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诗人杀人劫财,却成为苏轼偶像,留下一首侠义诗让人敬佩不已

 昵称7563359 2018-03-15

这个唐代闻名一时的诗人决定今天干一件大事。按照古今套路,做这样的事情必须选在“月黑风高夜”。

然而,他就是他——他不是贼,不是强盗,他是一代好汉!他独自喝了三大碗酒,大呼三声痛快,然后跑到老师平日藏钱的地方,拿走老师今日做死人生意所赚外快。临走前,他特意向他的同门好友告别:“兄弟我在这鬼地方待不下去了,老师从死人身上赚来的这些钱,正好用来养活我这个活人!告辞了诸位!今日一别,后会无期!”

说完此话,他扬长而去,从此消失于江湖再无消息。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所写《齐鲁二生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公是名字很牛气的刘叉,刘叉的老师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韩愈!

韩愈文章写得好,所以经常会接下替达官贵人写墓志铭的生意,这让刘叉很是看不起。再说刘叉本来就是行走江湖的侠客,从来受不了寄人篱下的感觉。

想当初刘叉年少负气,曾饮酒后路遇不平,拔刀杀人,后来皇帝大赦天下才读书学诗。正所谓牛气的人不管做啥都牛气,玩刀耍剑厉害的刘叉,写起诗来也是才华横溢。当初投入韩愈门下作了两首诗,让他闻名天下,力压孟郊、卢仝,成为韩愈首席得意门生。

正是这样一个任侠之人,才会令李商隐、苏轼这等天才折服。李商隐为他立传,到了宋代,苏轼更是将他奉为精神偶像:“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冰柱》正是刘叉当年立足文坛的代表作之一,苏轼说他每次感叹自己因为年老多病才力不济时,就会吟诵刘叉的《冰柱》诗,可见苏东坡对刘叉的佩服尊崇。

刘叉虽然有《冰柱》、《雪车》这等长篇大作,然而最为后人传诵的,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侠义诗《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如其人,全诗不事雕琢,却于平淡中见新奇,让人读来酣畅淋漓。前两句说太阳照耀之处就会有不平之事,像我这种村野小民就是看不惯这种情况,一遇不平就要拔刀相助,可是人间不平事实在太多,多到磨损了我心中这把淬炼了千年万古的宝刀!

妙就妙在最后一句,以刀来比喻胸怀心绪,别开生面,尽抒刚烈愤懑之气,原扬州大学教授李廷先先生就对这一句大为赞赏。

金庸小说中对侠客的定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首诗就是一首为天下苍生鸣不平的奇诗,慷慨悲歌,尽显大侠本色。

唐代诗人多如牛毛,能够存诗留名的也相当多,刘叉虽然不能文名比肩大家,然而论其文其人,能担当类似武侠小说中侠客这个名号的,舍他其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