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早年先后中秀才,后又相继中举人、进士,文章和书法都受到过极其规范的训练和约束。有专家认为,他的书法一扫清代科举制下书坛的清规戒律,而以线条粗细自然变化,用笔提按顿挫徐疾有致来体现书法的节奏感。擅长楷书和行书,市场上见到的绝大多数为行书,书作上字结体往往左低右高,呈斜势,自出机杼、独具个性。蔡元培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导师,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一面旗帜,他的书作除了艺术价值外,还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献、文物价值。 弘扬中华文化经典,传播中华书画艺术....... 向历代 书画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刊文编辑:朝海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