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安东老王 2018-03-14

年代:辽代;形制、特点: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现状:残存八级,2013国保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本篇图片作者:遼塔天翔;四方客;

        永安寺塔,当地俗称塔儿照塔,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城东10公里刁窝乡塔照村北50米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永安寺座北朝南,包括山门、前殿、门楼、后殿、东、西配殿等建筑,拆毁于1952年。现仅存佛塔一座。此塔未见各种文献记载。其建造工艺和艺术风格均与智度寺塔、云居寺塔相同,尤其是砖制斗拱形制做法完全一致,应为辽代建筑。而其雕工精细、构饰华美、造型优雅、比例协调,不失为辽代密檐式塔的典型建筑。
        此塔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原为十三级,现存八级,残高19.1米(一说据残存木角梁判断,此塔应为七层密檐)。因塔顶层破损严重,塔刹形制不详)。塔座呈须弥座式,高3.5米,围长24.8米。因年久风化及人为破坏,其砖雕纹饰已残破不全,失去了原有面目。塔座顶层砖雕两层硕大的仰莲莲瓣以承托塔身。塔身层高3.6米,正南面辟券门佛龛,高2米,宽1米,壁厚72厘米,龛壁正面墨书“界纳须弥”四字。其他各面间作砖雕隔扇券门及破棱盲窗,每窗上方嵌石刻梵文。第一层檐部置砖雕双抄五铺做斗栱,每面三攒挑出塔檐,且檐椽皆为木质。以上各层叠涩出檐。         
        1992年5月,列为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寺塔赏析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永安寺塔复原图:辽塔引自黄涿生《涿州永安寺辽代佛塔》(文物春秋,2007年第3期)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友辽塔分析道:涿州永安寺塔是典型的河北辽塔造型。其典型特征为:一、正南面辟真券门,内有塔心室。东、西、北三面均为假券门。四隅面雕刻假窗(永安寺塔为破子棂窗)。二、转角倚柱雕成八大灵塔,普拍枋下无阑额,代之以如意云头。参见下图。此外,涿州永安寺塔的基座尽管残破,但仍能看出束腰、仿木平座、以及仰莲(下图),都是辽代特点。其大檐斗拱也是辽代风格。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为砖木结构,各层出头的檩子先烂。一层下是砖砌斗拱,以上各层叠涩而出。券楣卷草和上面的如意云头保存完好,造型古朴。参见下图: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永安寺塔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四隅面的假窗上镶嵌有白色梵文刻石;梵文四处现只剩两处了。参见下图: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转角壁柱也是塔身富于装饰性的部位。永安寺塔的角柱采用了辽金常见的经幡造型,虽破但难掩其秀丽。参见下图: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友四方客诗意地评论道,千年的古塔孤立于此,残破的塔身说不尽的风雨沧桑。只有一排小树愿意成为古塔的屏障。塔下孤单少年似乎满腹心事,绕塔逡巡不去。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涿州永安寺塔(辽·市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