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扎菲为何会招来杀身之祸?

 pgl147258 2018-03-13

卡扎菲,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军事独裁者,号称“非洲雄狮”。1969年9月1日,年仅27岁的青年军官卡扎菲通过政变,推翻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

年轻时的卡扎菲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愤怒日”大规模示威抗议,要求卡扎菲下台。3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卡扎菲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8月22日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10月20日,卡扎菲最后的一个据点苏尔特被攻克,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被枪杀。

其实,自从2003年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美国推翻及2006年萨达姆被美国送上断头台之后,跟萨达姆一样是铁腕独裁者及有反美情绪的卡扎菲可以说深受刺激,马上调整政策,着力于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好关系。并且,他所做的一切还是有效果的,美国在2004年正式终止了对利比亚的贸易禁运。在2006年,美国也和利比亚恢复了外交关系。利比亚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卡扎菲怎么还是招来了杀身之祸呢?

主要原因有:

一、大家知道,非洲在历史上很长时间里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直到现在,西方国家对非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力,有的甚至说被西方国家控制也不为过。而卡扎菲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一代枭雄,自然不甘心受西方国家的控制。他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后,就极力反对西方的殖民主义,强力把利比亚的石油资源都收归国有,驱赶意大利人,收回英美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消除西方影响。卡扎菲上台之初为消除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有:1970年6月,卡扎菲下令收回美国在利比亚的惠勒斯空军基地,赶走了6000名美国军事人员。1972年,卡扎菲废除了前国王与美国签订的9项军事、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并声称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头号敌人,利、美两国的外交机构也由大使级降格为代办级。1973年,卡扎菲为了限制美国舰船的活动,宣布整个锡德拉湾是利比亚的领海。1979年底,利比亚支持伊朗反对美国,示威者焚烧了美国驻利比亚代办处,利、美两国撤回了驻对方的外交人员。为此,利比亚卡扎菲政权遭受到西方国家长达几十年的封锁与制裁。卡扎菲本人更是被西方国家视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死敌。

二、最主要的原因是卡扎菲想绕开美国,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来结算石油交易,从而操控阿拉伯世界。石油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阿拉伯国家石油资源太丰富了,但是这些石油原产国都是些很小的国家,这就导致了阿拉伯国家在石油贸易上处于弱势地位。所以,石油一直是以美元计量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早就构成了自己的货币体系,以争夺石油资源。对于卡扎菲这样的政治强人来说,自然是很不甘心的。为此,他却想绕开美国,依靠利比亚、阿拉伯国家的丰富的石油资源,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从而操控阿拉伯世界。 在他的努力下,他最终于2003年创建了硬通货——黄金第纳尔,并怂恿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抛开美元和欧元,自成体系。这对美元结算体系,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来说,是致命的威胁,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必定要下手致卡扎菲于死地的。 2003年,黄金第纳尔面世了,卡扎菲的杀身之祸也就来了。2011年3月,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推翻了卡扎菲政权。最先动手的是法国,所以卡扎菲政权倒台后,法国占有利比亚34%的石油主权,剩下的约2/3归了其他的战胜国。这就是再殖民化,根本不意味着什么正义,只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重新掠夺别国的石油资源而已。所以有人说,这根本就是石油战争,而不是什么人道主义。正是石油—结算体系,给卡扎菲带来了杀身之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