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施工】震撼航拍修缮后的玉佛禅寺,看百年玉佛焕新颜!

 cxag 2018-03-14

上海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平移后完成加固,

终于在2018年迎新活动中重新开放了!

▲点击视频,观看修缮后的玉佛禅寺航拍


背景介绍


上海玉佛禅寺作为沪上名刹,地处城市中心区,始建于1918—1928年,其大雄宝殿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和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大雄宝殿经过百年变迁,面临着消防、交通、建筑结构、高密度人员集聚等多重公共安全隐患。为了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更好地保护寺院历史建筑,上海玉佛禅寺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性修缮工程”,借助现代平移技术将大雄宝殿向北位移30.66米,到位后抬高0.85米。

据悉,上海玉佛禅寺修缮工程是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采用“顶推式平移技术和交替式顶升技术”对大雄宝殿进行整体移位。该工程“中轴线”区主要包含大雄宝殿、观音殿、钟鼓楼、殿前广场及东西区连廊镶接等施工内容。

大雄宝殿供奉着佛像均为文物保护对象,为了保护大殿历史风貌和文物价值的传承,此次大雄宝殿移位将大殿和殿内的文物佛像一起整体同步移位。针对同步移位所面临的难题,研发了传统木结构庙宇建筑带文物佛像整体同步移位施工关键技术,同时提出了木结构建筑组合式隔震连接技术,以减小移位后的大雄宝殿在地震下的不利影响。以上技术应用在上海乃至国内属首次。


进度点介绍

2017年9月2日,大雄宝殿正式开始向北平移,16天内平移30.66米,向上顶升0.85米



2017年5月18日,玉佛禅寺大雄宝殿正式封闭,开始向北平移前的准备工作



2018年1月1日,大雄宝殿平移后完成加固,在2018迎新活动中重新开放


在具体介绍工程项目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平移是怎么一回事?


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水平移动重物相似。

主要的技术处理

1

将建筑物在地基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

2

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结构,形成一个可移动托盘结构

3

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

4

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

5

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

据悉,我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大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至目前为止,国内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已有一百余栋,此项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也日臻成熟,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工程介绍


小小建带你探索一下大殿行走的秘密,保证全是干货
整体移位原理




采用顶推式平移技术对大雄宝殿进行整体移位


平移过程将分三步走:

先对大雄宝殿进行加固托换,与原基础切断,将其放置在平台上,进行整体移动和抬升,这个平台我们称之为上托盘梁;

在托盘梁下部修建一滑移轨道,滑移轨道和托盘梁间安装滑动装置,利用水平千斤顶顶推上托盘梁,使大雄宝殿沿着轨道方向滑移到新的位置,再安装千斤顶进行交替顶升,抬升大雄宝殿就位;

最后将大雄宝殿与新基础进行连接。


对大殿木结构柱的托换



木结构柱作为大雄宝殿竖向承重构件,承载大雄宝殿所有荷载,对大雄宝殿进行整体托换需对所有木结构柱进行托换,由于年代久远,部分木结构柱已空心老化,柱身无法夹持托换;木柱及柱下鼓蹬文物价值高,托换不能损坏原貌。


 

充分利用木柱鼓蹬构造形式,研发可拆卸现浇混凝土抱箍装置,采用四组拉结拼装抱箍围合托换木柱鼓凳,形成可靠的木柱托换体系。

抱箍托换木柱后,通过拉杆悬吊转换及钢梁重先分配,将木柱上部荷载托换转至托盘梁上。托换完成后可直接拆卸混凝土抱箍,恢复鼓蹬原样,避免了文物木柱及鼓蹬的损坏,实现了木结构安全稳定的托换。


对佛台佛像的托换与保护

佛像同步平移,需对佛台进行整体托换,而佛台外形庞大,内部情况不明,据前期超声波测绘表明结构整体性比较差。坐立于佛台上的佛像及壁塑、泥塑彩绘,极易破损,平移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保护,确保不被损坏,施工难度大。








通过钻孔取芯探查佛台基础内部构造,采用密排式型钢托换桩水平托换佛台,为保证中间佛台在钻孔过程中的安全,对佛台进行封闭围箍(分段施工)。

中间佛台在钻孔开始时遇到内部三合土松散、成孔困难、踏孔等问题,对于出现塌孔、踏孔的情况,采取注浆固结的措施,再重新成孔。

采用文物佛像形体夹板式被动加固技术对佛像进行加固保护。在佛像四周搭设刚性框架,立于托换梁上,钢框架与佛像间沿竖向分段布置水平木夹板和限位肋板,肋板与佛像间的空隙通过柔性防火材料纤维支垫进行填充。通过柔性支垫和限位肋板,防止佛像平移过程中的倾倒与损坏。

结构安全控制


采用临时钢支撑对整个大殿结构进行加固。在木柱周围包钢板与水平钢支撑通过螺栓连接,只限制其水平位移,不限制竖向位移,对加固木结构建筑和佛像佛台进行远程移位监测。


施工流程简析


开挖至上托盘梁底


基础托换


上托盘梁施工


静压锚杆桩施工


开挖至下滑道梁底


下滑道梁施工


竖向千斤顶安装

平移30.66米

平移结束,标尺停在30.66米处


顶升0.85米

顶升过程中,为了防止液压千斤顶的意外失效,研发出新一代交替顶升装置。该装置能主动施加顶升力,在千斤顶顶升过程中,该随动装置不仅可以自动伸长跟进;而且同时实施顶升力,随时消除随动装置下的支撑托架体系的压缩量,消除各支撑点之间的高差问题,有效保证了上部重载物的安全。

连接就位


大雄宝殿修缮

不得不看的技术创新


数据模型实时联动

模型可以动态显示当前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拖动进度条,也可以动态展现项目的历史数据,还原出当时的测值数据和平移位置。采用图表的形式,实时呈现工程的当前进度、关键数据、历史情况等。


玉佛禅寺三维扫描模型


▲技术动画展示


不管是顶升还是平移过程,都很震撼!




小小建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