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3-14


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要了解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什么是“互联网+”?

笔者根据最近看书学的,现学现卖,简单总结一下,也是个人并不一定成熟的总结。希望给感兴趣的朋友些许启发:

什么是互联网+?

它是一种商务活动。“互联网+”其实就是构建互联网化组织,创造性的使用互联网工具,以推动企业和生产更加有效率的商务活动。

前“互联网+”时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IT信息化阶段,主要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应用;第二个阶段就是纯互联网时代,包括大量的互联网游戏、互联网营销及电子商务公司的出现,这个阶段对企业本身的传统商业模式影响不大,更无法改变整个产业生产。

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互联网+企业时代

这一阶段主要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主要是以消费品企业电子商务、互联网化为前沿阵地,从企业顶层的商业模式,再到基础保障层面的组织都发生深刻变革;

第二个,互联网+产业时代

从2013年开始活跃,也就是产业的互联网化。其本质是对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互联网化改造,例如:流通4.0,通过互联网,把供应商、制造商、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增收、节支、提效;金融4.0,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规避P2P风险,借助流通4.0交易平台,提供高效的在线供应链金融;工业4.0,由德国率先提出的,高度灵活的数字化和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模式。

第三个,互联网+智慧时代

“互联网+”的未来,从IT,到互联网、企业、产业,所有的事物和经营活动都数字化并融会贯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使人类进入智慧的互联,即人工智能时代。

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的简单概述,农业跟其他的企业或产业一样,从农业企业的信息化开始,农业也将经历农业的企业互联网化、农业的产业互联网化,最终走向农业的“互联网+智慧”时代。

互联网+农业企业

现在很多农业企业都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探索农业企业互联网化新兴商业模式,以应对中国农业目前信息沟通不畅、组织能力低下、产业链上下游分散、物流水平落后、金融资源不充分、品牌意识相对薄弱、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

案例有:本来生活——保证食品健康和体系的建立。2012年在北京成立,致力于改善中国食品安全现状,成为中国优质食品提供者。

互联网+农业产业

中国农业的产业互联网化,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更多的是在企业层面进行卖货、聚粉、建平台方向的布局。覆盖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在农产品流通、农业互联网金融、农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尚未出现颠覆式的创新商业模式,尚未真正借助互联网来实现全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农户直接到零售终端或消费者手里。

互联网+智慧农业

即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农业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将大大节约农产品资源、加大农产品流通率,促进农业生产率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主要表现在:

种业的大数据应用

一是避免种子质量风险的大数据运用;二是有利于新技术、好品种的交流。

种植过程中的大数据应用

一是种植过程中的大数据智能控制,实现高效种植;二是天气大数据,预见农作物损失。农产品市场大数据应用

一是对接生产和市场信息,缓解供求矛盾;二是搭建农产品品质可追溯系统;三是大数据管控生鲜损耗,向损耗要利润。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

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的改造中国的农业产业链,覆盖包括农资农机→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全部环节。具体包括:互联网+农资农机,如河南万庄;互联网+农业生产,如联想佳沃;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如1号生鲜等等;

互联网+农业创新模式

这个主要包括互联网+休闲农业,如去农庄网;互联网+淘宝村,如浙江青岩刘村等等。

其他具体案例,我就不一一展开了。之前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查阅。 —— 以上文字总结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农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