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制任性,防止压抑 对孩子说“不”! 孩子和你闹,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得坚定观点:今儿这事不行就是不行。孩子肯定会闹,但是他能怎么闹,大不了地上打滚或哭。但是等到十三四岁的青春叛逆期,你说今天这事不行,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好好学习......这个孩子还会和你闹,就可能会出现很多严重的问题,诸如,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等。孩子怎么会做出这么极端的事情呢? 你的爱,在他的眼里是没有限制的。他知道你爱他,他用你的爱来威胁你,只是不知道死的含义。父母给了孩子错误的信息:你的爱,没有限制。 孩子早年的无助,主要靠哭来表达。两岁之前的哭代表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两三岁(现在的孩子甚至更早)之后的哭就带有了目的性,我要这个东西,你不给我,我就哭。当出现带有目的性的哭时,就要对孩子进行训练了。 我家孩子现在特别痴迷《小猪佩奇》,有天晚上在床上不睡觉,非要看,我和媳妇没有答应。孩子就开始哭,招来了爷爷奶奶,说给她看一会。我把父母弄走,孩子哭的更厉害了,但是我和媳妇没有让步,没有理她。真的哭了有半个小时,精疲力尽,终于不哭了。哭的期间,没有骂她,没有打她,没有说教,就是陪着她在床上,不时地给她盖被子。哭完,起来给孩子重新洗漱了一下,孩子也就乖乖睡觉了。 后来有一天又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没有答应她的要求。只是跟她讲,以后有什么事,能不能好好说,要是还想哭,就哭会,哭完了咱们再解决问题。 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闹起来没道理,不心疼,不让步,不打骂,也不和你说教,你就闹吧。让他知道,闹是没用的。 但是也不能让孩子太压抑,闹完以后,可以跟他讲,以后有什么事,你能不能跟我好好说,如果你能说服我,没准可以考虑你的要求。给孩子留一条路,鼓励亲子间的交流。最好隔几次交流就满足他一次,让他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要每次都满足。以后,你说不行的事,他就不闹了;如果他真的很想要,会跟你交流商量。对于以后的关系相处,尤其青春期的交流,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2、学会控制,学会忍耐 当父母不在身边直接教育时,孩子能不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可以利用好吃的东西,刚开始有意识的两三天给他一次,不要天天给。差不多习惯时,你可以跟孩子提要求:这次给的能不能先不吃,保存上三天,三天之后,我给你加三份,但如果你吃掉了,三天之后的应有的那份就不给了。如果三天之后,他已经吃掉了,应有的那份就不给他吃了,等再过三天;如果他真的保存下来了,就真的给他三份。 让孩子意识到,克制冲动,等待获取更大的满足。等到上学时,也要告诉他,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的长远,否则的话,孩子就难以培养耐心。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着上桌和大人一块吃饭,从他跟你一块吃饭开始,就得给他立一规矩:大人不动筷子,孩子不能先吃饭。孩子每顿饭吃的都不多,饿的也很快,尤其上学的孩子,放学早,而父母下班又比较晚。孩子饿了,爷爷奶奶就让孩子先吃,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饿是很难受的,在等待的过程中,才知道珍惜,如果一饿就立刻得到吃的,孩子是体会不到饥饿的痛苦。 人只有在自己痛苦的时候,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更何况是父母的辛勤工作,才解决了家庭的吃饭生计问题。要让孩子在这小小的痛苦面前,知道别人和他一样,在付出,在忍耐痛苦。这就是吃饭的等待与控制。 3、防止自私,经历挫折 自私是正常的。孩子很弱小,都是别人来帮他,他用不着帮别人。尤其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都很大,一般的家长都不给孩子压力,只要求他们好好学习,能考上大学就行。导致很多孩子到了高中甚至大学,都不用为父母去负责任何事情,因此他只要管好自己就行。当他一旦考上大学,就会觉得,是我凭自己的努力考上的,跟父母没关系。 自私是怎么样养成的呢?就是家里什么事都让他自己好好管自己,别人不用管。其实要让他管别人。因此,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的矫正。 我孩子今年过年带回老家,串门走亲戚。爸爸,妈妈,我,媳妇,孩子,姑姑,姑父,孩子的表哥表姐,大伯,大妈。每次出门前,我都让孩子数一数都有谁和你一块。孩子记性是相当好的,在路上,如果有人落下很远,他就会喊他们,如果见不到,就会一直嘴里念叨。尤其从亲戚家出门返程时,孩子都惯例数一遍人,看看是不是和来时人是一样的。孩子意识到了我们是一个家,是一个整体,要有别人的意识。 此外,很多亲戚都长时间没见到过,很陌生。我每次拿吃的给孩子时,都让她把拿到手的先送给旁边的人。开始的时候,很犹豫,不给,但我会让他知道,如果你不给别人,我后边就不给你。而且我也嘱咐旁边的人,如果孩子给你,你一定要接着,让孩子知道,学会分享,而且不是假分享,防止孩子的自私。 最后,经历挫折是性格训练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大学生跳楼,谈恋爱失恋自杀。这是孩子教育中,没有让他克服自私的问题,脑子里没有别人;没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吃一点体力之苦。现在,电视上的很多娱乐节目都是大人带着孩子一块,让他们品尝生活的艰辛,锻炼体力,经历挫折,这都无形中增强了对以后生活的忍耐力。 现在的教育,很多家长动不动就告学校,孩子在学校受苦。导致学校很多事情不敢干了,而有些训练就得学校来做。其实这方面,我媳妇深有体会,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孩子在家养成的非常自我的行为,在学校如果不进行改正,孩子将会更加的自我,反过来家长又在埋怨学校没能好好的教育,殊不知,学校进行过很多的吃苦耐劳训练,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是在体罚孩子,举报学校。对于这些家长,我想说一句,你们都是傻逼吗,这么欺负我媳妇! 所以,如果孩子在学校受了很多苦,向父母抱怨的时候,你只要跟他说,这样的感受,你要记住,你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只要你咬牙,你肯定都能回家,坦然和父母交流。以后你再遇到挫折,你一样能坚持下来。你觉得你受不了了,但是只要你努力坚持,你都能迈过去。 孩子的教育,不争一朝一夕。以上几条建议,可以说是最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加强学习,给孩子正确的榜样和指导。幸福的家庭,孩子是最有效的润滑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