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会孩子怎么和挫折打交道,才是成长的必修课

 龙神天意 2018-03-15

有些时候,日子就是这样的,就算在澳大利亚,也一样。再糟糕的日子也总有结束的时候,等你一觉醒来,迎接你的可能就是一个美好、奇妙、无与伦比、超级棒的一天。

教会孩子怎么和挫折打交道,才是成长的必修课

亚历山大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这一天他过得非常不顺心,早上醒来就发现头上黏着口香糖,然后妈妈忘了给他带午餐甜点,然后好朋友抛弃他,然后……全书都是亚历山大的独白,他讲了一件接一件的倒霉事,不动声色的语言叙述,配上冷冷的黑色线条画,仿佛蕴涵着随时爆发的力量,让故事凸显不一般的张力,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共鸣。最后妈妈冷静客观的安慰,也是一种直面现实的力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与真正的生活和解。

一个人能活下去,需要两种能力:第一,他能找到吃的,第二,能在找到吃的之前不被饿肚子吓死。前一种是满足愿望的能力,后一种是耐受挫折的能力,缺了哪样,人都活不长久。亚历山大这倒霉和沮丧的一天里,他的愿望备受挫折,这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呢?

教会孩子怎么和挫折打交道,才是成长的必修课

亚历山大一日橫遭十四难,在沮丧中过完了这悲催的一天。这本书带给小孩子的第一种滋味儿常常是“用别人的不痛快让自己痛快痛快!”孩子可能会说:“亚历山大真够倒霉的!”但在他们的惊叹中,你也许可以发现一丝狡黠的快意。切记,这个时刻,完全没必要教育孩子——“消费别人的痛苦是不道德的。”因为这种感觉只是一个开始,不要让说教打断了孩子的情感。

短暂的快意之后,他们可能会很快地认同亚历山大。孩子们发现:亚历山大的霉运其实也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这种共鸣常常让孩子感到来自内心的某种震撼。当然,这种震撼通常是内隐的,它不一定会浮现在孩子的表情中,甚至不会浮现在孩子的知觉中,但,它的确发生了。

孩子的情感和语言功能尚处在发展中,他们可能无法清晰地描述和命名这种震撼感,他们甚至因此感到迷惑——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难道只是想告诉我亚历山大这倒霉的一天吗?——孩子的内心开始质疑这本书一开始带给他们的“痛快”功能。这时候,父母的解读通常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本书的显性涵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无论澳大利亚还是柬埔寨,事情都差不多,该认就认了吧。”

然而,这本畅销数十年的经典绝未止步于此,在所有的故事及其涵义背后,还传递着一种深刻的幽默和自嘲

教会孩子怎么和挫折打交道,才是成长的必修课

在繁重劳碌的工作后,当你抱怨这让你郁闷抓狂的一天时,或者当你干脆将自己的微博起名“压力山大”时,你的幽默和自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为你的幸福而工作了。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心理功能,然而,这种功能却并非被每个人所拥有。幽默和自嘲是升华挫折的高级能力,它是愿望与挫折的巧妙和解。这本书中隐藏的对亚历山大悲催的一天某种调侃,是此书最具价值的部分,这种隐微的调侃并不会让孩子觉得亚历山大是可怜的, 相反,它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告诉孩子,生活中的窘迫不会让世界坍塌,它同样可以成为滋生快乐的土壤。

教会孩子怎么和挫折打交道,才是成长的必修课

亚历山大和倒霉、烦人、一点都不好、糟糕透顶的一天》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着一种深刻的生活态度,年轻的父母们, 学会用这样的方式为孩子解读世界吧。不过,父母们也无需刻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精心设计”出这样“经典的”倒霉的一天。因为在每一天的生活当中,敏感幼弱的孩子能自然感受到不如意的“打击”,请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了解“日子就是这样的”,学会与真正的生活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