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不可“掉以轻心”

 cxag 2018-03-15

春天来了,冠心病患者是否可以脱去厚重的冬装,清晨早早的进行锻炼,将很多的药物都停掉呢?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加重和复发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季特别是冬末春初之际,更是冠心病发作的高峰期。这个时期虽然已经入春,但天气变化无常,乍寒还暖,忽冷忽热,更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特别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多数伴有血管硬化和狭窄,气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刺激血管痉挛而引起心肌供血减少,严重的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所以在春季冠心病患者仍不能“掉以轻心”。慢性病三分治七分养,这里结合季节变化,介绍一下冠心病人的春季保养注意事宜。

1、注意保暖。春季气温逐步回暖,但气温波动较大,时常忽冷忽热,而且早晚温差较大,注意保暖特别重要。居室温度如可调节,设定在摄氏15到18度最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骤冷骤热可使呼吸道及全身抵抗力降低,极容易发生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急性炎症过程会引起粥样斑块破裂,大量的炎性介质会破坏血液系统凝血-抗凝平衡,导致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同时感染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一旦感冒,无论轻重都应积极治疗。

2、合理饮食。饮食上提倡少食多餐,七八成饱,粗细粮搭配,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并可适当多食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即多吃粗粮、干豆类、蔬菜和水果等,膳食中的纤维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同时可食用具有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食物(如洋葱、少量的红葡萄酒等)。同时宜保持清淡,特别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应减少盐分摄入。

3、合理锻炼。随着春季的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应逐渐恢复,循序渐进,以免诱发病情反复,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可而止,运动量以无不适感为度,稍感不适应及时停止锻炼。此外,早春季节昼夜温差大,清晨气温较低,宜选择下午较暖和的时间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

4、坚持用药。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器质性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所以坚持治疗非常重要。不少患者往往吃了一段时间药物后,自我感觉良好,没什么不舒服,就自行停用药物,这对于患者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临床上医师所开具的很多药物都是经过长期临床使用和大量临床试验得出的有良好效果的药物,这些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保护缺血心肌,抗血小板黏附聚集,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不仅能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还能尽可能延缓疾病进展,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从而尽力避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做到上述几点,大部分患者可以平安度过春季,但仍应保持警惕,若出现胸闷、胸痛、上腹痛、牙痛、手麻等不适症状,仍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