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绵马贯众

 邓超越梦想 2018-03-14

药材名称:绵马贯众


别名:贯众、贯仲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将全株挖起,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根茎及叶柄残基
产地: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及北京
科:鳞毛蕨科
原植物:粗茎鳞毛蕨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
 


高50-100cm。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深褐色、长披针形的大鳞片。 

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cm,基部以上直达叶轴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倒披针形,长60-100cm,中部稍上处宽20-25cm,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羽片无柄,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或圆截头,近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 

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棕色。  

绵马贯众药材性状:' 全体略呈圆锥形,似凤梨,长10-20cm,直径4.5-8cm,表面密生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黄棕色膜质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质硬,折断面棕色,近边缘处有细小分体中柱5-10(-13)个,环状排列。剥去叶柄残基,可见根茎,质坚硬,横断面有黄白色分体中柱5-13个,作环状排列。气特异,味微涩、苦。    
 

优等品以个大,质坚实,叶柄断面棕绿色者为佳。
绵马贯众药性: 
【本经下品 贯众 味苦微寒。主腹中邪熱氣,诸毒,杀三虫。 贯节, 贯渠, 百头, 虎卷, 扁府。】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止血行瘀,破积杀虫。
贯仲收敛营血,消化瘀癥,治吐衄崩带,积聚痃癖,杀寸白诸虫。
【本经原文】一名贯节,一名贯渠,一名百头,一名虎卷,一名扁苻。味苦,微寒,有毒。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生山谷。
【产地】处处有之,多自生山中溪畔,或森林阴处,根黑褐色。
【性味】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主治】贯众为解毒要药,功能治腹中邪热之毒,软坚破积,及妇科诸血症。
【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
【苏颂】为末水服一钱,止鼻血有效。
【灵胎】解毒杀虫。
【用量】普通一钱至二钱。
【注意】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藋菌为之使。''
②《药性论》:''赤小豆为使。''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④《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贯众一两,鹤虱一两(纸上微炒),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细研),芜荑仁一两,龙胆一两(去芦头)。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二钱。(《圣惠方》贯众散)
②治钩虫病:㈠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四两,槟榔、鹤虱各半斤,霍丸四两;㈡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陈皮一斤;㈢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七斤,槟榔、榧子各半斤,雷丸三两,鹤虱四两。各方制法,均是各研细末,充分和匀,先将蜂蜜熬至滴水结块为度,搅拌药粉,放在清洁捣臼里捣二千杵左右,制丸。每丸潮重二钱五分左右。均在晚饭后一至二小时服,十至十二岁,一次服四丸;十三至十六岁,服六丸;十六岁以上服八丸。(《浙江医学》2(9):384,1961)
③治钩虫病:贯众三两,苦楝皮、山紫苏、土荆芥各五钱。煎汤,成人-次服用。(《中医杂志》(3):3,1959)
④解一切诸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等:贯众、黄连、甘草各三钱,骆驼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普济方》贯众散)
⑤治疮疹出快肥红:贯众一两(拣,洗净,焙干),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川升麻半两,枳壳(麸炒,去穰)半两。上为末。每服-钱,水一小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快斑散)
⑥预防麻疹:贯众五钱,银花五钱,鬼灯笼三钱。水煎服,连服五剂以上,每日服一剂。(《陆川本草》)
