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观”识人方法。

 雁飞云 2018-03-15
 

   识人的第一个方法,观察一个人是否能在凶恶中主持正义,能否用善去感化恶人,即可弄清楚,是不是没有恒心,摇摆不定的人,奸诈之人,也就是察其品德是否纯正,变其立场是否坚定。


     仁义这种品质来的慈爱的性情,但也有充满慈爱之心,而并不讲仁义的人。一般人认为讲仁义的人一定非常体恤别人,但也有讲仁义,并不体恤别人的人。一般人认为办事严厉的人,性情一定非常刚直,但也有办事严厉并非刚直的人。如果看见可怜的人会流泪,而到了施舍财物的时候,却吝啬起来,这就是支持爱却不讲仁义的人,如果看见别人出现危机,就会产生同情,而需要前往救援时,却跟你说不钱,这就是只讲仁义而不体恤别人的人,如果讲大道理时神情严肃,而一旦受到利欲引诱,内心却非常脆弱,这就是严厉却不刚直的人,因此慈爱却不讲仁义,是因为他们吝啬丑恶的性情占了上风;讲仁义却不体恤别人,是因为他恐惧怕事的丑恶性情占了上风;办事严厉却不刚直,只是因为他贪图利益的丑恶性情占了上风;所以说,如果一个人的慈爱不能压过吝啬之心,他就不会讲仁义,如果讲仁义却不能克服恐惧怕事的心理,他就不会去体恤别人,如果外表严厉,却不能战胜利欲的诱惑,他就不能做到刚直不阿。因此,如果不讲仁义的性情占了上风,那么即使他的能力再强,也只会使他作茧自缚。如果贪婪的性情占了上风,那么他就会用这种勇猛的性格去做坏事。有时也会发生,性情善良的人就做坏人的事情,但这种善举还不至于会变成坏事,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有深厚真挚的感情,那么即使偶尔互不尊重我,会导致两个人彻底决裂,如果是为了帮助善良的人,为了把正义的事业发扬光大,那么就算有几分严厉的态度,对待坏人,也不会有大的害处,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内心善心恶念相互消长的情况,分辨它善恶,互相掺杂的性情,就可以对它进行认识和鉴别。

     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状态,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感情变化,为人处事的态度和遇事时的反应,来了解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识人的第二种方法,人的外貌醇厚而内心深沉,不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必须从对方的言谈应对中观察,了解对方的目的何在,然后再研究其内心状态和附和赞同的目的。但要注意的一点是,从人物神色,举止,感情变化等方面,考察一个人的彩信特征,尤其要去除种种假象,深入本质。
    人们往往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深深的隐藏起来,又想了解一个人,必须要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还要注意观察他同意或者赞赏什么样的观点。也就是要听懂她话语中包含的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注意注意他同意和赞赏什么样的观点,也就是要看他心中对各种观点持何种评价标准,因此就要弄懂他话语中包含的意义时,要观察他同意或赞赏何种观点,把两个方面对照起来看,就可以对他有另外的认识。在辩论中,一个人如果论点突出,态度端正,内容通俗易懂,这就叫做“白”;如果一个人不能言善变,又不善于对答如流,反倒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这就叫做“玄”;能够辨别白和玄的能力就叫做“通”;有的人说话反复无常,没有中心内容,逻辑非常杂乱,这就叫做“杂”;有的人能够预知未发生的事情,这种能力叫做“圣”;有的人能够深入思考金贵的道理,这种才能叫做“睿”,有的人见识超过常人,这种能力叫做“明”,有的人内心精明,外表上却并不显露出来,这就叫做“智”;有的人能观察和识别非常细微的东西,这种能力叫做“妙”;有的人很清楚什么是美好的,这就叫做疏,有的人掌握的东西多精通深奥的道理,这种才能叫做“实”;有的人假意去迎合别人,并且喜欢炫耀,这就叫做“伪”。只看见自己的长处叫做“不足”;不是我夸奖自己的能力叫做“有余”;因此只要事情不符合正常的道理,就一定有其特别的缘故。一个人如果内心忧虑,那么它的外表就会显得疲劳,如果身体有疾病,他的外表就会闲得憔悴,高兴的表情显示出人们的欢欣喜悦,尤其夸张的表情表达出他的愤怒之情。喜怒无常的表情是嫉妒别人的表示。等到一个人的表情尽显无遗后,她的话语也会随后而至,如果一个人说话时语气非常愉快,但是脸上没有相应的神色出现,那么他的话就是违心之语;如果一个人说不清楚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露出诚恳可信的神色,那么他说不清楚,只是因为他不善于口头表达。如果一个人话还没说出口,已经怒气冲冲了,那么他的心里一定是非常愤怒的;如果一个人说话吞吞吐吐,但是他愤怒的神色显而易见,那么他是在做无奈的忍耐;以上种种不同的类型,说话者的真实心理已经显示出来了,这是掩饰不住的,即使他想掩饰,但别人从他的神色中也能看出来。如果我们能够明察一个人内心的感情,那么不管他的外表如何变化,我们都能清楚的了解他的真实心理,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感情变化态度和反应,我们就会了解在通常情况下他的内心状况。


