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动脉斑块全知道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3-13

体检或B超发现颈动脉斑块的,往往手足无措,需要了解很多关于颈动脉斑块知识,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手术、支架、药物等治疗措施,本文力求从各个方面,全面介绍颈动脉斑块,故而文章较长,有颈动脉斑块的同志,请认真阅读,最好收藏,因为该病治疗周期较长,以便经常查阅、分析对照自己病情治疗进展,指导治疗过程,也可电话直接询问4009661236

目录:

1、发现颈动脉斑块意义

2、颈动脉斑块检查

3、颈动脉斑块分类

4、颈动脉斑块手术疗法

1)、内膜剥离术

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3)、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5、颈动脉斑块西医治疗及西药分析

1)、药物种类

2)、危险程度评估

3)、稳定斑块需要剂量与用药时间

4)、血脂目标值

5)、安全性

6、西医药物治疗与手术疗法对比

7、治疗进展

1)、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2)、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理

3)、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及展望

本文力求通过一篇文章,让你对颈动脉斑块意义、诊断、治疗方法对比、药物及治疗进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颈动脉斑块检查意义

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病的“病根'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会累及供应不同脏器或系统的动脉血管,可以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脏性猝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以及间歇性跛行等。

该病呈“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该病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当然,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摄入过多的热能和身体活动不足而造成的肥胖和长期的牙周炎等危险因素。但是,对血管已有基础性病变的人群来讲,及早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并给以适当的干预,即心脑血管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仍应是最重要的防控措施。

例如:《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指出,在我国以往的心脑血管病防控工作中,对高血压的筛查和控制比较重视,但对引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的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狭窄注意不够。因此,大量卒中前期的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并给以有效的干预。

近几年,脑中风筛查及干预试点工作中发现,许多病人的由于颈动脉狭窄引致的中风的体征,如肢体活动障碍失语、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视网膜或黄斑病变以及视力明显下降等,在颈动脉狭窄解除后,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恢复。甚至在核磁共振影响上已显示脑功能区部分坏死的病人,在解除颈动脉狭窄后,其已丧失的功能又出现恢复的奇迹。这些案例说明,我们以往对脑中风的形成机理认识得还不慎清楚,部分中风病人的症状体征,包括视觉、听觉的部分问题,可能是由于颈部大动脉的狭窄而造成的脑部低灌注状态所引起。因此,通过对颈动脉状况的筛查,既可对狭窄不慎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以行为指导或药物干预延缓其狭窄进展,又可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去除其发生中风的病源,减少中风的发生及其后的伤残。

颈动脉筛查的方法比较简便,为一种非创伤性且费用不高的检查。狭窄严重的患者通过对颈部听诊就可发现;使用颈部B超检查,可发现绝大部分狭窄患者并判定其狭窄程度,但筛查技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因为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探及检查,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可用来判定动脉硬化整体情况。

所以、颈动脉斑块检查,能够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对生命和健康严重威胁的状况,降低发病与死亡率,惠及广大民众,造福家庭、社会。

二、颈动脉斑块检查方法

经常有朋友问:体检做颈动脉彩超,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长了斑块,这是有了啥问题?严重吗?需要治疗吗?为此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助大家较为全面的认识颈动脉斑块。

1、检查手段:主要包括无创性、有创性和血清学指标检测3大类。

2、无创性检查:三维超声比较简便、且费用不高,可更好地对斑块进行立体观察,对斑块定量的评估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是一种快速评价斑块变化的方法;核磁共振成像(MRI)可清晰辨识斑块内成分,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容易识别易损斑块,提高预后诊断水平。在斑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上,三维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功能恰可互补。

3、有损性检查:首先是CTA,CTA是CT血管成像,是在CT下做血管造影,利用三维成像技术显示血管。因需要注射造影剂,有一定的危险性,如造影剂过敏等,如果血压偏高,在打造影剂过程中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但危险性还是很小的,常用于脑动脉和冠状动脉。其次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和光谱分析、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等方法目前在冠状动脉研究较多,且部分属于有创检查,不使适用于颈动脉斑块的探查,在脑血管的研究中有一定使用局限性。

