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蒂芬·霍金:再见,我回我的宇宙了。

 yezhu8888 2018-03-14

BBC 消息,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享年 76 岁。


让人头皮发麻的一个巧合是,1 月 8 日是霍金的诞辰,而这天恰好是伽利略逝世 300 年祭日。而今天,霍金走的这一天,正是爱因斯坦的诞辰。


宇宙中的巧合,又有谁知道呢?也许这是惺惺相惜的天才们以生命轨迹做暗号,来遥呼相应的一种方式吧。


提起霍金,扫描君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张照片:



普通人在办公椅上坐一天就觉得憋屈,霍金却几乎在轮椅上度过了他的一生。


在霍金的前小半段人生里,他用极短的时间就获得了牛津大学自然科学的一等荣耀学位,之后很快转到剑桥大学学习宇宙学。

霍金年轻的照片

然而大学还没毕业,上帝与这个 21 岁的年轻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霍金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


当时医生很直白地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快不行了,最多只能活 2 年。”


霍金却硬挺下来了。然而他却为此付出了代价 —— 身体持续恶化,行动走路必须使用拐杖,逐渐失去写字能力。


霍金的结婚照,那时只能勉强靠拄拐杖站立。

1965 年,23 岁的霍金依旧拿到了剑桥的博士学位并留下来做研究。这个时候他还在不断尝试进行实验,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虽然最后实验以爆炸告终。


在这一时期,霍金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这一著名理论。


1985 年,霍金因为患肺炎而做了穿气管手术。这一次,他彻底丧失语言能力。对外表达、交流的唯一工具就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三根手指操纵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


制造一个句子通常需要 5-6 分钟,而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花费 10 天的时间。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1988 年,霍金著成了这本震惊世界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目前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 40 种文字,累计销量达到 2500 万册,成为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与此同时,霍金的健康依旧在恶化。虽然在 2005 年,霍金只能使用脸颊肌肉来控制通讯设备,即使这样,这位“轮椅上的科学家”从没放弃过对宇宙的探索,依旧孜孜不倦地工作。


同样没有丢失的,还有他对生活的信心。他尝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趣,甚至与常人没什么不同。


在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中,霍金本色出演,客串了自己一把。他说,“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生活大爆炸》剧照,霍金与谢尔顿。


2012 年,霍金还在国人赵晓凯收藏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上印上自己的两枚指纹,并留下了题词:


To ensure the long term survival of the human race we need to disarm all nuclear warheads and promote world peace!


中文翻译过来就是:“为了人类长期生存,为了世界和平,我们需要销毁所有核武器”。


霍金曾坦言,自己最喜欢被视为是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平常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而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天才与幽默却鼓舞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平常人。


霍金办公室里贴有这么一张照片和一段话:


翻译过来大意是:


不论在何时何地,

不要盯着脚下的土地,

要仰望头顶的星空,

要保持不灭的好奇,

以及对自然的永恒敬畏。


20 世纪 80 年代,霍金提出的无边界设想的量子宇宙论,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几百年的“第一推动”问题。1988 年,霍金与彭罗斯一起,因为证明“奇性定理”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荣获了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席,这是自然科学史上继牛顿和狄拉克之后荣誉最高的教席。


霍金是如此优秀,如此鼓舞人心,以致于最近几年在网络上他被被频繁误解,以致于被认为是“唯一一位活着但我们却都以为他已经逝去了的伟人。”


不过这次,在这个静悄悄如往常一般平淡的中午,霍金是真的离我们而去。



史蒂芬·霍金先生也许会说:再见,我回我的宇宙了。


但愿我们也能永远铭记他以及他所做出的贡献、为人类带来的勇气,并予他回应: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没有边界。



“不断学习,不断探寻根问问题,机会将是无限的。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