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979年世界出现两次石油危机,汽车需求锐减,小型省油车市场看好,对世界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格局影响很大。这一影响历经十年,1984年之后才步入新一轮增长期。由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所致,日本车商以省油耐用的低价格小汽车赢得当时消费者的青睐,至此,世界汽车形成了美、日、欧并存的格局。 日本生产的小型车耐用、便宜、性价比高,符合国外排放、安全标准,尤其是省油的特点,受国际市场欢迎,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猛增,1980年汽车出口近600万辆,汽车产量达1 10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并保持到1993年,1994年被美国超过。 石油危机极大地促进了汽车节能技术,尤其是和优化排放两利技术的发展。诸如:发展小型车,减轻汽车自重,提高汽车传动效率,无内胎钢丝子午线轮胎普及化并改善轮胎花纹,降低汽车风阻;发动机的稀薄燃烧和电子控制配气、供油与点火以及增压技术,热效率比汽油机高的柴油机成为商用车的主体动力之外,柴油轿车的比例日益提高;使用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掺烧甲醇、乙醇、植物油等代用燃料;开发了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