他的一生可以以'成圣'为主线进行贯穿,以龙场悟道为节点分成前后两个阶段,龙场悟道可以说是王阳明人生的转折点。

二、'阳明格竹'到底是怎么回事

龙场悟道在中国哲学史上赫赫有名,标志着阳明心学的诞生。学术界关于王阳明的悟道尚有很多争议,其中秦家懿先生认为王阳明有两次悟道,一次是在阳明洞修习道家导引术,一次是龙场悟道。在我看来,王阳明悟道历程除了以上两次重要的事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他十七岁的'格竹'事件

从

阳明格竹

'格竹'发生在1492年,这要从王阳明的'成圣'志向说起。王阳明十一岁的时候,有一天和老师探讨何为人生第一等事的问题,老师说读书考取功名为第一等事,王阳明表示不赞同,认为'读书学圣贤'才是人生第一等事。小小年纪竟有此言论,可以说'成圣'的远大志向那个时候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种子,可惜对于如何'成圣'这个问题,王阳明和当时的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并不清楚。几年以后,十七岁的王阳明携新婚妻子诸氏从江西南昌返回浙江余姚,在途径江西广信(今江西上饶)时特意拜访了当时的大儒娄谅,娄谅一句'圣人必可学而至'让血气方刚的王阳明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回家后一改以往戏谑、不羁的风格,变得一本正经、中规中矩,并且专心攻读圣贤著作。1492年,二十一岁的王阳明在浙江乡试中脱颖而出,随后来到北京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试。年谱记载,住在父亲王华官邸的这段日子里,王阳明'遍求考亭遗书读之',希望能在朱熹的著作中窥得天机,找到确切可行的成圣秘诀。一日思先儒所说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到院子里有竹子,就突发奇想,决定实践一下朱熹的格物之说。关于这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多年以后王阳明曾经给学生讲述过: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年谱》

每次读到此段文字我都忍俊不禁,想象王阳明讲话的语气和神情,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他应该是一个很风趣的老师。'格竹'这件事情可以说是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在对朱熹思想极度信奉又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的大胆尝试,可以想象对着竹子苦思冥想静坐七天,没有变成神经病已经算是幸运的事情了。七天的'格竹'不但没有格出竹子的理,反而落下了病根,在很多人眼里,这种'糗事'不提也罢,但阳明先生却能毫无保留讲给学生听,足见先生是至诚之人。

言归正传,'格竹'的失败对王阳明打击极大,使他一度对自己的天分产生了怀疑,甚至放弃了'成圣'的追求。这次'格竹'虽然没有格出什么成果,但对王阳明思想的发展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不能忽视这次'格竹'事件的意义,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现朱熹的'格物'理论行不通。尽管王阳明当时还没有敢对朱熹的'格物'理论产生怀疑,但客观上在他内心里埋下了一粒怀疑的种子,为以后寻找新的成圣路径埋下了伏笔;第二、体现出王阳明身上具有的科学实验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去实践,而只是单纯的信奉,真理就不可能被发现,勇于实践是王阳明身上很重要的一个特质,对其心学的建构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这次'格竹'失败,王阳明也许会和其他读书人一样把大量精力和时间耗费在对朱熹学说的文字揣摩上,就不会有寻找其他出路的想法,也就不会有后边的龙场悟道成功。所以,从王阳明整个悟道过程来看,'格竹'事件的潜在意义巨大,是王阳明心学创立的重要环节。

三、从'格竹'到龙场悟道: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王阳明能够龙场悟道和他坚定的志向密不可分。如前所述,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有'读书学圣贤'想法,'格竹'可以说是他的第一次尝试。'格竹'事件之后,王阳明一度也对自己的志向产生了怀疑,但并没有放弃理想追求。据年谱记载,'格竹'失败后,王阳明先后又沉迷于辞章、兵法、养生等,我们不能简单把这些解读为他兴趣广泛,事实上,这些也是他追求'成圣'的多维尝试。儒家主张'内圣外王',内圣是指个人的修养,外王则是匡世济民,建立功业。'格竹'失败使王阳明认识到'内圣'似乎行不通,所以转而希望能在实事中寻找出路,辞章、兵法之学只不过是希望获得建功立业平台的手段和工具。明朝中叶,三教融合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圣人、佛、神仙在儒释道三教理论中都互有借鉴,王阳明在儒家'成圣'无门的情况下,上九华山寻访高僧异人、回绍兴阳明洞练习导引之术,一方面既有治病强身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是他'成圣'路上的曲线追求。

1506年,三十一岁的王阳明因上疏得罪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下诏狱,贬谪贵州龙场。这一次的人生变故是王阳明人生中的巨大挑战,官没有了,生命也多次受到威胁,人生前途渺茫,有退隐山林想法,又怕牵连家人,在进退无路、左右为难的窘境中,只能来到偏远蛮荒的贵州龙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困境中,王阳明无事时就静坐沉思,大概练习道家导引术的静坐功底此时也发挥了作用,静坐久了,竟能'胸中洒洒',又反复思考'圣人处此,更当何为?'精诚所至,一天夜里他忽然大悟,'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知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才明白'天理'不是在外物上,应该在心上求,'格物'的本质是正心,心正了,理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心学。

从

贵州龙场阳明洞

董平先生把'悟'定义为:'它是对某种长期以来困扰着自己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深入思考、不断地反复沉思而最终达到的一种豁然贯通、豁然开朗的境界,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境界或者心灵状态。'(董平.传奇王阳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第75-76页)也就是说悟道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悟道过程的质变,但这个质变是建立在前期'格竹'、养生、练习导引术等实践的基础上,再加上特殊人生遭遇的激发,在龙场那一瞬间达到了质变。'格竹'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次有益的'试错',使他最终获得了龙场悟道的成功。

从'格竹'到龙场悟道,王阳明走过了一段艰辛的人生历程,经历的挫折和痛苦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所以他后来反复强调,'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呜呼,先贤已逝,智慧长存,吾辈当奋勇精进,方不辜负先生一腔赤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