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阻性负载节电方法探讨!

 科迷4 2018-03-14

电阻性负载节电方法探讨!

---串联电抗电容利用谐振节电---     

 

摘要:中国人通过对谐振现象的分析,利用科学杂交的方法研究:发现电路谐振产生新能量---谐振能。并总结出“视在功率守恒定律”和“谐振能定律”,推导出谐振能计算公式,做出电能增大的奇迹,创立节电新学说《电子力学》,20166月出版全世界发行。

因为发现新能量,所以发明《谐振节电器》,2013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此发明解决利用谐振能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一个特征,二个规律,二个效果,三个关键。

根据两个新定律和谐振节电技术,找到电阻性负载节电方法,其情况如下:

串联较大电抗与电阻比值增大电能。即:输入+谐振能=电能增大=节电效果。

关键词:内电动势、谐振能、视在功率守恒定律,谐振定律,谐振节电器。

。正文:在当代交流电路中,电感性负载推广无功补偿,已经获得显著的节电效果,有的单位发现负载做功增大一倍多的奇迹,节约电能50%左右。

电阻性负载是否能利用谐振节电呢?目前利用改变电磁加热法,如电磁炉,微波炉和电磁取暖等方法也取得一定的节电效果。但因没有新能量产生,节电效果是有限的。

因为发现谐振能和发明《谐振节电器》,所以找到阻性负载节电的方法,详细情况如下:

1.0 电路谐振产生新能量

在电源和负载不变的条件下,要想做出节电效果,必须有新能量产生,否则节电效果不存在。通过对无功补偿节电效果的分析:发现电路谐振产生新能量---谐振能。

谐振能的存在是一种物理现象,是两种相反事物相结合产生的。谐振现象是谐振能存在的表现,利用谐振现象就是应用谐振能。关于谐振能的产生原因说明如下:

1.1  电子(电荷)具有电能和磁能,是产生谐振能的内因。

1)电路周围存在着磁埸,磁路周围存在着电埸。电路能传递磁能,磁路可传递电能。

2)电流:是电埸力对导体中的电子做的功。作用力电压代表电能,反作用力电阻和感抗消耗电能。电子运动速度是不变的,电埸力增加只是改变电子运动数量。

电埸力对电子做功利用电流表示,电流越大电磁埸能越多,计算利用“欧姆定律”。

1.2  在物理方面:无功功率会做功,视在功率代表总电能。

1)电阻负载:好比宏观摩擦力,转变为热能,利用热能做功,可称“电热功率”。

2)感感负载:好比宏观的重力,转变电磁埸能,用电磁能做功,可称“电磁功率”。

3)视在功率:是有效电流与有效电压的乘积,也是电热功率与电磁功率的矢量和。可称为“总电功率”。在电工学中讲:视在功率为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矢量和。

1.3  感抗与容抗的电流与电压的相位相反,是产生谐振能的外因。

1)电感负载中的电流滞后电压90度,电容器中的电流超前电压90度。

2)在含有电感和电容器的电路中,当通电瞬间感抗最大,容抗最小,电源输出的电流向电容器充电。当充电结束开始放电,电容和电源输出的电流共同输送到电感。当放电结束电感向电容器充电,无限循环,好比单摆运动在,电工书中称为“电磁振荡”。

3)对于电感负载相当于增加一个新电源,负载中的电压为:电源电压和电容器电压的矢量和,负载中的电流为:电源输出的电流与电容器输出的电流矢量和。

1.4  感抗=容抗,是产生谐振能的条件。

1)谐振能是电感和电容器共同产生的,称为“内电动势”。因为电感是做功的,电容器不会做功,是为了增加电路中的能量安装的。所以谐振能利用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计算。

2)电容器好比宏观力学中的配重,将原来的反作用力,转变为作用力。因内力+外力大于外力,所以在提升重物时利用配重,同理,电感与电容器合作电能会增大。

2.0 为什么利用谐振现象否认谐振能的存在?

