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山古镇“精神家园”定位之浅述

 无声一笑 2018-03-15

太湖之滨的无锡,位于美丽富裕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腹地,中心区域位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之间。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远交上海、南京二个大都市。区域面积4627平方公里,人口638万,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越全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明清以降,以繁荣的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码头、米码头著称,商市临水展开,渐成城市规模。随着沪宁铁路的通车,仰仗棉纺、面粉和丝绸、机器业发展,迅速崛起为中国近代工商名城,区域有所扩大。便利的交通物流、良好的工业基础及勤劳智慧的优秀人才,使无锡成为现代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城乡渐渐融合。尤其是近三十年来,无锡的经济飞速发展,家园的不断流迁嬗变,居民住房、工厂、商店、机关、学校得以拆迁,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功能区域更加细化,山水更加美丽,城市的发展极大的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而不变的是人们长期以来培育和向往的精神家园。纵观长达3000多年的无锡发展历史,其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其独特的地理、人文总是紧密相连,对无锡人“精神家园”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就无锡的山水地理和历史人文与城市规划发展作一概述,着重对惠山古镇这一“精神家园”的规划定位作一剖析。

一、无锡城的规划发展与山水的同构关系

无锡最早的城是吴王大夫伍员伐楚还师后奉阖闾之命于今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湖山村和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阖闾镇所建阖闾城,此地处于山水之间,跨地无锡、常州,古代同属常州(无锡县治古代属常州府管辖)。史称阖闾小城,城北靠仆射山、胥山、虾笼山等为屏障,山前有坡地,南临太湖,是以控制楚、越两国之入侵之屏卫,伍子胥后来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主持建造阖闾大城,即后来的姑苏城。

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无锡城背临城西惠山,沿水系形成街巷,众多水系形成荷叶状又称“龟背形”格局的无锡城,并有五里街自无锡西门与惠山相连,其城池形成的原因竟然与抗倭捍城有关。设东南西北四个门分别为靖海门、望湖门、试泉门、控江门。而运河水系的黄埠墩和西水墩分别形成风水概念上的“天关”和“地轴”。

穿城而过的古代运河发祥于先人泰伯开的伯渎河,泰伯之后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95年利用此河延伸开辟,属“古吴水”一部分,比战国时期楚大夫黄歇治芙蓉湖要早近三百年。此后,隋炀皇帝开挖大运河,元代贯通今日北京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在无锡城内除了穿越和环城的运河外还有呈放射状的九箭河和直河,南北向的城中直河穿城而过,将城划分为东西两半,弓河沿东城而行,两头通城中直河,从弓河分出东西向的9条支流,称箭河。沿着这些河街巷建筑起来,商市热闹其中。元《无锡志》记载“故老云,无锡有九龙峰,下有九涧,城中有九箭河,应之。谚云:九箭河,应之。谚云:九箭通,出三公。”由此看来,无锡名副其实是一个水乡城市。时代的变迁,可谓沧海桑田。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无锡才拆除了旧城墙,填没了城中的大部分箭河、直河。我们现在虽然看不到过去的水乡盛况,但是环城而绕、发达的水系依然能让我们想象得到旧时无锡舟楫繁盛的景象。

不言而喻的是,古代无锡城市的规划与山水成同构关系。无锡人民的生活,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文化空间和文化线路、物流通道、城市建筑都离不开这些山水,与这些山水关系、地理历史十分的紧密和亲近。

二、城市规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在城市的长远发展过程中,受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和民俗民风、政治经济等影响,城市规划类型往往受制于社会和自然地选择,各得其所。而居民的生活、居住都受上述这些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功能所影响,因此,古代的城区颇有生活气息。而现代城市规划,强调的是节约土地,合理定位城市各业功能,把一个城市规划成商业区、居民区、行政服务区、工业区、风景区等等块面的区域,以满足理想状态人们的心理企求。这样做却打破了古代城市的那种形神的交融状态,割裂了人们物质和精神在同一时空的同构关系,当然这也是社会发展和选择的必然。

而对于无锡来说,建设现代城市,更要注意保护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精神家园,以更好地促进民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三、惠山古镇“精神家园”的定位

无锡山水地理和历史人文及同构关系与惠山古镇的“精神家园”定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著名的“惠山古镇”,集中了许多精神层面的载体,那就是寺庙宫观和118所祠堂,以及与无锡人民精神生活有关的书院、诗社、茶泉、园林和花会,甚至还有墓园。流布于此的惠山泥人阿福是无锡的城市名片和形象代表。这些载体既反映了无锡工商发达,又彰显了无锡的农商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城市功能中,形成一个规模较大,区位较好的“精神家园”,目前此区域的惠山老街被文化部批准,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而“无锡惠山祠堂群”也于2012年度1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据此我们不妨可从游历、宗教和祠堂诸点,对惠山古镇“精神家园”的属性和历史地位作一浅述。

