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泼墨荷塘 淋漓酣畅——李辉花鸟画浅议

 我是圭水 2018-03-14

李辉,著名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副主席,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多次担任全国及全省美展的评委。作品三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奖。出版有《李辉画集》《李辉水墨画》《为荷心动》等二十几种画册。

李辉 香郁寒枝 80cmX50cm 2012年

泼墨荷塘 淋漓酣畅

——李辉花鸟画浅议

文/ 金 石

心像、心香、心象、心相、心向、心乡……这是笔者对艺术由客观到主观再到客观过程的自我描述。同一景观,每个人入眼的自然图式(心像)是不同的,产生的情景感动模式及艺术灵感(心香)也因人而异;因发现事物的生命情趣、精神意韵(心象)千差万别,从而有了用画笔揭示和描述这种美好的冲动(心相)也就顺理成章;在含道映物、问琴于弦的创作过程中,真正的艺术家都有用高超技法达到表现极致(心向)的信念与理想,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是作者对客观物象自我体悟(心乡)的叶落归根。同样,巴尔扎克曾说,画家只有拿起画笔的时候才能思考,精辟地道出了画家思维的本质特征。

画家之所以必须拿起画笔才能思考,是因为他的思维所借助的是一种特殊的、可以在空间中展示的和能够直观的视觉符号系统。绘画语言的直观可视性,决定了它与绘画形式的同一性。吴冠中把画家的思维称作“形式思维”是有道理的。中国画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其辉煌和璀璨无与伦比。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枝秀美的花朵,更是充满顽强生命力的中国符号。对中国画的发展、继承和创新,就是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创作充满时代气息的最新颖、最美好的图画,是画家立足于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

李辉 花开涉水香 2017年

在国画三科中,成熟最早的是人物画,技法最完备的是山水画,普及程度最高的是花鸟画。花鸟画独立于魏晋以后,宋元发展至顶峰,明清全面普及,至近现代巨匠辈出,星光灿烂;在当代依然是大家荟萃,团花簇锦。如今,花鸟画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其独特的寓意性、象征性,成为文人雅士借物咏情的载体,是他们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和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手段。很多老百姓喜欢花鸟画,因为远望,它是深邃的苍穹宇宙;近观,却是云海的花鸟世界。有唤起当代人理性意识,谛听自然之声,对话天籁之音的魅力,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丰硕馈赠。

李辉 轻露天香 2017 年

李辉 问雨 2017 年

花鸟图式的美妙组合,透射出艺术的奥妙之光,生命的美妙瞬间。花鸟画可谓知音易求,友满天下。作为一位有实力、善思考的花鸟画家,李辉以满构图水墨荷塘的山水图式驰名于画坛。密密匝匝的泼墨荷叶,横斜穿插的写实莲梗,藏在深闺的禽鸟荷花……一望而知就是李辉的“自家面目”。绘画的空间形式,就是它的语言构成;绘画形式的两大因素——形与色,同时也就是构成绘画语言的“语音”和“词汇”。在绘画中,任何一个特殊形式,都是作为一种传达感情信息的符号,作为画家思维的直接体现而存在。

李辉 秋意荷塘 100cm×80cm 2013 年

李辉似与不似、酣畅淋漓的《水墨荷塘》系列,让人想起明道先生的名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阳明先生的写怀:“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都离不开主观上对自然的敬畏和学习,无论是物我交融还是情景汇合,均达到可滋生修为的化境。可谓:心神藏不露、笔细润万物!且行且歌,以物寄情。作品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以师古出新的大无畏精神,在宣纸中大胆加入西画构图等观念。笔皴墨染的造形,使画面云蒸霞蔚,光色浓烈、动感横溢。可染先生曾言“可贵者意,所要者胆,意与识会”的写意三昧,在这里我看到了真真切切的成功践行。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作诗火急迫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腊月游孤山访惠勒惠思二僧》) 说的是创作中及时捕捉记录灵感的重要性,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画家的创作。一幅画的产生,常常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某一契机的触发,引起一系列的反映所逐渐形成的。