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电工学》书中的理论是在交流电刚开始应用时的观点,在那时电路谐振现象还没有应用。电工实践飞速向前发展,电工理论至今不变,所以产生利用谐振现象,否认谐振能的存在。现在发现书中有四个失误:

2.1  对无功功率物理意义认识失误,产生错误的科学体系。

2.1.1 无功功率起名的根据:《电工学》书中讲:在纯电感负载中瞬时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代数和的平均值计算,计算结果为“”,零乘任何数都是“”。就认为感抗不消耗电能,无功功率不会做功,电路谐振不产生能量 ,所以起名“为无功功率”。

2.1.2 错误的根据:因为在纯电感负载中,瞬时平均功率是瞬时功率绝对值和的平均值,计算结果不等于“零”。所以感抗消耗能量转变电能磁能,应当起名为“电磁功率”。

2.2  电路谐振总阻抗分析失误,没有说明无功电流的产生。

2.2.1 公认观点:在电路谐振时感抗与容抗互相抵消,只有纯电阻起作用,得出结论:

1)串联谐振总阻抗最小,电流最大,电流增大是从电源输出的。

2)并联谐振总阻抗最大,电流最小,没有说明无功电流的产生。

因为谐振总阻抗分析失误,所以谐振计算公式错误,计算不出电流和电压增大值。

2.2.2 错误的原因:感抗与容抗相位差是时间角度,不能互相抵消,可以合作。

1)串联谐振总阻抗最大,电流最小,因为谐振产生“内电动势”,所以阻抗增大。

2)并联谐振总阻抗最大,电流最小,因为谐振产生“内电动势”,所以阻抗增大。

因为并联和串联谐振产生“内电动势”,所以总阻抗增大,从电源只输出有功电流,无功电流由电容器输出,负载电流为电源电流与电容电流矢量和,大于谐振前电流值。

2.3 对无功补偿认识失误。无功补偿只输出无功功率,负载有功功率不变。

2.3.1《电工学》观点:因为无功功率不会做功,所以负载有功功率不会增大。

1)无功补偿原理:电容器具有调相作用,电感负载安装适当的电容器,提高线路中的功率因数,减小从电源输出的电流,减少线路中的有功损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在无功补偿时,有功电流从电源输出,无功电流从电容器输出。负载电能不变。

2.3.2 《电子力学》观点:因为无功功率会做功,所以电流增加有功功率会增大。

1)无功补偿新原理:无功补偿属于广义的电路谐振,电感负载安装适当的电容器产生“内电动势”,与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作用相同,电埸力对电子做功输出电流。

负载中的电流是电源电流与电容器输出电流的矢量和,当电容器与电网隔离时,负载电流会增大,因为负载功率因数不变,所以负载做功会增大。节电为:负载节电+线路节电。

2)“内电动势”输出什么功率,是由负载性质决定的,电流通过电阻产生有功损耗,计算公式:P=I2R,当电容电流是电源电流几倍时,负载做功就是原来功率几倍。

2.4 谐振试验电路有失误,是否认谐振能存在的最重要原因。

谐振能好比是天下雨,电网好比是大海,支路好比是小河。天下雨不会改变大海的水位,但可使小河涨水。因为无功补偿的条件不相同,所以节电效果不一样,其情况是:

2.4.1 电容器直接与电网相通,做不出电能增大正确结果。

1)并联谐振试验:因为负载输入端电压不变,做不出电能增大结果。

2)串联谐振试验:虽然能做出电能增大现象,但分不清楚能量是从哪来的。

2.4.2 电容器不直接与电网相通,就会做出电能增大效果。

1)通过试验证明,并联电容器不直接与电网相通,都会做出电能增大现象。

2)串联谐振试验:输入端安装变压器和串联适当纯电阻,就会得知谐振产生能量。

因为书中讲谐振不产生能量,试验做不出电能增的结果,所以否认谐振能的存在。

 3.0 两个新定律是研究电阻负载节电的根据                   

因为在当代人们不知道谐振产生能量,所以世界没有节电的书。首创《电子力学》是世界唯一的节电学说,有两个新定律和新的计算公式,此书理论与节电奇迹如下:

3.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节电案例是谐振能存在的铁证。

3.1.1  无功补偿电能增大一倍案例:黄有银在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做无功补偿:

1)节电前:负载做功功率28.8 千瓦,有功功率因数0.31

2) 节电后:负载做功功率63.2 千瓦,有功功率因数0.98(电源电压不变,输入的电流减小,输入的电能不会增大);3)电能增大计算:63.2-28.8)÷28.8×100%=119.44%

3.1.2 治理有害谐波电费减少50%案例:在电工论坛中孙工发表的文章:他们安装电容器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有害谐波,不曾想谐波达到国家标准,用户电费会减少50%左右。

1)电费从每月22万下降到10万左右。(用电量不变,有电费收据为证)。

2)节电率:(22-10÷22×100%=54%,因为电能增大,负载做功不变。

电工理论与实践相矛盾,理论必然向前发展,产生新的学说

3.2 视在功率守恒定律:虽然《电工学》书中没有讲,但实际计算中已经应用。

1)在电网中电源(包括内电动势)输出的总视在功率,与负载消耗的总视在功率相同。(2 电感负载中输出机械能或电能功率,等于输入的视在功率。如变压器;I2U2=I1U1

