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部首省略与移位 | 三品课堂

 三品美术馆v1 2021-02-22

  本季三品课堂由三品美术馆携手“正书六家”:王友谊、王学岭、刘颜涛、张建会、张继、管峻六位老师共同推出。大家还可订阅书法权威媒体《书法》杂志、《书法报》获取更多精彩教学内容。

  商晚期和两周时期金文结构中有偏旁部首移位和省略的现象。这些字在《大盂鼎》铭文中很常见。下面我们通过视频一同来学习一下。


  “”字。“在”字在《大盂鼎》中多次出现,但结体丰富,面貌各异。

  第一种“”字的结构是部首省略,这个“在”字没有“士”部。

  第二个“”字的“士”部的第二横是阔笔。

  第三个“”字把“士”部放在了左边,还增加了参差变化。

  这三个“”字尽管结体不同,但其文字含义是一致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结体的变化中,他们对于结构的安排以及点画、线条处理的不同,可以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大盂鼎》的美。

  《大盂鼎铭》中还有两个“”字,“”与“”的字型不一样,但意思是相通的。

  这个“”字由三部分组合,有“门”、有“柬”、有“言”,是“劝谏、提建议”的意思。“讕”字结体相对复杂,属于偏旁部首移位,把“言”部放在了下面,这种上下结构的字造型看起来很舒服,其原因我们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不管篆书还是其他书体,上下结构的字我们处理起来相对顺手,这似乎和中国文字的一种生成方式有关。早期的甲骨文多为上下结构,到我们现在临摹的金文左右结构时,会发现古人也在极力的将左右结构的字错落成类似的上下结构,即便不能错落的也会用结构之间的呼应来构成一个整体。

  接下来我们看下另一个“”字,这个字也是偏旁部首移位,“言”部移到了右边,书写时左右高矮的差别我们需要处理好。

  再来看“”字。“敏”字在《说文》中从“攴”,在这里从“又”,且偏旁部首移位,移到了左边。临写时需要先写“每”部。“敏”在《说文》中解释为:“极速也。”在《大盂鼎》中有两个“敏”,有两重意思:一是勤勉,二是及时、快速地上报情况。

  我们临摹时需注意,“每”部上方起笔处需单独加横点,写完作为主体的“每”部再写“又”部,在收笔的方向上,如果加上延长线,左右两部分收笔会交汇到一个点,这也是古人在处理左右结构的字时,使两部分成为整体的一个典型方法。

  再看“”字。“訟”即“告状、惩罚、诉讼”的意思。《大盂鼎》中的“言”部很特殊,几乎都被移到了右侧。在处理这个字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字形,可先写“言”再写“公”,按照个人习惯我先写左边的“公”部,类似左右结构的字,大多左右两边高矮不同。

  “”字在《大盂鼎》里添加了“辶”,作动词用,是“狩猎”的“狩”的意思。原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赐给盂的祖先南公的旗(旂),用于狩猎”。右边的“辶”本应该在左边,在此移位到了右边。书写时注意先写左边的部首,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结构。最后写右边的部首。

 部 首 省 略 

  接下来讲部首省略,部首省略的字在《大盂鼎》里有很多,我们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

  “”字,《大盂鼎》原文:“殷正百辟率肄于酒,古丧师”,译为“殷边矦甸因酗酒丧失了国家、军队”。“故”字应有“攵”部,但在这里用了甲骨文的字法,用“古”通“故”。由此可见,《大盂鼎》铭文也吸收了商代文字的用法。

  “”字,它省略了“纟”旁。上部分三个竖折笔,下面竖有阔笔的处理。

  再看“”字。“矦甸”即商代官员,是一种官职。这里省略了“”。“甸”也通“佃”字,都用“田”字作为通假字,因此读音为“甸”。由于《大盂鼎》整体字形长方,处理“甸”字时,为了通篇效果我们可将此字写方整。

  “”字,《大盂鼎》里的“师”字写法和甲骨文相同,省略了“帀(zā)”部,书写时两口处理应写均衡。此时的金文都在向秩序性书写发展,由此我们可根据这种情况处理类似“师”、“甸”等字。

  “”字。“冕”即帽子,它省略了大部分笔画。这是一个象形字,象征古人的帽子。书写“冕”字时需要有些微微倾斜。至于向左还是向右倾,可根据通篇章法,或上一个字的字形来参照处理。

 隶 书 

张建会简析《礼器碑》与《张迁碑》

张继简析隶书摩崖经典《石门颂》

 篆 书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综述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八种笔法(上)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八种笔法(下)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左右结构与上下结构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独体字与独体象形字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嵌套与包容结构

     三品学院“张建会《礼器碑》与《张迁碑》”隶书班、张继“《石门颂》”隶书班报名已停止,“王友谊《大盂鼎》篆书班”正在火爆招收学员中。

     观看学院内部独播视频,请在三品名家微信订阅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入学 王友谊”,三品学院,给你好看!

  如上我们对《大盂鼎》铭文各种不同类型的字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实际上我们在临摹过程中需要把握住一个“整”的概念,所谓“整”一方面是单个字形结构之“整”,字形结构的“整”需要我们找准不同笔画及结构之间的呼应关系。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把握整体气息之“整”。整体气息的处理是基于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字的内在结体、外在结构、虚实对比等方面。处理好这几点,对于临摹《大盂鼎》铭文以及其他金文作品会有很大益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