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详细解读社区商业发展政策

 乐民乐己 2018-03-14


社区商业既是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重要抓手,也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消费规模来看,发达国家社区消费占整个社会消费零售额的比例很高,接近80%左右,而中国社区消费的占比与其有一定距离,北京市社区消费占市社会零售总额比例不到50%,由此可见,我们社区商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2015年7月份北京市政府下发了《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生活性服务业五化发展,即品牌化、规范化、连锁化、便民化、特色化,社区商业在《行动计划》中是重点推动的领域。因此,围绕着社区消费和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未来几年社区商业是商务领域重点推动和扶持的方向,最近几年北京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未来几年,北京市政府在支持社区商业发展方面,重点聚焦四个领域。


一、完善便民商业网点布局。重点支持从事社区商业的企业,完善便民商业网点。《行动计划》中提到八项基本便民服务业态,即蔬菜零售、便利店(含小超市)、早餐、家政、洗收衣、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代收代缴,在网点布局上这八种业态是重点推动的。


另外,网点布局方面还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网点。对社区商业便民网点,政府在资金政策和管理服务上会有正面的扶持。资金政策上会在网点的改造和软硬件设施的购置上给一些资金的补助。在管理和服务上,由于北京市空间有限,企业选址很难,北京市商务委在网点布局选址上会与相关部门协调,给一些相关便利措施;在管理上也会有相应的措施。


在这里可以和大家透露一下,近期,市商务委正在会同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市财政局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便利店发展环境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拓展空间布局”、“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便利化试点”“实行一区一照登记”、“缩短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长”、“简化食品经营许可现场审查流程”、“创新搭载服务许可监管模式”、“从严把控商品质量”、“加强信用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十一项重点工作任务。 当然,本方案所提的连锁便利店企业,是指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运营管理模式,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已有5个或以上直营门店的连锁便利店。纳入“一区一照”登记的试点企业,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已有10个或以上直营门店。《工作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以规范和促进并举为原则,着力降低行政成本,为连锁便利店规范化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引导有社区商业服务功能的搭载。利用现有的网点资源尽量搭载居民需求的服务。现在的便利店、超市的功能还比较单一,即将出台的促进便利店发展方案中提出,对于搭载蔬菜零售、早餐等基本便民服务的便利店会在租金上给补助,原则上补助不会超过三年。希望这个方案对居民有需求的社区商业的发展有帮助。


搭载多种业态的便民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也很快,综合体里有超市、菜店、早餐,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包括快递的代收等服务。北京市目前有40多个社区商业综合体,西城最多,东城其次。


三、提高行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行动计划》中提到的鼓励企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便利店发展的方案中也将明确提出,享受试点政策的便利店要在北京市拥有直营店10家以上。具有一定规模品牌的企业,对自己的品牌会珍惜,社会公信力也更强。


四、支持互联网+社区商业发展。互联网+社区商业这块有很多新的模式,是北京市政府支持的重点发展领域。


接下来介绍一下近几年北京市出台的社区商业相关的政策。


一、2015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实施意见》和《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该意见出台后落实的并不是很好,比如北京疏解整治后,一些居民反映买菜不方便,吃早餐不方便。北京市商务委也在分析原因,其中就有将原来用于社区商业使用面积改做它用的行为,这是目前社区商业网点布局不足的问题之一。不仅一些老旧小区的便民服务网点面积不足,很多大型新建小区的社区商业业态也都存在缺失问题。


目前北京市商务委、市住建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委等部门计划出台居住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从规划设计到验收到投入使用,把居民配套的社区商务设施提前考虑进去,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如果能做到这样,将来生活服务业的场地问题就会解决,场地有了,谁来经营,按照市场方式,谁做的话谁来做,民意立项。该管理办法今年年底将会出台。


二、2015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围绕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发展方向,实现四个提高的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便民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探索服务功能集成、引导业态转型升级、深化开放合作、推动绿色发展六项重点工作任务。


三、2015年8月,北京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共同出台了《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设立了规模为10个亿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该基金是按照《行动计划》的保障措施建立的保障基金政府出资5亿元,社会出资5亿元,社区商业就包含在这个基金里。


四、2016年4月,北京市市商务委出台了《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消费增长措施》,其中提到,促进连锁行业发展、支持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支持连锁企业新开店铺、强化规范标准引领作用、培育建设一批便民典型示范项目、新建和规范提升一批便民商业网点、完善早餐便民服务体系、推动末端配送网络建设等八条措施,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商业建设精准施策,提高了社区消费的丰富度和便利度,对扩大社区消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2016年8月,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委、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等六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与社区商业的关系密切,该意见提出了统筹连锁网点规划布局等七项措施,进一步健全了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了连锁经营发展的外部环境。


六、2017年7月,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委、市住建委、市工商局、市食药督管局、市财政局等七部门《关于“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完善便民商业设施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意见从四个方面对“疏解整治促提升”中社区商业便民设施问题进行了明确。


一是要按照“升级为导向、‘建关’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便民商业网点,规范、改造、升级商业设施,优化便民商业网点布局、结构和功能。当时明确的是,在疏解整治过程中,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市场不能说拆就拆,说疏解就疏解,在拆与疏解之前,应该先制定补充和替代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在市场疏解之后,替代的市场规模体量与功能不一样,因此后来就进一步提要求,在功能与体量上做出相应的补充。


二是要积极使用疏解腾退空间完善便民商业设施 。当时明确提出,疏解整治腾退的空间,优先用于便民商业网点建设。北京市商务委也与相关部门协商出台关于利用疏解腾退的地下空间的指导意见,将可以利用的地下空间再次利用起来,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腾退的地下空间的再利用也能缓解社区商业选址难的问题。

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孙尧


链接:


2015年以来出台的社区商业相关政策



整理 丨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

编辑 丨付颢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