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评论 何时才能面朝大海,看看“闲书”?(转载)

 七星钓客 2018-03-14
日期:[2016年04月19日]-- 华商报 --版次:[A3]

■杨鹏
日前,华商报记者从当当网获悉,其发布“书香十年—当当国民图书消费报告”,从地域、性别、年龄、数字阅读等不同维度全景扫描十年图书消费大数据,揭露国人十年阅读变迁。数据显示,在全国城市排名中,西安图书消费列第七;省份排名中,陕西排第十四名。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数据来源于当当网成立16年来的图书消费大数据。所以,当当网的数据当然不能代表国人图书消费的全貌,甚至都无法代表图书电商的全貌,但作为国内知名的图书电商,通过这些数据,却有着以小见大,以一点观全面的参考价值。
   老实说,在这份榜单上,哪个城市或者哪个省份排名如何,只是代表了当当网自身客户的分布密度和粘度,公众大可不必太在意,因为这就是一家企业的客户分布图而已。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通过当当网一种渠道购书嘛。但是,在这个号称占据了国内图书市场份额30%左右的图书电商提供的数据中间,有些情况也需要正视。比如,“90后考试类书籍占比最高;80后三十而立,娃娃、事业两头挑,童书消费占比最高,购买成功/励志书籍的也不少;70后四十不惑,事业走上人生巅峰,除了操心子女学习,还要抓紧时间研读管理;60后天命之年回归健康,养生/保健、医学书籍爱不释手”。
   显然,各个年龄段的阅读口味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论对于哪个年龄段来说,首选都是“有用之书”而非“闲书”!这种选择本身没有错,也体现出书籍的价值所在,但也不是没有任何问题,毕竟,这是一种功利性的阅读,严肃读物等“闲书”被挤到了边缘。正如去年曾有媒体这样感叹90后群体的阅读状况:除了教辅,你还读什么书?
   一方面,这是个已经被贴上“阅读危机”标签的时代,有数据显示,2015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好在较前年略升。但另一方面,要么不读书,要读就读“有用之书”大行其道,坦率地说,“有用之书”更多是一种被动阅读,其间并没有多少读书乐趣,这并不是高品位的阅读方式,也不是我们倡导的“全民阅读”的理想状态。
   有人说,阅读是最高品位的生活方式,而读“闲书”才是阅读的塔尖部分。所以,“有用之书”要读,“闲书”更不能落下。某种意义上,“闲书”的阅读量,才是检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尽管“书香十年—当当国民图书消费报告”揭露国人十年阅读变迁,但其间所呈现出来的国人的阅读兴趣和口味,并不值得欣喜。基于这样的一种横向比较,谁比谁多看了几本书,固然读书比不读书好,但也不必太当回事,也别不当回事就可以。我们倒是希望更多人有时间可以面朝大海,看看“闲书”,这才是“书香中国”。(相关报道见B04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