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州后生符正超的演员之路·台州日报

 窗前有树905 2018-03-15

    本报记者骆亚婷  

    符正超,2017年6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温岭大溪人。同年,“ACTION电影计划——大学生电影创客扶持计划”首部电影《最后一个夏天》开拍,他首次在电影中担任男主角。

    他说,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台州演戏。

    幸福的职业

    电影《最后一个夏天》于2017年6月在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开机,讲述了大学生林子枼的大学校园故事。

    符正超说,拍摄中的前5天,他平均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每天四五点起床,拍到半夜一点是常态;拍摄间隙眯上5分钟,就会睡着。

    有一次,他真的睡着了,迷迷糊糊醒来发现,监制正在帮他走位。那一刻,他很感动。

    符正超打心底觉得,演戏是一种幸福的职业,所有人都在为一个目标共同忙碌。

    拍完这部电影之后,符正超又接了一部民国偶像剧《铜鼓密码》,饰演一位十六七岁会功夫、会医术的共产党员。该片在贵州省都匀市的几家影视城拍摄时,恰巧一个影视城的老板是天台人,影视城里开了很多台州口味的餐馆。这让符正超很开心,在拍摄期间,还能吃到货真价实的家乡味道。

    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符正超在高中时偶尔接触了表演课,并渐渐喜欢。他就报了培训班,利用课余学习表演,后来成了艺考生,经过层层面试选拔进入表演专业。

    他觉得,表演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能满足他做很多职业的想法,体验不同的人生。

    表演系学习完成后,他没有急着出社会,而是选择去导演系深造。这个选择不简单。演员只需要完成扮演的角色,导演则要全面地把握整部戏。这个过程,他又花了两年。

    说起大学时光,符正超充满感激。上海戏剧学院每年有一次甄别考试,成绩排名最后一位可能面临劝退。那时,他压力太大了,也总是不太自信。所幸,老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天天和同学在排练室磨着,共同探讨。

    每次聚餐,全班14个人到齐,聊生活,聊专业,聊性格,把平时看不顺眼的一吐为快,把话说开了,第二天继续排练。

    在这种氛围下,符正超逐渐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甚至改变了从小不合群的性格。最后,他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被推选为话剧《莫扎特传》的男主角。

    关于演员和明星的区别,符正超有自己的理解。他说,演员是一份职业,而明星是时代产物;演员会随着时间的历练提升技能,而明星可能面临随时被替换的风险。

    他认为,做演员是一生的修行,热情总会减退,如果能坚持下去,就说明这行是自己真正热爱的。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