4、血清学指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切相关,因此,血清学指标至关重要。包括总胆固醇(LDL)、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等,主要用于评价及管理指标。

三、颈动脉斑块分类

1、动脉硬化分期:

脂纹期:有微隆起的小斑点或黄色条纹

纤维斑块期:有隆起于表面的灰黄色斑块

粥样斑块期或粥肿期:有明显隆起于表面的灰黄色斑块。

复合病或继发改变期:表现为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斑块破裂形成溃疡,粥样坏死物质形成栓塞,血栓形成引起梗死,钙盐沉积于粥样坏死物质及纤维帽内使动脉壁变硬、变脆,动脉瘤形成。

2、颈动脉斑块B超分类: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

A、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

B、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初期形成)

C、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动脉粥硬化发展)

3、按风险评估分类:

大家经常说的“软斑块”、“硬斑块”就是评估斑块风险的(专业术语为易损性和非易损性)。

4、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

颈动脉内有斑块形成,就是象水管中有了水垢一样,会造成血管狭窄,导致血液不畅,就要判断一下斑块的大小以及斑块使血管发生狭窄的程度,以便决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轻度狭窄(<50%)

中度狭窄(50—69%)

重度狭窄(70—99%)

闭塞(100%)

四、颈动脉斑块手术疗法

对狭窄不慎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以行为指导或用药物稳定斑块、延缓其狭窄,最新进展是运用中医中药彻底消减斑块,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去除其发生中风的病源,减少中风的发生及其后的伤残。《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做如下推荐:

1、颈动脉内膜剥离术:狭窄程度70%~99%,围术期并发症<6%,推荐颈动脉内膜剥离术。

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狭窄程度50%~69%,在考虑患者个体因素(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等)的基础上推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3、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仅被推荐在不适合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而狭窄程度>70%的症状性狭窄患者中应用,如手术风险过高、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放射性血管损伤性狭窄等。

五、颈动脉斑块西医治疗及西药分析

西医对于颈动脉斑块轻度狭窄一般内科口服药物治疗

1、药物种类和剂量

(1)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被认为是现阶段最有效稳定易损斑块的措施。这类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减少斑块内的脂质核,增厚纤维帽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2)抗血小板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发病率高,患病的一大部分是家庭和单位的中流砥柱——中青年男性,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不管是药物、支架还是手术治疗,所有病人无一例外的都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相当于阿司匹林,但有效性超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外周血管疾病治疗优于阿司匹林。

在颈动脉易损斑块导致的脑血管病防治方面,氯吡格雷不仅具有强效抗血小板作用,还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作用。氯吡格雷主要通过与腺苷二磷酸受体发生不可逆结合而竞争性抑制ADP。

西洛他唑通过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小板内环核苷酸含量,增强内源性前列腺素I2,具有抗血小板形成,逆转斑块的作用。

(3)其他药物治疗:在诊断冠心病易损斑块的研究中,一些药物稳定斑块的效果得到肯定,如抗氧化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抑制斑块炎症作用。其他药物如抑制细胞凋亡剂、小核核糖核酸靶向治疗、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以及抗炎抗感染治疗在稳定斑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西医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研究证据不足。

2、危险程度评估

对斑块的易损性分析需要综合评估:

1)、斑块形态学:规则形(相对稳定),不规则形(相对不稳定)

2)、斑块声波特征:均质等回声(相对稳定),均质低回声(不稳定),强回声(不一定是硬斑块,若是不规则形同样不稳定,特别是多发点片状钙化斑块、多数为坏死和脂质、陈旧性出血混杂的斑块,更易损)

3)、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斑块易损性相关,血流的冲击易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当然、除了对斑块易损性分析外更需要综合评估,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分层”。

3、稳定斑块需要剂量与用药时间

1)、国外研究,使用阿托伐他汀钙10~80mg,6个月能使颈动脉斑块趋于稳定。

2)、国内研究发现,采用20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现治疗3个月能有效降低血TC、LDL、TG,治疗后6个月HDL明显升高;使用18个月以上能够使斑块趋于稳定。