    
      识人的第三种方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来了解他的名声与实际情况是不是相符,偏财的人通常以一才见长,以一才闻名,两种才质互相激发,才会产生种种美名,依据所得之美名,再与其所具备的质性比较二者是否名实相符。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来了解他的名声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合呢?凡是具有偏财的人,性格中一般包含两种或更多的品质,这些品质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获得美好的名声。因此骨骼坚挺,气质清朗的人,就会获得美好善良的美名;气质清朗而又体力充沛的人,就会获得强健的美名;聪明直率,坚强诚实的人就会值得信赖的美名;如果这些品质的基础上再加上端正的品质,这个人就会形成高尚的品德;如果再加上勤奋好学,他就会知书达理,富有教养,因此观察一个人具备多少品质,就可以知道他的名声有多好了。
     识人的第四种方法是观察一个人的所为,行为动机来认识他的所作所为,与他内心所想的是否一致。并判断他是否是事而非模凌两可,所为一事,及人物,行为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表现,如“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所以为讦则异”。反非而是的情况则如“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需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这类人皆不从自己本性来,只是随时尚而颠倒。


      以别人对他的敬重程度来研究一个人与别人之间情感的沟通情况,这是识人的第五种方法,亦即识人通达闭塞之法。


     识人的第六种方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和欲望 ,即从人之常性去观察了解人,来辨别他是心胸宽广的贤者,还是气量狭窄的小人。如“观其情机,以辩术怒惑”。也就是说观察一个人情绪上的喜、怨、恶、悦、忧、妒等六种反应,以辨别一个人的困惑程度,人类情绪与欲望上的六种反应或表现,称为人情至六机。得则喜,失则忧,炫耀自己就遭人厌恶,谦虚处下就讨人喜欢,冒犯别人短处就招来忌恨等。所以贪婪的人喜欢聚敛,贵幸的人喜欢仗势。与此相关,“财货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幸者悲”,掌握这些人性之常,不仅可以识人,也能教自己如何处世。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别人的爱敬态度,来判断他为人处世之道,是成功还是失败呢?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别人,尊敬别人。要是人的本质中有爱和敬的成分,那么他就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就可以在感天动地的同时,获得别人的信任。在爱和敬两者之中,爱的方面不能比敬的方面比例小,要是爱比敬少的话,只有廉洁清高的人愿意归附这样的人,大多数人则不愿意与他在一起;如果一个人性格中爱比敬多的话,虽然廉洁清高的人对他不满意,但被他的爱打动,感化的人会甘心情愿的为他献身。这是因为竞争的一种道德规范,能使人们之间的等级差别过于严格,从而使人们相互疏远,这种情况若长久下去,就难以打动人心,而爱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能够使人们之间的感情日趋亲密,这种情深意厚的爱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因此,观察一个人去爱别人的态度,是否真诚而端正,就可以知道他为人处世之道是成功还是失败的。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和欲望,来辨别他是心胸宽广的贤者,还是气量狭小的小人呢?人的情绪和欲望有六种基本的表现方式。如果一个人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就会感到喜悦;要是他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它就会产生抱怨,要是他总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绩,就会被别人所厌恶,要是他处处谦虚退让,甘居人后就会讨人喜欢,要是他揭露别人的短处,就会惹人生气,要是他经常自我夸耀,又揭露别人的短处,就会遭到别人的妒忌。