3.3 谐振定律:在《电工学》不承认谐振能存在,所以没有此定律

1) 在独立交流电路中,同时含有感抗和容抗时,因为它们的电流与电压相位相反是时间角度,不能互相抵消,可以互相合作。当感抗等于容抗时发生电路谐振产生“内电动势,输出新的电能。此能量产生属于物理现象,称为“物理能或谐振能”

2) 电感负载谐振时的电流与谐振时感抗X2成正比,与原来的纯电阻R成反比。

3 电感负载的有功功率为谐振电流的平方与纯电阻的乘积。计算公式:P2=I22R,其它公式在《电子力学》书中[1]

两个新定律+新计算公式+增大案例=谐振能存在。输入+谐振能=输出增大。

4.0 《谐振节电器》是各种节电器发明的基础

谐振能是节电器的“灵魂”,否认谐振能的存在,节电的效果就无法解答。因为发现谐振能的存在,所以发明《谐振节电器》,此发明是各种节电器发明的基础。

4.1 实用新型《谐振节电器》,发明专利号:ZL 2013 2 0408166.8此发明与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台发电机的发明一样,具有重大意义,可推动各种专用节电器的发展[2]

1) 一个特征:利用谐振能,负载中的电流和电压,必须比原来增大。

2) 二个规律:一是节电效果与负载的功率因数成反比。二是节电的成本与电流频率成反比。对于纯电阻负载必须应用中高频率,必须全正弦波。

3) 二个效果:负载节电+线路节电。

4) 三个关键:电容器与电网隔离,电能表与电容器隔离,阻性负载变感性负载。

4.2  不同电工理论对节电发展作用不相同[3]

4.2.1 《电工学》属于对电能的感性认识,利用谐振现象,否认谐振能存在。

1)在无功补偿开始阶段,无功补偿原理讲:减少线路中有的功损耗,推动无功补偿的发展;当无功补偿推广全世界后,发现负载做功会增大与无功补偿原理相矛盾。

2)因为没有谐振能的存在,负载做功增大无法解答,影响节电的发展。

4.2.2 《电子力学》属于对电能的理性认识,利用谐振现象,说明谐振能存在。

1)在电阻性负载中,串联较大的电抗器,将阻性负载变成感性负载。

2)从感性负载节电向阻性负载发展。又因为阻性负载不受频率限制,可应用中高频率集成电路,节电效果增大,应用范围广泛,也可在直流电路中应用。

5.0  电阻性负载节电方法探讨!                

《谐振节电器》属于原理发明,对电感和电阻负载都适用。在当代阻性负载节电还处在开始阶段,因为谐振能没有发现,找不到提高节电率的方法。

5.1  电阻负载应用谐振节电案例:

5.1.1 阻性负载节能灯节电主要原因:节能灯的节电效果是公认,是国家推广的产品,从节能灯电路中看:在输出端串联电抗器和电容器增大电压,电压提高就是电能增大。

5.1.2 变频器节电效果与谐振有联系:变频器就是通过二极管和三极管等元件,改变电流的频率。在电路中存在电感和电容两种不元件,产生谐振现象。

5.1.3  阻性负载节电案例:丁昌盛和何元宗二人在纯电阻负载中节电的案例:

1)原来每天用160千瓦。(2)节电后减少到40千瓦,(3)计算结果电能增大3倍。

5.1.4 电阻串联电抗节电试验:(1 安裝电容器前輸出:功率因数0.337,輸出有功21.4瓦。(2) 安裝电容器后輸出:串联40微法电容器功率因數0.903,輸出390瓦。

3)安裝电容器前后对比:(390-21.4)÷21.4×100%=1722%,(按10倍左右计算)。

5.2 当代阻性负载节电存在的问题:没有正确理论指导,就没有方向。

5.2.1 应用低频率节电成本高,体积大。应用串联电抗器和电容器节电推广困难。

5.2.2 利用变频器输出的中高频率节电器,如:电磁炉、微波炉和电磁取暖炉等输出端联接负载,感抗与电阻比值小,利用提高电能转换率节电效果小,推广意义不大。

实践案例是研究节电的理论根据,正确的节电理论是节电研究计算的条件。

5.3 电阻性负载节电方法探讨:低频变为高频电流,利用增大电抗增大谐振能。

5.3.1 增大电抗理论根据因为电路谐振产生能量,增大电抗就会增大电能。

1)电路谐振定律:谐振能大小与谐振时感抗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变压器工作原理:变压器输入什么功率和大小,是由输出功率和大小决定的。当输出端负载串联较大的电抗器后,负载功率明显减少,I2U2=I1U1 ,输出=输入不变。

