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分钟视频图解深扒布拉1.8亿迷局!

 cxag 2018-03-15

新民晚报融媒体



通过图解,2分钟就给你讲明白:

(点击视频竖屏观看效果更佳)

策划:徐咏

采访:戴天骄

配音:刘力源

制作:蔡黄浩 刘玉萍 徐鸣慧


互联网时代,热点切换迅速,套路转瞬即至,前有中晋,后有泛鑫,布拉旅行又曝出骗取用户1.8亿预付款,金融套路层出不穷,气场各异却各领风骚。打着轻奢度假新权威旗号,布拉撩拨着一众用户,灌输着互联网消费隐喻:


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旅行体验。


只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好看的皮囊之下,布拉上演的,是又一出“庞氏骗局”戏码,海量预付款催生的繁荣假象,衍生出种种“变形记”,面对重重套路,总有人身陷其中,正应了那句电影中的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套路重重,实则共通点无外乎有三:先喂糖,再下套,最后薅得一手好羊毛,包装各有不同,但不变的是利用了盲从贪小的消费心理。


“糖甜”拢人气  


布拉庞大的微信群聊网络,此前几乎时刻上演着“喂糖”戏码,曾几何时,每天早晚,群内客服都会刷屏发送当天特价旅游产品:物美、价廉、限时限量,勾动用户心弦,策划着一场不亚于岁末血拼地抢购,却始终让消费者置身云里雾里,看不到布拉出货的实际情况。


覆盖200万用户的微信订阅号及总计100多个微信销售群,如同在微信上开起了商铺与连锁店。短短一年时间,布拉的订单量快速跨过1.5万单,月交易额超1500万,每月复购率持续在20%以上。高达1500万的月交易额,规模相当于68辆特斯拉Model 3总价,如果将这笔钱叠起来相当于5层楼那么高,平铺开等于一趟上海往返北京的总里程。


基于布拉的预付模式,仅以每月复购率20%为例,当月1500万元的交易额,次月便1800万,一个季度累计总交易额便达5460万元,按这样的发展速度,营业额半年破亿,三五年后诸多企业市值榜上必有布拉一席,但这样脱离实体经济,有违常理的神话,真的能实现吗?


“下套”圈资金  


低至市面价2至3成的旅游产品,常年供应,这样的好事在布拉用户看来每天都在发生。但事实上,凡是有违常,非奸即是盗。专业人士举例,旅游市场淡旺季分明,有限的低价产品与无限的旺季订单,两者势必有缺口,这些低价产品无一例外都要在预付抢购后二次预约,如果说布拉是一架飞机,那么市民如同还未见起飞已先购票,而且是花的白菜价,享受的是头等舱服务,个中细节,显然值得商榷。


法学专家,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提醒消费者,这种“赔本赚吆喝”的销售模式,实则以互联网创新为名,圈起消费者预付款“输血”给企业,等待风投“续命”。风险显而易见,一旦续命不成,消费者就会成为资本狂欢下的牺牲品,与中晋、泛鑫的理财收益骗局,如出一辙。


举例而言,一款供应商报价20元的产品,布拉购入5份总价100元,对外售价仅为10元,看似布拉每售出一款便亏本10元,但由于供应商与布拉结算周期拉长,因此,布拉只需每周有10位消费者购买产品,就可维持住现金盘,但资金压力显而易见。


“薅羊毛”终至爆仓  


市民的消费能力总有极限,当布拉无法依靠预付卡“输血”存活时,风投就成了“续命”的唯一希望。记者多方了解到,就在布拉兑付危机爆发前夕,原本即将到位的B轮风投,因种种原因最终流产。


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旅游观察人士指出,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布拉极可能挪用预付款,拆东墙补西墙,资金缺口引发挤兑时,爆仓之时留下了一地鸡毛。事实上,这种互联网商业预付模式,在法律上,目前仍属空白,专家呼吁,参考《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对线上预付模式实施备案许可制,设立准入门槛,防范类似案例再度发生。


有专家分析,布拉的现金模式,预付款可能投入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牟利,这款标榜旅游出行的互联网创新企业,实则将金融杠杆包装成了低价出行,巧立名目,吸引市民入局,不想剑走偏锋,引火上身灰飞烟灭。


纷繁复杂的旅游市场中,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模式经营长达三年,最终留下的,是高达1.8亿余元的巨额诈骗数字,布拉倒下了,但资本助推下,下一个布拉也许正栖身你我周边,如何拒绝套路,也许还是古语更为走心:


莫贪小,贪小吃大亏。


相关报道:


起底布拉旅行:微信号仍在发鸡汤文,执法部门已介入


布拉旅行停摆,消费者的钱还要得回来吗?


骗取客户预付款1.8亿元!“布拉旅行”两嫌犯被浦东检察院批捕



编辑:宋祖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