李辉 风雨妙颜 50cm×80cm 2012 年

李辉 水墨秋塘系列之一

50cm×80cm 2012 年

李辉 水墨秋塘系列之二

50cm×80cm 2012 年

李辉 水墨秋塘系列之三

50cm×80cm 2012 年

李辉 水墨秋塘系列之四

50cm×80cm 2012 年

李辉 水墨秋塘系列之五

50cm×80cm 2012 年

李辉 水墨秋塘系列之六

50cm×80cm 2012 年

李辉 绿云带雨 2017年

作画前的预想,或许只能称为一个假设,因为创作的轨迹经常不是按程序来进行的,而是在不断地发现与修正中对假设的一种充实。李辉的《秋雨》《秋色无声》《雨塘喧荷》《清夏无尘》等小幅作品,可以说是“无意于佳乃佳”的典范。在水墨晕染的开始,荷叶、禽鸟形与色一接触纸面,便自发地组成一股力量,仿佛要挣扎着脱离作者的控制,以其散漫的,甚至是无目性的形态展开。画面上出现的一些墨迹色泽,甚至是模糊与零乱的,它似乎有意将作者脑中的那些缥缈的想象一下子打乱,使其消失,把一种浪漫化为现实。

而后,荷叶、禽鸟、荷花交相辉映,面对这些迹象,不免让人困感,感觉自然的妙不可言。而画作的实际,实际到仅是一根线条长与短的比例,叶与叶的错综;此物与彼物之间明暗度上的差异,以及一块颜色的色彩取向等细节。几根线条,经过一段饱满挺拔的舒展后,渐渐地弯曲了,透出了一个形状。也许仅是这一细节,不知何故,竟会牵动某种柔情,带来一阵不可名状的感动,仿佛凭借了些微的线体可以进入一个由自己营造的境界。这类情绪的产生,多半是笔底的形迹,触动了作者心中的某种感觉而引起的。

李辉 无花亦闻香 2017年

生活中诸多体验经常化为朦胧的感觉而存入潜意识,一经某个机遇的触发,便会自然地涌现。这种时刻,画面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的影像,经过心灵的糅合,进行着交流。感觉中的意象一旦与画中的某一点融合,顿时会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波浪,对自然的认知,化成形与色悄悄地渗入画面。当然,随着画面的进展,被触发了的感觉又将退隐,曾经发生过的感悟,很可能仅仅在画面上留下一处隐约可见的痕迹与印入脑海的记忆相佐证。花鸟生命和宇宙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李辉 临晨秋雀声 200cm×200cm 2013 年

李辉 本性无尘 140cm×80cm 2014 年

对自然“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愫,“触景”也好,“借景”也罢,都是手段,“生情”才是目的,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以“我”提升并生成“心造之境”的过程。于绘画者来说已不独为“状物”,而是在“言志、寄情、示气”,是自然与心灵相融合、相生发、相升华的精神创造。李辉《夏花如梦》《秋雨惊梦》《新雨带秋凉》等宏大巨制花鸟画,以百荷千叶高妙天成的图像组合,禽鸟争鸣臻善尽美的真实存在,透射出烟波浩渺的自然氤氲,就仿佛时光在那生机盎然的一刻倏然停滞,是繁复通透、澄怀观道的美妙瞬间。静对犹如听无音之乐,读无字之书,感受文化浸润、提升自身修养,感受形式美形而上的滋养。

李辉 红衣不奈秋 120x240cm 2013年

“画虽小技,可达乎道;其绘事之法,规矩之处,可以言传,神妙之处,必由悟入耳。”大自然给了李辉灵感,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生命家园里的灿烂与辉煌;他以60 后画家的生活意趣和思想眼界去阐释、构建着自己灵动鲜活、层次丰富、奇姿卓卓的艺术语言。

以心绪去演绎自然的无限性和丰富性,把时间与空间在瞬间给予凝定,在喧嚣的现实中建立宁静的精神制高点。画面空间中充满的是心象符号,洋溢着气韵高古的追求,它们是可视的,又是难以捕捉的,它们是具体的,却又是抽象的,既具哲学的冷峻性,又具禅学的自由性。它们所表现的不是自然的物质性和真实性,而是自然在画家精神中的映象和心绪的折射。因此,尽管笔墨婉转起伏、跌宕有序,但均不是线性思维方式的因果展示,它们表达的是远离了逻辑关系引力后的自由书写;是在感性的九曲十折与理性的静观物态之间建立起的淋漓酣畅。

主管:贵州省文联 主办:贵州省文联

编辑出版:贵州南风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