 5.3.2 增大电抗计算结果:谐振能计算公式,是研究节电的设计的依据。

1)谐振前后负载电阻是不变的。谐振电流计算公式:I2=Q2I,有功功率计算公式:P2=I22R,式中电阻R是不变的,所以谐振时电流增加几倍,负载有功功率就增大几倍。

2)根据计算和试验设计要求:感抗与电阻比为31,功率因数在0.3左右。电能增大3-5倍,当电磁炉、微波炉和电磁取暖的输出端电感与电阻比增大,节电率会提高。

5.4 电感负载增大感抗节电计算计算例题:独立5000伏安的单相变压器输入电压3300伏,输出电压220伏,输出功率因数0.8,线路总阻抗很小略,负载消耗有功功率为4000瓦,计算不同节电原理的节电效果?当感抗增大一倍时的节电效果?

1公认无功补偿原理:负载做功功率:5000×0.8=4000(瓦),就没有节电效果

2、 新的无功补偿原理:因为是独立电路,无功补偿负载做功会增大,有节电效果

1)负载电流:5000÷220=22.72安。(2)负载总阻抗:220÷22.72=9.68欧姆。

3)纯电阻:9.683×0.8=7.75。感抗:欧姆

4)自然品质因数:5.80÷7.75=0.75.5)有功电流:22.72×0.8=18.18.

6)谐振总阻抗:220÷18.18=12.10欧姆。(7)谐振品质因数:Q2=12.10÷7.75=1.56

7)谐振电流:I2=Q2IP =1.56×18.18=28.36

8)负载有功:P2=28.362×7.75= 6233(瓦)。谐振对比:6233÷4000=1.56  (倍)。

3、 增大感抗:有功功率因数0.3时,输出电能增大7倍左右。

因为原来总阻抗为9.68欧姆,纯电阻7.75欧姆不变,按31设计。总阻抗为7.75×3=23.25欧姆。(3)总电流:220÷23.25=9.46安。(4)功率因数:23.25÷7.75=0.33.5)有功电流值:9.46×0.33=3.12安。

6)谐振总阻抗:220÷3.12=70.51欧姆。(7)谐振感抗:X2=70欧姆。

8)谐振品质因数:70÷7.75=9.03.9)谐振电流:9.03×3.12=28.17安。(10)负载有功功率:28.172×7.75=6150瓦,(11)谐振前有功功率:220×9.46×0.33=687(瓦)

12)串联电抗器后电能增大值:(6150-687)÷687×100%=795%,经试验误差不大。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电感负载利用增大电抗会增大节电效果,同理电阻负载应用增加电抗也会有节电效果。尤其是阻性负载不受频率限制,可利用中高频率集成电路。

6.0 总结: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必然的!

1) 当代电工实践走在理论前面,理论阻碍节电的发展。

2) 电路谐振能确实存在,已经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3) 电阻性负载增加感抗与纯电阻比值,可以节约电能。

4) 发现谐振能和发明谐振节电器,能推动节电的发展!

两个新定律+谐振节电器专利+电能增大案例+试验电能增大=《电子力学》。

如果谐振能得到公认,应用《电子力学》做教课书,就会推动节电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作者: 曾凡昌、黄有银、丁昌盛何元宗、曾海合写学术专著,20166月《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节电新学说《电子力学》,第十章 电路谐振,154页。

 [2]作者曾海,写的文章:《第一台“谐振扩电器”在中国诞生》,2009在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今日科苑》杂志,12期发表,53-54页。

[3]作者:曾凡昌、黄有银,【《电子力学》是《电工学》的新发展】,201612期发表在山东科学技术厅主办的《科技信息》杂志,“科教视野”栏目,第93页,下数23-42行。

 [4]作者曾凡昌、黄有银写的文章《推广谐振节电器是解决能源环保的关键》,2014年发表在《电力科技三角洲》杂志第4期,“科技与探讨”栏目,第115-118页。

 

作者:曾凡昌, 男, 19412月出生,籍贯:辽宁省辽阳县河栏乡,19618月中专毕业,

单位:鞍钢弓长岭矿业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工基础理论,节电技术。《电子力学》主编辑。

通信地址: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团山街头道沟委16-4-4,邮编111008,手机:15041905545

作者:黄有银,男,19387月出生,1965年大学本科毕业,教授级高工,亿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获得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人民日报、中国百佳绿色财智人物和中国专利杂志“五项奖”。编入<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中国知名专家人才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

2018-03-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