4、稳定斑块需要达到的血脂目标值

若颈动脉斑块导致了颈动脉明显狭窄(狭窄≥50%),应该立即接受他汀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0mmol/L(最好1.8mmol/L)以下。并且多数患者还应考虑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若颈动脉斑块未导致明显狭窄(狭窄程度<50%),则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病或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已确诊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无论颈动脉有无明显狭窄均应立即接受他汀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0mmol/L(最好1.8mmol/L)以下;

2)、无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但患有糖尿病并伴高血压:也应服用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0mmol/L(最好1.8mmol/L)以下;

3)、患有糖尿病,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需要接受他汀治疗;

4)、慢性肾病(III期或IV期)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需要接受他汀治疗;

5)、存在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ol/L:建议应用他汀治疗将LDL-C降至<3.4mmol/L。

5、西药治疗安全性

西医非手术疗法常用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血脂药物他汀类,均有不同程度安全风险,以下分别对其综述,以便使用中避开禁忌症,及时处理并发症。

1)、他汀类

①、他汀治疗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9%,强化他汀治疗时增加12%。但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他汀治疗的获益远远大于新发糖尿病风险。

②、常规剂量他汀引起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值上线(ULN)的患者不超过1%,大剂量他汀治疗可在2%~3%患者中引起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ULN。

③、他汀引起肌病的发生率为1.5%~5%,抑制CYP3A4酶活性的药物可延缓他汀代谢,引发肌酶或肌病风险升高。

④、他汀存在失忆和意识模糊方面的不良反应,但此类不良反应通常并不严重,停药后通常会消失。

对于高龄、低体重、肝肾功能异常、曾有药物不良反应史的患者,应慎重衡量临床获益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权衡利弊,注意相关指标监测和药物剂量的调整。

2)、抗血小板药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4%)、腹泻(5%)、腹痛(6%)、消化不良(5%)、颅内出血(0.4%)、消化道出血(2%),严重粒细胞减少(0.04%)。

出血:接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的病人,出血的总发生率为9.3%。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6%。

血液病:氯吡格雷严重血小板减少症(﹤80×109/1)发生率为0.2%,阿司匹林组为0.1%;出现血小板计数≦30×109/1的情况非常少。

胃肠道:总体来讲,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如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和便秘)氯吡格雷组为27.1%,而阿司匹林组为29.8%。而且,由于胃肠道的副作用而退出治疗的氯吡格雷组为3.2%,阿司匹林组为4.0%。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腹痛、消化不良、腹泻和恶心。其他还有便秘、牙病症、眩晕和胃炎等。

皮疹和其它皮肤病:皮肤及其附属组织疾病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组为15.8%(0.7%严重),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4.2%vs.3.5%)。氯吡格雷级瘙痒发一率也高于阿司匹林组(3.3%vs.1.6%)。

中枢和周围系统疾病:氯吡格雷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总发生率(例如:头痛、眩晕、头昏和感觉异常)明显低于阿司匹林(22.3%vs.23.8%)。

肝脏和胆道疾病:两种药物肝脏和胆道疾病总发生率相似(3.5%vs.3.4%)。

联合专家共识看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六、西医药物治疗与手术疗法对比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比较,1995年北美的一项关于非症状性颈动脉手术调查显示随访5年后,在颈动脉狭窄> 60% 的患者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药物治疗的同侧(与斑块的位置)脑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为5%,而单纯药物治疗的发病率为1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以来,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同侧脑卒中发病率已经低于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的同类患者。另外对比手术风险,药物治疗似乎更有效。

七、治疗进展

颈动脉斑块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用于评价动脉硬化程度、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指标,已经取得医疗界共识!尤其是体现在“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的颈动脉斑块筛查推广上。美国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拐点,除综合因素、系统工程外,包含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普及。中国在2009年卫生部“中美脑中风协作组”成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SSPP)正式启动至今,取得了巨大成绩,以颈动脉斑块为突破点的全身动脉硬化研究飞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自然基金“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动脉斑块及全身动脉硬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来者居上。把单纯西医的“稳定斑块”、推进到“消减斑块”,打破了动脉硬化不可逆转的魔咒!动脉硬化疾病防治由此取得两项共识并逐步推行:“心血管疾病临床防治重心应前移”!动脉粥样硬化是可以预防、抑制的,是可以逆转的!有待解决医疗体制中“商业化”和最新诊疗进展的普及滞后问题,重新认识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系统过程,推广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系统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

