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立辰:真放本精微

 cmj909 2018-03-13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小品不小

文 / 刘曦林


小品之说,始见于佛经,公元4世纪,高僧鸠摩罗什译《般若经》,较详译者称《大品般若》,较略译者称《小品般若》,文体中之小品文自然是较短的散文;而画之小品并无定则,不妨将尺幅较小、题材不大、笔路较略者称为小品,中国画之册页、斗方、扇面属之。



凡画家,一般均能作巨幅大构,变能作尺幅小品。古之时,画不以展览方式面世,适于张壁者则大,适于把玩者则小,功用不同,幅面自然有别;不似今人一味贪大--只为着霸住那展览会的墙面,或者为了创造吉尼斯的记录以哗众取宠,又或者为了换更多的钱。 



艺术之高低,本与题材、尺幅之大小无涉。小品画得好照样有高远的境界,深邃的内涵,精绝之技巧。孟郊《读经》有“经黄名小品,一纸千明星”之慨,就是在小品中悟出了大境界。宋人小品高妙,就在于有咫尺千里之大势,天人合一之大道。齐白石的一幅苍蝇,只有7×9.7厘米,小品中之小品也,谁料想这微型作品竟以近20万元拍出,我曾称之为世界上最贵的一只苍蝇,就因为它道出了不扰人而将欲化的蝇与老画师的别样深情。古人说:“一以当十”,“一叶知秋”,“一花一世界”,不妨看做小品之最高美学。



立辰先生乃当今花鸟画坛之大手笔,不仅鸿篇巨制气吞长虹,那小品也超绝出群,读来如嚼橄榄似的余味绵绵。我说他的“小品不小”,缘其小品画有大气局,小画大写有纵横跌宕之势溢出画外,即会之所谓张力者;又因其小画有大美,一条鲶鱼寄托着他儿时惯于“摸鱼活计”“也疼也乐”的童心,童心乃人之真心、本心,岂非大美!再者,其小画中有艺术规律,激情挥洒与理性构成结合浑化无迹,运作技巧也令人叹为观止,岂不是笔墨生涯之大学问!他题兰引清湘老人语“也平常”,其实是又平常又极不平常,那些不经意的妙趣均自苦寒中来。潘天寿先生教导他:“一张纸无大小,豆腐块、印章大小,与大画道理都一样,都是一张画,一个宇宙,都要认真经营,画家一辈子,就是用最少最少的笔墨分割为最多最多的空白。”他悟此四十载,方有今日之大品小品,或者说无其大品必无其小品。是谓小品不小也。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