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和燕国是战国时期的两大强盛诸侯国,同列战国七雄,不过两国却是七雄中存在感最低的两个国家,尤其是韩国,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直被邻国欺负,是七雄中最怂的一个。其实,最初的韩国并没有那么差,韩国也曾风光过,是三晋中的翘楚。那么为何韩国会沦落到不如跑龙套的燕国? 韩国是从春秋霸主晋国分出来的,作为晋国的主要继承者,韩国的底子是非常不错的。韩国占据着富庶的三川郡和战略位置重要的上党地区,控制着战国时代最大的铁矿山宜阳铁山,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比赵国的条件要好不少。韩国不仅物质条件好,而且军事力量也不差。韩国拥有发达的武器制造业,不仅士兵素质高,而且装备精良,就跟二战时的捷克一样。《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韩卒之勇,天下莫能当。 韩国凭借雄厚的底子,在战国初期也是狠狠的嘚瑟了一下,吞并了实力不弱的郑国,又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韩国因此走向鼎盛,在和魏国的争锋中屡屡占到上风,风头盖过了赵国。可以说,韩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崛起的国家,比偏安一隅的燕国强了不少。在桂陵之战后,韩国曾帮助魏国击退了齐国、卫国、宋国的联合进攻,韩国的实力可见一斑。不过韩国的地理区位条件太差了,四战之地,不好防守,而韩国阔了以后又有点飘,到处惹事,结果在和周边强国的争霸中元气大伤。前293年,秦国蜀地发生内乱,韩国联合魏国趁机发动“伊阙之战”,结果不仅没捞到便宜,还让秦国揍得满地找牙,损失惨重,被迫在向秦国求和。公元前290年,韩国向秦国割让武遂周围二百里,韩国从此开始衰落。 而就在韩国开始衰落的时候,燕国却在燕昭王的领导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国力急剧上升,逐渐超越了韩国。燕昭王在位期间,燕国大破东胡、朝鲜、真番,拓土辽东七百里,把北方的游牧民族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还差一点灭了强大的齐国,离超级大国只有一步之遥。不过燕国没有把握好机会,君臣猜忌,继位的燕惠王逼走了大将乐毅,让齐国翻了盘,燕国不仅丢了齐国的沃土,而且元气大伤,最后在七雄争霸中打了酱油。当然,韩国更差,连酱油都没得打,秦国派了个投降的太守内史腾就把韩国摆平了,韩国成为七雄中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