以颈动脉斑块筛查开始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简介:

1、颈动脉斑块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评价

筛查出的颈动脉斑块,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首先对斑块的易损性进行综合评估,其次依据其狭窄程度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分层,重点是秉持“心血管疾病临床防治重心应前移”!动脉粥样硬化是可以预防、抑制的,是可以逆转的!理念,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

2、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一级预防重点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如果筛查出颈动脉斑块,或者血管已有基础性病变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早祛除病因---开展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及控制可控高危因素:肥胖、血压、血脂、血糖、吸烟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二、三级预防的重点。把生活方式干预作为治疗性措施来看待,把可控高危因素达标作为硬指标来执行。所以,肥胖、高脂、高盐、高热量饮食、不运动、吸烟酗酒、生气,不但是西医的病因,也是中医认为的“标本兼治”的 “本”,逆转动脉硬化斑块,消灭心脑血管疾病,必须坚持: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科学减肥。中西医结合疗法倡导,爱心专家指导和爱心志愿者鼓励患者实施。

3、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理

受西医动脉硬化基础研究进展限制,预防和临床治疗中只能稳定斑块,同时规避西医把每一个疾病看成独立的疾患,发挥中医整体观优势,卫生部09年就开始设立“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自然基金项目,单剂、成药、组方均取得了不错成绩,取得了大量“循证医学数据”,同时颈动脉斑块及动脉硬化中医病机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运用西药稳定斑块、中药消减斑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保健医学”、“康复医学”心脑血管疾病二、三级预防,取得了大量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病机:中医学认为颈动脉斑块及动脉硬化由气、血、津液紊乱造成,和小肠经、胆经、三焦经、三条经络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年龄增加元气损耗、气血亏损,加之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吸烟酗酒气阴虚损,直接影响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行,而致气滞、血瘀、痰阻、寒凝。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中医'瘀血'、'痰浊'、'脉痹'的范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有本虚标实之分,本虚多为气虚、阴虚,标实则以血瘀、痰浊、寒凝、气滞多见,而'血瘀痰浊'之病机则贯穿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整个过程。因而中医药的滋阴、益气、活血、化瘀、降浊、通络整体观真正实现了消减斑块这一惊人效果。

4、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及展望

从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斑块”、“中和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硬化”、“中西医结合疗法脑卒中康复评价”临床试验中,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达到了消减斑块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械准字”“颈脉舒保健贴”成绩最优,获得了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及中美脑中风协作组共同推荐。

使用三个月,动脉造影、彩超,对比显示87%患者,血管内膜厚度(IMT)、平均斑块数目、斑块积分、最大软斑块或混合斑块的体积指数和长度以及血管面积狭窄率均减少,颈动脉血流阻力降低。并能消除或稳定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化验: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正常!改良中医症候评分,改善临床症状!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动脉斑块及动脉硬化

1)、药物种类

他汀类、阿司匹林、颈脉舒保健贴

2)、治疗范围

依据上述危险评估和狭窄程度选择非手术治疗患者

3)、剂量与用药时间

因为消减斑块前,需要利用西药稳定斑块,所以剂量推荐:100mg/d阿司匹林肠溶片,20mg/d阿托伐他汀钙、两贴/48小时、贴四天休息一天颈脉舒保健贴;时间依据动脉硬化分级3~18个月。

4)、血脂目标值依据上述稳定斑块需要达到的分类血脂目标值。

5)、安全性,因中药为透皮疗法,临床使用除排病反应(中医称:玄冥反应)外,过敏体质有少量皮肤过敏现象,无西药的副作用。西药安全性同上。但因其3~6个月后绝大多数患者西药停用,风险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