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5来临,这些消费中的常见陷阱和套路要注意防范~

 cxag 2018-03-15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消费过程中不良商家通常会用什么套路?

@浦东市场监管君 总结

去年近7万件的投诉举报处置经验

帮助你分析、防范消费中常见的

那些陷阱


套路


N

Tao Rd

S


   保健食品有治疗疾病的神效?  

正解:保健食品并非药品,购买需谨慎

案例:钱先生应邀参加某生物有限公司组织的老年人茶话会,一位自称是“国家级的老中医”诊断其有肾中毒、肝上火等病症,并推荐其购买某品牌“药品”。在对方的游说下,钱先生花了7万元买了5盒。回家后,钱先生发现所购是保健食品而非药品,便打电话要求退货,却遭对方拒绝。

提醒

      以保健食品冒充药品进行虚假宣传忽悠老年人购买,是常见的消费陷阱。浦东市场监管君提醒老年消费者:

一、保健食品是特殊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二、凡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未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品”的,一律不要购买;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

三、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蓝帽子)及批准文号,相关产品信息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www.sda.gov.cn-公众查询)

四、遇到“套近乎”的推销者,老年人要高度警惕尽量远离,更不要把联系电话和家庭地址透露给对方,应与家人商量或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注意查验商家是否证照齐全。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商家购买,切忌通过传销等非法途径购买。

六、购买时注意索要发票,收集保留好宣传资料,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将相关票据、资料等作为维权证据。


   超低折扣、好评返现=健康美味?  

正解:网络订餐勿忘安全第一

现象:“互联网+订餐”模式给传统餐饮服务行业注入了新的商机和活力,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然而,市场主体良莠不齐,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存在的食品安全、规范管理、监督责任等诸多问题也引起社会关注。今年1月1日实施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此进行了规范。

 提醒

       浦东市场监管君提醒网络订餐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订餐平台要正规。应选择信誉度良好、知名度高的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或供餐单位,仔细查看商家上传的相关资料和订餐用户评价,不要因“超低折扣”、“好评返现”等促销行为而忽略了食品安全。

二、供餐单位要有证照和实体店。订餐前应认真查看供餐单位的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包括有无《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切勿选择无证无照、无实体门店、证照信息与实际不符的供餐单位。

三、送餐距离要合适。消费者订餐尽量选择距离较近的供餐单位,以确保能够在菜品烹制后2小时内食用,热食温度不低于60℃。

四、品种选择有讲究。订餐时尽量选择烧熟煮透的当季食品,避免选择凉菜、生食、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五、食品质量要查看。收到订餐食品后,应当面查看食品质量,发现感官异常、变质、包装不清洁或怀疑受到污染的食品应拒收。

六、消费凭证要保留。应索取消费票据或留存交易凭证,注意留存页面截图、支付截图、餐食照片等证据,发现问题,及时依法维权。


   预付卡节日不能使用?  

正解:办卡时要详细了解有关信息

 案例:俞女士在某美容美发连锁机构办了一张预付费会员卡。今年2月10日,俞女士到该店理发后被告知,临近春节不能使用会员卡结算,只能使用现金付款。俞女士认为,办卡时商家没有告知春节期间不能使用会员卡结算,其行为涉嫌欺诈。

提醒

       消费者办理预付费会员卡后,就与商家形成了合同关系。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春节等节假日期间不能使用会员卡消费,商家的行为就涉嫌合同违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及时投诉。

       浦东市场监管君在此提醒消费者,购买预付费会员卡时,要事先详细了解该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优惠幅度、退款条件等细节,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切勿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


来源:浦东市场监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