1.惠山历来是游历之地

锡惠山麓是无锡文明的发源地,而至少在1600年前,已有惠山集一说,古代的集就是现代的镇。时有南朝诗人江淹等来游惠山,作有多首景物诗,那时的惠山十分的清幽。唐朝的陆羽作有惠山寺记,是无锡第一部有关惠山风景名胜的游记。受制于地理交流的因素,古代的无锡最可以游玩的地方也许也仅是惠山而已。随着唐大历年间惠山泉的开挖,天下第二泉的名声远播江南,惠山成为文人骚客、黎民百姓流连忘返之地。明代正德、万历年间,秦金和邹迪光先后在此筑园林凤谷行窝和愚公谷,邹迪光还在寺塘泾建筑、千人报德坊和宝善桥,奠定今日惠山山水风景骨架。他还指出“园林,惟山水二字也”。另外惠山还有王园、黄园、惠麓小隐等众多园林,吸引着士人来此休养观赏,归隐园林,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明诗综记有“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满鞋香”的民谣,证明惠山当时的风景之美和游览之胜,同时也证实了市民是从西门到经过五里长街来到惠山的,这是一条传统的文化游线。到了清代,康熙和乾隆都是先后六次下江南,七次到惠山,可见其名声之大。吸引人们来游的是风景和古迹,还有甘甜的山泉,众多的寺庙以及祠堂。用乾隆的话来说就是“惟惠山优雅闲静”。而远在唐代,无锡人李绅将此山视为“家山”,还将二泉水远播京城。宋代的李纲再此育万松林,建设美丽家园。惠山寄托了人们的游览之情,更是生活的有机组成和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2.惠山寺是最早的寺庙园林

惠山最早的名字是华山,因华姓大族居住于此而名。公元423年,西域僧人慧照法师卓锡华山,传道播业,在此建丛林,形成无锡最早的寺庙园林,遂成东南大庙,华山由此改名为“慧山”,意为“智慧的山”,不知何年月,“慧山”定名为今日之“惠山”。唐朝佛教兴盛时满山皆寺庙,僧人千余,演变为梁溪首刹。我们可以从现在仍保存在原地、十分完好的惠山寺龙眼泉、唐宋石经幢、北宋末年的金莲桥和明洪武年间的古银杏等想象到那时惠山寺的繁荣。除了惠山寺外,惠山古镇还有数处佛教庙宇和道教宫观,有张巡庙和东岳庙、花神庙,有庙会和香会,以满足各种信仰的民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福佑一方。而宗教无疑属于精神层面的,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愿望。人们之所以愿意来到位于山区的惠山寺,还因为这里具有别的寺庙所没有的高僧和以二泉为背景,具有宗教色彩的茶文化。优美的风景,众多的古迹,吸引着各方人士来此礼佛膜拜。在崇尚宗教的年代,明代嘉靖年间日本策彦和尚也曾来惠山游览。惠山街上还竖有“惠泉福地”牌坊。可见,人们视惠山为精神上的满足,视为生活中的“福地”,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3.宗以教孝寺教忠

惠山最早的神庙是大王庙,祀开发无锡有功之臣楚大夫春申黄歇,唐代张继有诗题赞。东晋时期惠山出了个孝子华宝,公元481年齐高帝赐孝子额,以后又在二泉之麓建华孝子祠,成为今日惠山118个祠堂中实体存在最早的祠堂。由于地处无锡城西门外城乡结合部,惠泉山下,山灵水秀,风水极佳;陆路、水路交通方便,地价便宜。理学的兴起和统治者的推崇,大部分的祠堂在明清以后,沿惠山古镇的五里街、秦园街、上、下河塘、惠山滨北岸陆续兴起,直到1949年祠堂兴建才告停止,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祠堂群。光绪年间的无锡知县廖伦曾有联总结惠山的山水人文特色:“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巍然庙貌,宗以教孝寺教忠”。众多的祠堂吸引着无数的宗族乡亲来惠山祭祖,整个惠山镇呈现出浓重的忠孝节义氛围,宣扬天地宗亲师的价值理念。如果说西方以教堂作为其价值符号的话,中国人则以祠堂作为其神圣之所。除此之外,伴随着祠堂所产生和服务的戏曲、泥人也提供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而祠堂及其存在其间的活态文化依然对无锡人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家风家教,传统价值观的弘扬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教化作用,这是任何学校教育都不可替代的。

四、结语

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为此,在未来无锡城市规划中,特别要重视惠山古镇风景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建设,要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规范其建设和利用,监测其间的文化要素,注意其外观和内在的统一,还其本质,扬其精神,使其神形兼备。要从法律上保障此区域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完整性,保护和突出这个区域精神家园的属性,将宗教文化、祠堂文化、茶泉文化和园林文化发挥好,宏扬好,使之真正成为价值独立的人类文化遗产,传之久远,万代千秋。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管理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