希望自己的理想实现是人之常情,所以性格刚强的人喜欢奋发图强,建功立业;正直善良的人,喜欢督查行政事务,制定规章制度;有才能的人,喜欢治理动乱的局面;有谋略的人喜欢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人喜欢盛气凌人的质问别人;贪婪的人喜欢聚敛财富;得到上级宠幸的人喜欢显示他的权势。如果他们的愿望理想得到别人的称赞歌颂,他们就会非常高兴,这就是所谓愿望得到了实现。如果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挥,那么他们的愿望就实现不了,要是他们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他们就会感到悲哀,因此,要是不能建功立业,性格刚强的人就会愤慨;要是行政事务都不讲规章制度,正直善良的人就会悲哀,要是政局动荡不安,有才能的人就会哀叹;要是敌人的力量还没有被消灭,有谋略的人就会陷入沉思;要是无法积聚财富,贪婪的人就会忧虑;要是自己的权势得不到显露,得宠的人会悲伤;这就是所谓能力得不到发挥时,人们就会悲哀,每个人都想超过别人,都想比别人强,这也是人之常情。所谓炫耀自己的长处,就会遭人厌恶,每个人都想取得胜利,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们都喜欢别人谦虚谦虚,表示自己不如别人,甘居人下就谦让的意识,所谓谦虚退让,就会讨人喜欢;掩盖自己的不足,显示自己的长处,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要是有人触犯了另一个人的短处,那个人就会感到愤懑和难受,这也是所谓揭别人的短,就会惹人生气嫉妒,攻击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也是人之常情,要是自夸不已,使别人讨厌自己,虽然会招来憎恨,但也不会招惹更大的祸患。如果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这也就是所谓的自我夸耀,又触犯别人的忌讳,就会招致别人的妒忌。所以贤明的君子在待人接物时,不会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冒犯,不计较就会显得谦虚退让,这样就不会受到伤害了。但是见识浅薄的小人,既不能正确的审时度势,又要求别人听自己的。他们假装敬爱别人,以这种态度来使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要是别人不经常邀请他去做客,他便会认为对方轻视自己;如果别人侵犯了他的利益,他就会怀恨在心;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和欲望,可以辨别他的内心,可以知道他究竟是贤者还是小人?


     从一个人短处发现其长处,“观短知长”,是第七个识人的方法。如从讦以知其直,从厉以知其刚,从软弱知其温和,从拘谨而知其耿介。人都是有短处的,然而肯定有长处与之象征。因此,观察一个人的短处,即可判断出其长处。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短处来知道他的长处呢?偏财的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由此推论,性格正直的人缺点在于好斥责别人而不留情面;性格刚强的人,缺点在于过分严厉;性格温和的人,缺点在于过分软弱;性格耿直的人,缺点在于拘谨。然而正直的人如果不抨击邪恶,明辨是非,他也称不上正直了,既然喜欢他的正直,就不要全盘否定他好责人之过。好责备恰好是正直的标志。刚强的人如果不严厉,也就称不上刚强了,既然喜欢他的刚强,就不要责备他的严厉,严厉恰好是刚强的表现。温和的人如果不软弱,他也就保持不了温和的性格,竟然喜欢他的温和,就不要责备他的软弱,软弱恰好是温和的标志。耿直的人如果不拘谨,她就保持不了耿直的性格,喜欢他的耿直,就不要指责他的拘谨,拘谨恰好是耿直的表现。但是有缺点的人不一定有优点,而有优点的人不一定要表现出一些缺点,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缺点,也就可以知道他有哪些优点呢?


     识人的第八个方法是,从观察一个人聪明的程度,来分析它能在哪些领域获得成功。八观中强调聪明的重要,因为唯有聪明,才能知人,这是才性鉴定的至要。


     一一《中国观人学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