⑦预防流行性感冒:㈠贯众每天三钱。水煎,分二次服,儿童酌减。(湖北《中草医药经验交流》);㈡贯众三钱,南瓜蔓一尺。水煎服,可连服三日。(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贯众二两,雄黄三钱,生明矾八钱。放入饮水缸内,作饮水消毒用,七天换一次。(《全展选编。爱国卫生》)
⑨治年深咳嗽,出脓血:贯众、苏方木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服,日二服。(《圣惠方》)
⑩治久咳渐成劳瘵:凤尾草为末,用鱼鲊蘸食之。(《圣惠方》)
⑾治暴吐血嗽血:贯众一两,黄连(去须)年老者半两、年少者三分。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浓煎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贯众散)
⑿治吐血成斗,命在须臾:管仲二钱(净末),血余五钱(烧灰),侧柏叶(捣汁)一碗.上将药末两味、入柏汁内搅匀,于大碗内盛之,重汤煮一炷香时,取出待温,入童便一小盅,黄酒少许,频频温服。(《万病回春》管仲汤)
⒀治鼻大衄:贯众根为末,水调服一钱匕。(《本草图经》)
⒁治肠风酒痢下血及鼠于痔出血、血痔:贯仲二两。去芦头,烧灰存性,用瓦合地上去火毒,为末,入麝香一字研匀。米饮调服二钱。(《普济方》经效散)
⒂治血痢不止:凤尾草根五钱。煎酒服。(《濒湖集简方》)
⒃治肠风便血,久痢下血水,妇人崩淋沥血,并积年白带:贯众一分(酒漫一日,连须并内肉,俱切碎,曝干,微炒),黑蒲黄、丹参各减半(俱酒洗,炒)。共为末。每早晚食前白酒下。(《本草汇言》)
⒄治妇人崩漏:管仲同米炒。每服二钱,酒、醋下。(《海上方》)
⒅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对消化道出血、尿血、小量咯血亦有疗效:贯众炭一两,乌贼骨四钱。共为细末,打片,加阿胶一钱,每片0.5克。每日三次,每次八片。(《教育革命简报》1:33,1972)
⒆治崩漏血色紫而有块,少腹胀痛,脉沉,有瘀血者:贯众、五灵脂各三钱。均炒黑研末。用水冲服。(《中医杂志》(6):224,1961)
⒇治产妇恶露淋沥,体倦面黄,食少恶寒,昼夜不寐,惊悸汗出:贯众(醋蘸炙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妇人良方》)
(21)治漆疮:贯众,治末以涂上,干以油和之。(《千金方》)
(22)治便毒肿痛:贯众,酒服二钱。(《多能鄙事》)
(23)治火烧疮:贯众煅灰,和香油调涂,止痛。(《岭南采药录》)
(24)解轻粉毒,齿缝出血臭肿:贯众、黄连各半两。煎水,入冰片少许,时时漱之。(《积德堂经验方》)
(25)治骨鲠:缩砂仁、甘草、贯众等分。上捣为粗末。如一切鲠,以绵裹少许含之,旋旋咽津,久则随痰出。(《普济方》缩砂散)'
【炮制】 绵马贯众:除去杂质。同时打碎。
绵马贯众炭:取净绵马贯众,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 苦,微寒;有小毒。
【归经】 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驱虫。用于虫积腹痛,疮疡。绵马贯众炭止血,用于崩漏。
【用法用量】 4.5~9.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注意】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附方】 贯众散《太平圣惠方》;贯众散《普济方》;贯众散《圣济总论》;
【各家论述】
1.《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之毒。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
2.《本草经疏》:贯众,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热气诸毒。苦以泄之,亦兼有散之之义,故破症瘕。苦寒能除风热,故止头风。金疮出血后必发热,泄热散结,则金疮自止。
3.《本草汇言》:贯众,杀虫化症药也。前古主腹中邪热结气,故时人用为杀虫化症瘸,皆属腹中邪热湿郁结气也。苏氏方,又治下血崩淋,衄血不止,亦取其气味苦寒散结热耳。但性寒气燥有毒,如病人营虚血槁,肝肾有火,并阴虚咳嗽人,不可加用。
4.《本草正义》:贯众,苦寒沉降之质,故主邪热而能上血,并治血痢下血,甚有捷效,皆苦以燥湿、寒以泄热之功也。然气亦浓厚,故能解时邪热结之毒。《别录》除头风,专指风热言之,凡大头疫肿连耳目,用泄散而不遽应者,但加入贯众一味,即邪势透泄,而热解神清,不独苦寒泄降,亦气之足以散邪也。故时疫盛行,宜侵入水缸中,常饮则不传染,而井中沉一枚,不犯百毒,则解毒之功,尤其独着,不得以轻贱而忽之。
5.《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6.《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
7.《本草图经》:止鼻衄。
8.《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9.《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
10.《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11.《本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1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性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13.《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
14.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