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实入虚”的基本要领

 hjchss 2018-03-14

来源:二块小木头 作者: | 阅读:(708) 评论:(0)

2016年-06月-27日 10:36

“写实入虚”的基本要领

“写实入虚,实现超越”是李明月老师的诗论观点,也是我最欣赏的诗歌技法。但如何才能很好地“写实入虚、实现超越”,则是我最近总在思考的问题。依我不成熟的思考,我感觉有三点基本要领:关注终极、抽象提炼和静思冥想。

一、关注终极:有些诗之所以缺乏品位,主要是因为“就事论事”的诗写认知。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缺乏对人生、世界终极意义的关注和升华。这样写出的诗往往都停留在事实陈述的层面,至多是有感而发,因而缺乏深刻性。如果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能够退后一步,从生命、世界、宇宙、人生等哲学层面、哲学意义去思考问题,关注所写题材的终极价值意义、关注人类共同的感受,就会使诗歌作品跳出一般个人感慨、就事论事、一事一议的低层次、小圈子,再加上新颖独特的诗歌意象和语言表达,就能写出意蕴深邃的诗歌精品。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优秀诗人都是关注终极意义、终极价值的个中高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效法。

二、抽象提炼:诗歌艺术表面看是形象艺术,其实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比如,要表达悲伤的情绪,选择什么样的诗歌意象就很有讲究。好的诗作,就会选择诸如“乌云密布、繁花枯萎、春尽花残”等十分典型的诗歌意象、营造出经典的诗歌意境,这种精挑细选的过程就是抽象提炼的过程。这样的诗歌意象从意象本身说是具体形象的,但与其他似是而非的一般化诗歌意象从横的方面比较就具有典型性,最适合表达是人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主旨,亦即具有了很强的抽象性。同理,诗歌的主旨、诗歌的语言、诗歌意象的暗示意义等等无一不是在几经选择之后最终确认的,这种选择与深化就是诗歌的抽象与提炼。不经过抽象提炼的诗歌往往会流于随意、琐碎、凡俗和平庸;相反,经历过抽象和提炼的诗歌,即使抽象提炼得不是很精准,写出的诗也往往具有较高的普世意义和较高的品位。抽象提炼是从具体到一般、从个体到普遍典型的过程,这种抽象提炼能促使诗歌跳出具体低水平循环的圈子,最终实现一种超越,从而使诗歌因具有了灵性而不同凡俗。

三、静思冥想:写诗从灵感闪现到最终成诗大多都要经过一个静思冥想、发酵酝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任务是超越具体的物质外壳(即形而下的外在存在),将最终关注聚焦于形而上的思想立意层面,促使诗歌直抵事物本质,赋予原始客观物象以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进而抽象成为独具特色的经典诗歌意象。通俗而言,就是让诗歌具有超越一般意义的深邃意蕴,即脱离一般和具体,进入到空灵、深邃的哲学认知层面。这样的静思冥想,可以使诗人以独具特色的情感意念给某一具体客观物象罩上神韵非凡的色彩,从而实现一种灵动、突破和超越。这样写出的诗就不会是一般意义上的诗歌,一定是有品位的空灵之作。

虚实问题是诗歌写作无法回避又最难处理把握的问题。诗歌写得太实,就难免平实、庸俗;写得太虚,又容易漂浮不定,让人不知所云。虚实相应,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但要写诗,就必须学会”写实入虚,实现超越“,如此才能日有长进、终有所得!

0

热门知识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