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R-71“黑鸟”的一生之敌——米格-25“狐蝠”

 半梦书斋 2018-03-15

米格-25战斗机(MiG-25),北约代号“狐蝠”,是苏联米高扬飞机设计局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一种高空高速重型截击机,这型飞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

SR-71“黑鸟”的一生之敌——米格-25“狐蝠”

米格-25战斗机

20世纪50是年代末,美国提出了一系列的高空高速飞行器计划,其中最著名的便是SR-71“黑鸟”侦察机与B-70“瓦尔基里”轰炸机。按照美国空军对当时SR-71“黑鸟”的技术要求,这种侦察机最高速度将达到3马赫,超过当时现役所有战斗机的最大速度,普通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黑鸟”就更不要说跟踪监视了。

SR-71“黑鸟”的一生之敌——米格-25“狐蝠”

SR-71“黑鸟”侦察机

1958年,凭借着拥有研制米格-21的成功经验,米高扬设计局被苏联部长会议要求研制一种可以对抗美国空军B-70轰炸机与SR-71侦察机的截击机。1959年,米高扬设计局开始对新型截击机进行预研制与技术论证并将发动机作为首要研究方向。1960年,米高扬设计局用一架取名为E-150的米格-21战斗机加装了为米格-25研制的R-15-300发动机的进行试飞,R-15-300以试验型涡喷发动机15k为原型进行改装。1961年,第二架改装的验证机E-152加入试飞行列。同年,加装生产型R-15B-300发动机的E-152M试飞,至此,米格-25发动机宣告研制成功。

SR-71“黑鸟”的一生之敌——米格-25“狐蝠”

R-15B-300发动机

发动机确定后,米高扬设计局开始机身方向的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材料问题,根据摩擦生热原理,飞机飞行速度越高,机体表面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温度就越高。根据米高扬设计局的验证机Ye-150验证,当Ye-150以2.05马赫数飞行时,机体表面温度为摄氏107度,而当飞行速度提高到2.5马赫时,机体表面温度已经达到了210度,根据专家计算,当飞行速度达到3马赫时,机体表面温度将至少摄氏300度。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苏联使用的航空铝合金熔点只有450度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航空铝合金那么机体在3马赫是将会像橡皮糖一样毫无硬度可言。面对这一困局苏联专家最开始想到了与美国采取一样的方法,使用钛合金,不过以当时苏联的技术更本无法解决钛合金“氢脆”的问题。简单粗暴的苏联人干脆选择了合金钢。钢的密度为7.9吨/立方米,是铝合金2.7吨/立方米的三倍。直接导致米格-25机体重量出奇的重,在使用两台推力超过10吨的发动机后推重比仍才0.6,远低于米格-21的0.8。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米格-25虽然采用了合金钢做主要材料,却保证了机体强度与结构可靠性,使其可以做出截击机所需的高机动性动作,并且价格低廉。而美国的SR-71“黑鸟”使用了黑科技的钛合金,虽然得到了高空高速的优势,却也失去了机动性,低劣的结构强度直接导致了30%的坠毁率。

SR-71“黑鸟”的一生之敌——米格-25“狐蝠”

米格-25三视图

米格-25的座舱空调功率异常强大,主要原因就是高速状态下机体发热严重,必须保证飞行员足够凉爽,而且由于半导体元件对温度等环境因素要求较高,所以米格-25装备的“旋风”雷达采用了大量电子管,不仅解决了可靠性问题而且“旋风”雷达600千瓦的功率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发掉了。不过由于苏联在电子设备方面的欠缺导致“旋风”雷达只有最基本的搜索与跟踪功能,探测距离也只有80公里。

SR-71“黑鸟”的一生之敌——米格-25“狐蝠”

“旋风-A”雷达

米格-25原型机于1964年首飞,1969年开始装备部队,总产量约1200架,其中大约700架为侦查型的米格-25,400架为高空截击型,100架为双座教练型。其中由米格-25改造的一架验证机Ye166M创下六项世界纪录至今未被打破,其中最有名的一项便是无负载情况下飞上37650米的高空!米格-25不光装备苏联防空军,也装备过叙利亚,伊拉克等中东国家。1971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夕,苏联的米格-25侦察机进驻埃及并经常侵入以色列领空进行侦查。以色列空军多次派出当时最先进的美制F-4战机进行拦截均未成功,其中一次F-4“鬼怪”发射的“响尾蛇”导弹竟然追不上开加力的米格-25,此时以色列地面雷达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超过了3.2马赫,使得西方世界大为震惊。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米格-25成功击落一架美国海军的F/A-18“大黄蜂”战机,这也是伊拉克空军为数不多的战绩。

SR-71“黑鸟”的一生之敌——米格-25“狐蝠”

别连科叛逃日本时驾驶的米格-25

1976年9月6日,苏军飞行员维克托·别连科中尉驾驶一架米格-25战斗机叛逃到日本,美国情报机构一下子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宝贝。尽管苏联方面一直施压,直至11月12日,这架已经被美国空军大卸八块研究的彻彻底底的米格-25才被归还给苏联。在进行了深入研究后,美国发现原本自己认为的苏联“科技怪兽”只不过是美国人自己吓自己罢了,整个机体并没有任何先进技术,落后的晶体管电子设备也让西方深刻了解了苏联电子技术方面的滞后。别连科在口供中也证实米格-25实际飞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至此,西方对苏联航空技术的恐慌开始缓和并且树立了西方存在优势的信心。

SR-71“黑鸟”的一生之敌——米格-25“狐蝠”

米格-31截击机

美国的SR-71“黑鸟”已经退役了,一生之敌消失了的米格-25也将寿终正寝,由米格-25发展而来的米格-31接过了前辈的旗帜,继续保卫着俄罗斯的领空。世界上仅有三种有人驾驶飞机能闯过热障(2.5马赫),SR-71“黑鸟”和米格-25已经凋零,米格-31能否续写米格-25的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