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农业是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而在以前靠天吃饭的时代,智慧的老农民在长期的农事生产过程中,根据不断的观察和发现规律,总结出了许多和农业相关的谚语。经过古人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而流传到了今天,可见其价值是不容小视的。 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有钱买种儿,没钱买苗儿。 3、西风不过晌,过晌成成涨。 4、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北一阵黑,云彩往南雨涟涟,云彩往西披蓑衣。 5、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6、春雾黄风夏雾热,秋雾连阴冬雾雪。 7、夏天连上三场雾,大雨要倾注。 8、壮苗三分收,弱苗一半丢。 9、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10、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 11、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能换钱。 12、谷子上场,核桃满瓤,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13、锄头有粪,越锄越嫩。锄头有水,杈头有火。 14、麦锄三遍没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干锄棉花湿锄瓜,不干不湿锄芝麻。 15、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16、西南雨上不来,上来淹锅台。 17、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18、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变。 19、惊蛰不耕地,好比蒸馍跑了气。 20、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21、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吃疙瘩。 22、立夏不下(雨),高挂犁耙。 23、春寒多有雨,夏寒断水流。 24、打过春别欢喜,还有四十五天冷天气。 25、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26、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八定贫富。 27、夏至不出蒜,必定散了瓣。 28、五黄六月不出工,十冬腊月喝北风。 29、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 30、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3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32、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33、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要来到。 34、宁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 35、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 36、腊月雪满天,来年麦子堆成山。 37、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 38、犁得深,耙得匀,土里长出金和银。 3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种多收,不种不收。 40、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西风不晴天。 41、秧苗下田,一天三看。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42、红薯没有娘,雨后勤翻秧。 43、春雨贵如油,一滴不让流。 44、人怕老来穷,禾伯寒露风。 45、重阳不下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46、燕子高飞晴天告,展翅低飞雨天到。 47、早禾怕北风,晚禾怕雷公。 48、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49、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50、早上下雨当天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51、久雨闻鸟声,天气要转晴。 52、癞蛤蟆上锅台,必有大雨来。 53、蚯蚓晒死大路旁,不久遍地水汪汪。 54、蜘蛛结新网,天晴不用讲。 55、母猪衔柴火,雨雪要经过。 56、蝗多主旱,虾多主水,蟹多主热。 57、五月南风涨大水,六月南风火烧天。 58、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59、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60、田不冬耕不肥,地不冬耕不收。冬耕深一寸,春天省堆粪。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短语,其大多数所反映的也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记住,因此基本上都是经过人民口头传下来,只是很可惜的是,现在知道这些农谚的人少之又少了。各位朋友们,赶紧把它收藏起来吧,留着给孩子们看看! 欢迎大家关注农夫也疯狂!(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